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爆破作业中因岩体结构和构造的差异,爆破地震传递的能量不同,为了减少爆破地震在地下岩体传播过程中的爆破地震效应,通过理论研究以及模型试验,分析了爆破对炮孔孔壁的应力应变作用过程,并得出孔底空气间隔装药长度与震动持续时间、震动峰值的关系。同时结合现场浅孔、深孔爆破中炮孔空气间隔层不同间隔方式的地震效应对比,综合比较震动幅值、震动频率和震动持续时间等因素,证明不同空气间隔方式的间隔装药均能降低爆破地震效应,减小前冲、后冲,孔底空气间隔装药在3种装药方式中降震效果都较好,其降震可达10%~25%。其中,孔底间隔装药结构的爆破地震效应最小,其次为孔上部间隔装药,炮孔中部间隔装药地震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2.
水下岩塞爆破对水工建筑物的动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下岩塞爆破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下岩塞爆破产生的爆破震动效应对水工建筑物的破坏作用不可忽视。文章采用基于ANSYS软件和反应谱法相结合的有限元反应谱法,分析了水工建筑物的水下爆破地震动应力,其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分布规律一致,数值基本吻合,更趋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结合青岛地铁2号线竖井施工,针对竖井施工中控制震动和爆破飞石的重要性,提出爆破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即通过控制单位耗药量、单孔药量、选取合理的孔网参数及起爆网路,并通过一定的防护措施有效控制爆破有害效应。按以上措施进行竖井爆破,并用TC-4850爆破测振仪在地表进行了监测,将振速控制在1cm/s以内,与此同时,爆破飞石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近输油管道边坡松动爆破震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江苏121省道山门口段边坡爆破监测,得到施工现场监测地震波数据.取峰值最大的垂直方向波速为研究对象,运用萨道夫斯基公式对所测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并结合爆破震动波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质点震动速度幅值与爆破药量和测点距离密切相关.在相同条件下,震速幅值随单段最大装药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测点距离和高差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对震动渡频谱分析和对震速的预测表明,该松动爆破所设计最大装药量对输油管道的作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响洪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水下岩塞试验爆破震动测试数据,计算得到该地区的爆破地震反应谱和标准反应谱,为该地区的水工建筑物抗水下岩塞爆破地震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对利用爆破地震反应谱来研究爆破地震效应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某露天采场高陡边坡受生产爆破震动的影响,根据该采场的岩石性质和爆破规模,对采场进行了爆破振动测试,得出了该区域爆破地震波的传播特性,揭示了该矿区的爆破振动速度与药量和测点位置的关系,爆破振动速度随相对高程的增大而存在放大效应,放大系数的变化率随高程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控制段起爆最大药量,采用时差干扰降震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生产规模与震动安全控制问题;现场试验表明,该矿的最佳段差时间为15ms,平均降震率达到23.6%。  相似文献   

7.
谢小丁 《科技信息》2014,(12):86+102
为了地铁隧道安全可靠地穿越市区繁华地段复杂建筑和地下管网,从工程的安全性和建筑物的可靠性出发,对爆破地震波强度和传播的衰减规律进行了分析。本次把爆破质点震动速度作为主要参数来研究爆破震动效应。通过现场测试,得到爆破震动速度、频率等相关爆破实时数据,采用萨道夫斯基公式作为爆破地震波传播衰减模型。在爆破工程施工现场布置爆破震动测试仪器,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与岩土特征、装药结构、场地因素等相关的系数K、α值,得到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的衰减公式,对爆破震动速度进行预测控制,从而优化爆破设计,降低爆破震动效应,起到保护构筑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精确微差爆破震动能量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码电子雷管能够实现更为精确的微差爆破。为了掌握精确微差爆破的震动能量分布特征和减震机理,采用小波包分析方法对浅埋隧道的大量爆破震动实测数据进行了能量分析。结果表明:普通毫秒雷管爆破震动信号的能量主要分布在中低频带;数码电子雷管爆破震动信号的能量分布在更宽的频带;普通毫秒雷管爆破和数码电子雷管爆破震动信号的主震频带还可以分为若干个分震频带,表现为在若干个特定频率上有较突出的能量集聚;随着雷管段数增加和微差时间的减小,数码电子雷管爆破震动信号的能量频带分布加宽,高频成份的能量增加,爆破震动信号的分震频带数目增加,分震频带有往高频发展的趋势。精确微差爆破能够实现更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9.
爆破震动对建(构)筑物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效降低爆破震动的有害效应是控制爆破震动的首要问题。本研究对影响爆破震动强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青岛市两地铁工程部分实测数据为样本,结合MATLAB程序编程计算,得到应优先选择的控制因素按重要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自由面数目、段最小间隔时间、总药量、地形地质条件、雷管段数、孔网参数、爆破持续时间、单段最大起爆药量、起爆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井下积水对下山巷道爆破震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山巷道掘进过程中,巷道岩石爆破为含水爆破作业。利用爆破动力学和岩石力学理论,通过对爆破装药的合理简化,深入研究了含水裂隙岩体中的爆破地震效应及飞石抛掷特性。针对爆破震动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和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与现场实践吻合较好。结果表明:随炮孔含水量的增加,炮孔壁质点速度呈增大趋势,爆源处爆破地震效应相对略有增强,且传播较远,但是震动速度的增长趋势比无水爆破时缓慢,距爆源远处地震效应减弱。由此可见,岩体中含水爆破能有效地降低爆破地震效应,对预防和减少爆破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