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报道了1995~1997年对冬牧70黑麦连续两季利用冬闲田进行不同培养种量大田种试验研究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冬牧70黑麦最佳播种量是(5~7.5)kg/666.7m^2,首次刈割鲜重产量达2000kg/666.7m^2左右,干重产量达800kg/6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回归设计方法.对早春大棚茄子的产量与施肥整枝、密度、激素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茄子产量与四因素的回归模式,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效应得出了本试验条件下 666 m 2 产量大于 3000 kg 时,四因素的合理指标是:激素2.4- D 用量为 24.2~25.9/m g/kg、施肥量 25.2~26.7 kg/666m 2 次、整枝 6.9~7.5 果/株、密度 6063~6361 株/666 m 2 .  相似文献   

3.
对利用棉花冬闲田种植冬牧70黑麦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推行冬牧70黑麦一棉花种植方式的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冬牧70黑麦在冀鲁低平原地区早春的温度条件下生长迅速;在棉花播种前,种植冬牧70黑麦有利于后茬作物棉花的生长发育;冬牧70黑麦牧草饲喂肉牛,可使育肥周期明显缩短,饲料报酬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生产性针织印染废水为基质,将七种高效脱色菌及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固定在活性污泥载体上,投加至UASB+AF反应器中,在常温下起动成功,培养出颗粒污泥。培养条件:水温20~23℃;pH值7.2~7.5;容积负荷0.5kg,COD/m ̄3.d~5.0kg,COD/m ̄3.d;水力停留时间(HRT)由31h缩短至10h;色度去除率90%以上,COD去除率70%以上。  相似文献   

5.
水镁石纤维是天然产出的、罕见的高镁实心纤维。其抗拉强度为95×9.81×10 ̄6Pa,弹性模量为1.5~2.0×9.8×10 ̄9pa,显微硬度为70~240,密度为2.44~2.48g/cm ̄3。电阻率为3×10 ̄5Ω.m~6.1×10 ̄7Ω.m,介电常数为4.7~7.2,磁化系数为11.5~15.5cm ̄3/g。耐热区间为450~480℃,导热系数为0.131w/m·k,热膨胀系数为5.7~8.8×10 ̄(-7)m/℃,热容为1.26I/g,热解焓为19.6KJ/mol。Ne=1.575~1.577,No=1.552~1.556,白度73.5%。本文还讨论了上述物理性质的各种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药用红花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药用红花进行了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川红一号”干花产量达255~2895kg/hm2的适宜播期为10月底,密度为120000~180000株/hm2.施肥量为:N375~750kg/hm2,P2O5150kg/hm2.播种前使用钼酸铵、硼酸和生长调节剂浸种,对增加药用红花干花产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种类型的乙烯气相聚合高活性催花剂.用SiO2,MgCl2作复合载体,负载TiCl4制得的SM型催化剂,载体中含w(Ti)为2%~3%,w(Ti3+)为35%~59%,比表面积105~120m2/g,催化活性每小时每克催化剂Ti催化得5.0~5.7kg产物PE(kg·g-1·h-1),聚合动力学曲线为衰减型.用镁粉、卤代烷、四氯化钛为主要组分制备的MG-2型催化剂,载体中w(Ti)为6%~7%,w(Ti3+)为55%~69%,比表面积70~85m2/g,催化活性1.8~2.0kg·g-1·h-1,聚合动力学曲线为平稳型.对SM型催化剂扫描电镜及图象分析得到颗粒平均粒径(d),颗粒长短轴比(dl/ds)及颗粒大小粒径比(dmax/dmin)分别为31μm,1.402,4.1,MG-2型催化剂为33μm,1.524,7.0,相应聚合产物颗粒的d,dl/ds,dmax/dmin,SM型催化剂为247μm,1.295,4.6,MG-2型催化剂为263μm,1.540,9.0.显示出SM催化剂更优良的聚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1996~1998年在河北省滦县试区进行冬小麦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高产高效施肥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滦河三角洲沙区,氮、钾是冬小麦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效应N>K2O。效益最佳平台区施肥量单施化肥时,N用量为293.40~312.75kg/hm2,K2O为170.70~178.95kg/hm2;施用有机肥30t/hm2时,N用量为297.60~313.65kg/hm2,K2O为151.50~159.15kg/hm2。  相似文献   

9.
1993~1995年,通过研究植株经济性状及其相关关系,探讨高寒作物——美国燕麦(AmericanOats)在成都北亚热带地区的生存适应、牧草产量与结实性能.结果表明:美国燕麦基本能适应高温、高湿、少日照的生态条件并正常生长繁殖.各因素中单丛小穗数与产量相关关系极显著(r=0.9765,P<0.01),分蘖数与产量相关关系同样显著.植株日生长量平均0.8145cm.三年中,植株平均分蘖10.2株~11株,牧草干重分别达7345.3kg/hm2、6736kg/hm2和6395kg/hm,种子净干重分别达1393.3kg/hm2、1157.2kg/hm2和1136.6kg/hm2.  相似文献   

10.
根据Kullenberg的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利用渤海中部8号平台的观测资料,选择强风期的2月和弱风期的7月分别代表冬季和夏季,推算了渤海中部海域冬、夏两季的铅直散系。计算结果表明:K2值在强风期的2月最大可达5.5cm^2/s;在弱风期的7月跃层中可达0.02~0.04cm^2/s。  相似文献   

