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一种具有双向联动性能的新型自能式六氟化硫灭弧室。该灭弧室既利用了电弧堵塞效应,通过电弧本身能量建立了压差,又使用动静触头双向联动设计,提高了动静触头速度差,从而提高了开断时断口耐压强度,降低了对操作功的要求,提高了灭弧室开断性能。灭弧室静触头速度优化设计是文章介绍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基于可拆卸真空灭弧室的真空电弧阴极斑点研究平台,触头材料为CuCr50,极间最大开距4.5mm.在极间无磁场影响的情况下,通过高速摄像机对阴极斑点进行拍摄,进行了大量小电流下阴极斑点的观测实验.结果发现:阴极斑点通常由多个微斑点组成,这些微斑点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微斑点群;单个微斑点的维持通流范围为7~25A;单个阴极斑点的通流上限为100A;随着电流的增大,单个阴极斑点会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分裂现象,最终演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阴极斑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在固定小开距真空灭弧室中产生高频放电的方法,对多次重燃过程中每次重燃的高频电弧现象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该高频放电的特征可用冷击穿电压和开距的关系及燃弧后真空间隙热而耐压水平和开距的关系进行描述,测量结果表明,用CuCr触头材料制成的真空灭弧室具有较高的冷击穿强度,是AgWC的3倍,根据能量关系建立了每次重燃时高频电弧持续时间的计算模型,并用该模型对试验电路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4.
利用动态图像高速微机系统,对真空电弧纵向磁场触头燃弧及重燃过程进行了动态拍摄,对比分析了不同开距下宏观动态图像,微观电子密度和电弧中心光强的不同时域特征,提出高电压等级真空电弧纵向磁场下小开跨阴极斑点群先行集聚也会导致阳极斑点形成,且重燃点仍在原阴极,并对此现象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利用动态图像高速微机系统,对真空电弧纵向磁场触头燃弧及重燃过程进行了动态拍摄,对比分析了不同开距下宏观动态图像、微观电子密度和电弧中心光强的不同时域特征.指出高电压等级真空电弧纵向磁场下小开距阴极斑点群先行集聚也会导致阳极斑点形成,且重燃点仍在原阴极,并对此现象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特高电压SF6断路器灭弧室的发展及其全场域数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提出了特高电压SF6断路器的发展途径和灭弧室设计指导思想的3个重要新观点,叙述了所建立的电弧二维动态数学模型,灭弧室全场域中二维电场、二维气流场和介质强度恢复特性的数值分析,对提高SF6断路器开断能力,为550kV单断口SF6断路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的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7.
应用设计制作的真空电弧图像瞬态摄像系统,对长间隙下(开距40mm)不同时刻的真空电弧图像进行了拍摄,获得了真空电弧形态演变过程.通过外加线圈对灭弧室触头间施加纵向磁场,保持了大电流下电弧为扩散型,降低了电弧电压.通过观察电流过零后的真空电弧图像,发现了真空电弧的重燃点位置,并提出了清除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工业企业低压电网的特性及其与开断电器的相互关系尚很少研究,而这一问题对开断电器的工作和设计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作者所应用的低压电网固有频率的测量方法,并提出在某工厂典型电网进行大量实地测量所得的数据。第二部分为研究低压电网特性与开断电器的相互关系。根据实验分析,电器开断时电弧燃炽时间随电网固有频率升高而增加,而各种灭弧室对恢复电压的幅值及固有频率超不同程度的表减作用。最后根据电弧燃炽时间及介质恢复强度对五种灭弧室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迷宫式灭弧室具有较强的灭弧能力。  相似文献   

9.
文中提出了特高电压SF6断路器的发展途径和灭弧室设计指导思想的3个重要新观点.叙述了所建立的电弧二维动态数学模型,灭弧室全场域中二维电场、二维气流场和介质强度恢复特性的数值分析.对提高SF6断路器开断能力,为550kV单断口SF6断路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的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10.
SF6断路器灭弧室内电弧与气流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将一维电弧模型与二维气流场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对SF6断路器灭弧室内大电流稳态燃弧期间电弧与气流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计算分析,着重研究了电弧阻塞效应及其应用,并对不同灭弧室结构对热气流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更适合于混合型SF6断路器的灭弧室结构。  相似文献   

11.
真空开关管内真空度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空灭弧室内真空度将直接影响真空开关的性能。利用自行设计建立的真空实验测试系统研究了灭弧室内真空度与放电电流,两极电压,触头开距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灭弧室两侧加一横向磁场情况下,它对真空灭弧室内真空度测量的作用,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真空灭弧室内真空度的检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真空弧镀过程中,阴极耗损率随阴极材料特性、真空室的温度、压力、气体成分、阴极和阳极的结构等因素而变化。笔者测量了铜、铝、铁、镍、钼、不锈钢、软铁和黄铜等工程上常用镀层材料的阴极耗损率,并分析了弧电流强度、真空室内气体成分和压力等因素对阴极耗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真空断路器操作过电压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真空断路器开断交流电流真空间隙介质恢复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灭弧室介质强度恢复的数学模型,采用Saber软件的MAST语言编程,以真空断路器开断空载变压器的一个完整过程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暂态过程、过电压的特点以及变压器、真空断路器参数对过电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相控真空开关中短间隙电弧介质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真空短间隙及其对应的短燃弧时间对相控真空开关介质恢复特性的影响,应用金属蒸汽密度模型和不同的间隙边界条件,得到燃弧时间与电极表面温度、金属蒸汽密度的关系。进行开断试验得到工业真空开关(12kV,25kA)开断额定短路电流不发生重燃对应的临界燃弧时间为2.5ms,临界开距为3.2mm,为相控真空断路器的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 90°磁过滤管道和MEVVA源阴极之间加一 30~ 60V的正偏压 ,可使磁过滤管道起到阴极弧放电第二阳极的作用 .在此情况下对磁过滤管道磁场对MEVVA源阳极 阴极以及磁过滤管道 阴极 2个回路弧放电以及磁过滤管道等离子体传输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表明 ,磁过滤磁场升高 ,磁过滤管道和阴极之间的弧放电规模降低 ,系统的等离子体传输效率升高 ,但对MEVVA源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弧放电规模影响不大 .  相似文献   

16.
聚焦磁场对系统弧放电和传输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90°磁过滤管道和阴极之间加一30~60V的正偏压可使磁过滤管道起到阴极弧放电第二阳极的作用.在此情况下对聚焦磁场对MEVVA源阳极-阴极以及磁过滤管道-阴极2个回路弧放电和磁过滤管道传输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随聚焦磁场升高,MEVVA源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弧放电规模减小,而磁过滤管道和阴极之间的弧放电规模增大,并且系统的等离子体传输效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反应阴极弧镀过程中N2流量及弧电流强度对Ti阴极耗损率的影响,以及N2耗损与Ti阴极耗损间的关系,并对各种情况下的镀层进行结构分析。试验表明Ti阴极耗损率与N2流量有关,且在弧镀过程中,只要保持N2在真空室中有一定的压力,单位时间内N2耗损的原子数与Ti阳极耗损的原子数的比约为1:1.镀层沉积速度与结构取决于N2流量和弧电流强度。  相似文献   

18.
阴极真空孤放电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的同时,也产生了尺寸可达微米量级的液滴,液滴对膜层的污染限制了它的应用。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轴对称磁场约束阴极斑,磁过滤器过滤等离子体出束中的液滴。结果表明液滴在磁过滤器出口处已基本上被过滤掉了,该处离子束流达到120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