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是导致其就业难、发展难的内在核心因素。高校体育教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对于发展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五个主要方向:自信心、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意志品质和创新意识,以期高校体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能更清晰地把握教学重点,更优化地设计教学内容,进而更有效地促进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汪鸿宾  高小爱 《甘肃科技》2009,25(18):176-17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缺乏自信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较严重的现象。就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根据女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方向,对体育教育方式与手段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应从女大学生体育兴趣入手,调整,修改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塑造美的形象来影响学生,同时加强课堂讲座和媒体宣传,增强女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并最终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羞怯关系的密切程度,将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入以"改善羞怯"为主题的教学内容、活动组织和游戏等,研究发现:这种融入相关团体心理辅导的体育教学与"改善女大学生羞怯"呈正相关,可以降低女大学生的羞怯感水平,而正常的体育教学从整体上来说,对女大学生改善羞怯没有显著性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团体心理辅导不仅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且能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相似文献   

5.
女大学生普遍对体育健身缺乏科学认知,体育健身的意识还有待培养。女大学生特有的生理、心理特征使其在健身项目选择上与男生有较大差异,缺乏体育健身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组织校园体育健身比赛,形成体育健身的氛围,调整体育教学的计划和内容,指导女大学生科学选择体育健身项目等措施,使女大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健身知识,养成参加体育健身的习惯,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6.
李海乐  李钟香  王翔 《科技信息》2007,(29):317-317,135
本文通过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挫折承受力的教育,帮助体育学习过程中产生挫折心理的女大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认识挫折,在挫折中学习并提高自己体育运动水平,最终建立健康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张熙  陈正贤 《科技信息》2008,(23):192-19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高校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主动性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她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较为单一,部分高年级女生对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了更高的认识,但参与健身的积极性有所降低,再则场地设施因素、体育教学因素以及学校对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也是影响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为此,作者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改变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消极状况。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对女大学生体育教学的伤害事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关伤害事故风险因素来自女大学生自身、高校教师、场地器材、自然环境、文化制度等;其中女大学生与教师的安全意识差、场地器材欠缺陈旧等为伤害事故风险的主要因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女大学生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风险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三个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观进行研究,自编《大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包括专业前景、择业标准、理想工作态度以及择业问题应对方式四个方面,共调查了四个年级4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结果发现体育类大学生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对就业前景自信心不足,认为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等对就业能力影响较大等,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凌云 《科技信息》2009,(26):I0255-I0256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就是培养大学生迈向社会建设中所需的强健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完成大学生价值的升华。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多增加一些民族体育的内容,对继承发展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和凝聚民族向心力,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再现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诸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女大学生在师范类院校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何更好的适应现代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对大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将对山师大2009级部分女大学生所实施的体育选项教学而产生的身心影响进行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以期从分析结果中了解当代女大学生自我身心认知特点以及不同项目的选项课教学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找出适合她们的自身特点的运动项目,达到提高其身心健康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21世纪人才结构和高校体育素质理论,分析女大学生身心特点,通过对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教学进行小群体学习法的实践,探索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组织教学方式,以达到提高女大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麦西来甫健身操对新疆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和自信心的影响作用及其健身效果。对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38名汉族和40名维族女大学生进行12W麦西来甫健身操锻炼干预,实验前、后身体自尊量表和自信心自陈量表得分的数据进行对比。78名女大学生在身体自尊(总)、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指标上有显著差异(P〈0.05),其自信心很强和自信心正常的百分比比较分析,由实验前的48.72%上升为实验后的74.3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表明中等强度的有氧麦西来甫健身操练习,符合大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可促进新疆女大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艳 《科技信息》2010,(27):172-172,158
本文针对目前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在学习撑竿跳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心理障碍因素严重的影响着达标率。笔者希望通过本文为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撑竿跳高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以便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体育专业女大学生"恐栏"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认为体育专业女大学生"恐栏"心理既有生理原因,也有运动基础和运动环境等方面的原因.通过加强体育理论指导、改造跨栏跑器材、降低难度和优化运动环境,实施人文关怀,激发女大学生跨栏跑兴趣和满足她们成功的愿望,就能适当减轻和消除"恐栏"心理,顺利实现跨栏跑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促进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体质,建立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对现阶段各高校开设的女生点球选修课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校开设女生点球选修课应结合女生的身心特点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对女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在教学中应合理分配和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时与内容,提倡"快乐实践"教学,注重兴趣培养,降低技术要求,改革现有考核办法,调动起女大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专业新教师初登讲坛,往往会出现自信心不足,情绪紧张,片面认识的心理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原因,介绍克服的方法,提高教师全面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自信心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孔祥雪 《科技信息》2011,(16):261-261
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最后时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大学生男女比例也严重不平衡,尤其是外语类高校和小语种专业就更明显了。在这种背景况下,高校体育课怎样开展?如何培养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资料分析法,并结合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如何培养女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兴趣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开展健美操教学,一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体育活动项目,增强学生体格,二是为了通过健美操项目的特殊性,来培养学生的气质与自信心,因而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健美操教学就成为了在生理与心理双重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本文将从传播语境的大背景出发,探讨目前当代大学生的健美操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刘虹 《科技资讯》2014,12(18):164-164
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使得体育教学在无形中发生了变化:不仅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信心作为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将来步入社会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方法进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