11.
以西南山区主推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原种为材料,采取4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对青薯9号产量、单株重与株高之间的综合效应,通过数学模型分析表明: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单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排序为:氮肥种植密度磷肥钾肥;对单株重的影响排序为:氮肥钾肥种植密度磷肥;对株高的影响排序为:种植密度氮肥钾肥磷肥。计算机频数分析表明:当种植密度为4 543~4 691株/666.7 m~2,尿素施用量为11.85~12.54 kg/666.7 m~2,过磷酸钙施用量为32.2~32.85 kg/666.7 m~2,硫酸钾施用量为37.415~42.08 kg/666.7 m~2时,青薯9号产量在1 900 kg/666.7 m~2以上,单株重在0.51 kg/株以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四川攀西地区进行以鳙鱼为主养鱼的池塘精养技术,结果表明:以鳙鱼为主的养殖模式,加强投饵结合施肥进行精养,同时坚持“三看”、“五定”投饵技术和加强水质控制等,可使鳙鱼的净产量达到733.7kg/666.7m^2,全池鱼的总净产量达到1661kg/666.7m^2,从而大幅度提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忻州旱地玉米“3414”试验肥料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旱地玉米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和贡献率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效应,以玉米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所获得的肥料效应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2)氮磷钾单因素肥料效应均表现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量后,产量反而开始下降.(3)氮磷钾肥对旱地玉米产量贡献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磷肥,钾肥贡献最小.(4)忻州市旱地玉米的最佳推荐施肥量为每666.7 m2施用N 12.45kg、P2O5 5.53 kg、K2O 6.98 kg。  相似文献   

14.
以玉竹1a根茎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栽植密度、不同种栽直径、不同播种深度对玉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密度与株高、平均单株叶片数、单位面积根茎产量不呈正相关,最佳密度是10cm"30cm,1a生玉竹根茎产量达到667m2为2332.8kg;种栽直径与株高、单株叶片数、单位面积根茎产量呈正相关,种栽直径1.1cm的平均单株根茎重量为0.1653kg,是种栽直径0.2cm的平均单株根茎重量0.1005kg的1.64倍,增加产量幅度达64.5%,因此,瘦弱细小的根茎不宜留种;播种深度与株高、单株叶片数、单位面积根茎产量不呈正相关,种栽播种深度为6cm是最佳播种深度,其根茎产量比播种深度14cm的增产111.2%,比播种深度10cm的增产44.2%,比播种深度2cm的增产36.1%。  相似文献   

15.
从广西宾阳县将一个蕉芋地方品种引种到琼北地区干旱瘠薄的改良海砂地种植初获成功。本文描述了供试蕉芋品种的植物形态学特征、生育期、株高增长动态以及该品种的产量性状。试验结果表明,蕉芋的耐干旱、耐瘠薄能力强,产量潜力大。既使在保水保肥能力差和土壤肥力低的海砂地种植,以及不施基肥,仅施一次追肥,全生育期不进行人工灌溉的情况下,每666.7m2土地仍可产鲜芋2194.9kg,出干率为29.8%,出粉率为15.0%,折合成标准粮产量为654.08kg/666.7m2。研究结果显示,蕉芋适合在海南岛干旱缺水和土地瘠薄的地区推广种植,并可考虑作为一种淀粉植物进行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石榴矮化密植早果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为攀西地区石榴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三年生矮化密植石榴园每666.7m~2产量达535kg,实现了石榴矮化密植早果丰产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79645大豆是高度自我调节的群体。在西安地区生态条件下,其适宜种植密度范围较大,不同种植密度差异为1.81 ̄4.25万株/667m^2,但密度不同,大豆植株经济性状也不同,本试验结果表明,79645大豆每亩种植密度以1.81 ̄2.88万株的群体结构较为适宜,平均产量达112.8kg/667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密度对有色稻抽穗期叶片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糯(Y4)和红粳(Y5)两个有色稻为材料,设5种不同的栽培密度,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有色稻的叶片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期,随栽培密度的增加,有色稻叶片干物质积累增加,叶面积指数呈先增大后减少的单峰变化,上3叶叶片夹角和叶绿素含量减小。Y4和Y5的适宜密度分别为12万/666.7m^2和16万/666.7m^2,且Y5耐密性较Y4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索适用于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的栽培措施,为黄花倒水莲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黄花倒水莲组培苗为材料,研究种植模式、立地条件、种植密度、肥料种类、施肥次数、施肥时间对黄花倒水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山地、林下种植模式,黄花倒水莲的产量和成活率明显提高。选择在4月移栽幼苗,成活率可高达(97±2)%,高于其他月份。种植密度为50 cm×50 cm时,平均产量最高。施用有机肥时,产量较施用复合肥、不施肥明显增加;当施肥量为750 kg/666.7 m2时,产量达到最大;每年于6月施肥效果最好,其次是4月。综合考量,为提高黄花倒水莲的产量,种植地应选在山地,采用林下种植模式;4月移栽;种植密度为50 cm×50 cm; 4-6月施用有机肥约750 kg/666.7 m2(每株约0.2 kg),分两次施肥。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根据田间试验所测得的参数,建立了以小麦和花生产量以及亩总产值为目标函数的三个数学模型.模型经F 检验达1%的显著水准.通过电子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在本试验条件下,亩产小麦250kg,花生300kg,总产值600元以上的农艺综合措施的决策方案是:亩施有机肥3427—3550kg 和 P_2O_511.2—11.5kg 做小麦底肥,N15.1—15.5kg(小麦季占4/5花生追肥占1/J,小麦肥配为小麦底肥和小麦拨节期追肥各占1/2).小麦和葆生行距均为40cm,小麦亩播量10.3kg;花生亩密度8000穴,每穴2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