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沟油泛滥,已成为困扰国人的一大食品安全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吨以上,这意味着,国人每吃10顿饭,就有1顿可能会吃到地沟油。然而,正如同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一样,数量庞大的地沟油里,其实也潜藏着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生物柴油。地沟油vs生物柴油,在这样的危与机中,我们该如何应对?未来,解决地沟油问题的出路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地沟油固定化脂肪酶生产生物柴油(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地沟油和甲醇在三段式反应器中固定化脂肪酶上合成生物柴油。对地沟油的酸值、皂化值以及水含量进行了检测。考察了进料流速、溶剂、水含量对反映的影响。在40℃,正己烷作溶剂,添加水含量为地沟油质量的20%,每一段反应器中添加的甲醇与地沟油的摩尔比为1∶1时,生物柴油产率为94%。  相似文献   

3.
在柴油机上分别燃烧纯地沟油生物柴油和纯石化柴油在每一负荷工况下运用颗粒物测试系统NanoMet3研究碳烟微粒的排放及肺沉积表面积。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地沟油生物柴油碳烟微粒数量浓度及质量浓度均小于石化柴油。小负荷时两种燃料的差距不大;大负荷时,地沟油生物柴油碳烟微粒数量浓度及质量浓度远小于石化柴油;但增幅高于石化柴油。地沟油生物柴油碳烟微粒的平均粒径比石化柴油小,其肺沉积表面积小于石化柴油,对人体的危害值低于石化柴油。碳烟微粒肺沉积表面积受到平均粒径和数量浓度的共同作用,其增幅与数量浓度的增幅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发现,有一类地沟油的分子是由14~18个碳链组成,而柴油分子大约由15个碳链组成,因此,将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成为众多科学家及科技企业研发的主攻方向地沟油转化技术新突破今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2014年度科技成果奖获奖名单。其中,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等单位研发的生物柴油转化技术喜获年度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我国餐厨废油的产生现状、危害及资源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餐厨废油包括煎炸废油、泔水油和地沟油等源自于餐饮业的废油脂,成分主要是烹调用植物油和食品中动物油脂,化学组成主要为脂肪酸甘油酯.煎炸废油来自于餐饮业的煎炸工序,由于反复高温煎炸,容易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脂肪酸类聚合物,这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地沟油和甲醇在三段式反应器中固定化脂肪酶上合成生物柴油。对地沟油的酸值、皂化值以及水含量进行了检测。考察了进料流速、溶剂、水含量对反映的影响。在40℃,正己烷作溶剂,添加水含量为地沟油质量的20%,每一段反应器中添加的甲醇与地沟油的摩尔比为1:1时,生物柴油产率为94%。  相似文献   

7.
正地沟油可以用来制造生物柴油"地沟油大户"——美国的快餐店睡不好觉了,以前是出钱清人把废油当垃圾清走,现在却要花钱雇人看守。  相似文献   

8.
通过10种不同掺烧比的地沟油生物柴油在双缸直喷式柴油发动机上的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了地沟油生物柴油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性随掺烧比变化规律。并根据实验结果,在柴油机应用较多的中等负荷情况下利用遗传算法通过MATLAB仿真了最优掺烧比。优化结果显示:中等负荷情况下,地沟油生物柴油与柴油的最佳掺烧比为21∶78。此时,发动机功率降低不多,油耗率增加4.43%,NOX排放减少5.01%,碳烟排放减少20.76%,其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9.
针状氧化锌催化花生油超声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4种不同催化剂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发现自制的针状氧化锌对生物柴油的催化效果最佳.对针状氧化锌固体碱催化剂在超声波条件下,用于花生油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超声波频率、醇油摩尔配比、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频率30kHz,醇油摩尔配比为7∶1,催化剂用量为花生油质量的1.0%,此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达93%.对所得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考察,发现其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德国现阶段的生物柴油标准.重复使用结果表明,针状氧化锌的催化活性比氧化镁、氧化钙及三氧化二铝的催化活性高,寿命更长,重复使用后催化效果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安徽科技》2007,(7):55-56
世界各国对新能源的研发越来越重视,各类新能源层出不穷.有的国家用油菜、大豆等生物质为原料制造生物柴油;有的国家用"地沟油"造柴油;也有的国家对塑料瓶、垃圾和废旧轮胎以及木屑进行处理,以获得生物柴油;更有人利用动物的尸体生产柴油.  相似文献   

11.
对以菜籽油、麻疯树油和地沟油为原料制备的生物柴油进行了经济性分析。估算了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的各子过程(种植、收获、运输、预处理,以及生物柴油的生产和配送)的成本构成。结果表明:原料种植或收购成本占总成本的76%~82%,扣除原料油支出的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14%~21%。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是油料作物种植及生物柴油生产。生物柴油的生产也受到甲醇价格的影响。以麻疯树油及地沟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经济性均优于石化柴油,且麻疯树油路线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从全球能源形势与发展趋势来看,生物柴油是大力开发的一种重要绿色能源.阐述了生物柴油的本质及其较石化柴油在使用上的优良特性,综述了生物柴油主要在欧美国家中的发展现状及原料供应情况,特别是以大豆和油菜等油料作物为主的生物柴油原料生产状况.在分析了我国油料生产与食用消费现状、油料作物与粮食生产对耕地资源的激烈竞争矛盾的基础上,介绍了极具潜力的2种能源作物麻疯树(Jatropha curcas)、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Bge,)可以利用能源作物边际土地,即可用于种植能源作物的冬闲田和宜能荒地等,来开垦种植能源作物.在阐述了我国生物柴油原料供应情况后,粗略地匡算了生物柴油原料的供应量,分析了各种生物柴油原料供应的利弊,提出中国大规模发展生物柴油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在不改变双缸直喷式柴油发动机任何结构参数的情况下,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掺烧0%、10%、20%、30%、40%、50%地沟油生物柴油与柴油的混合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调整柴油发动机结构参数的条件下,使用任意配比地沟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引起柴油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均有所下降;燃油消耗率在小、中负荷时均明显高于柴油,在大负荷时与柴油接近;所有工况NOx排放增加,大掺烧比时NOx排放增加明显;排气烟度在任何负荷下均明显降低;CO排放量在小负荷工况时比柴油略高,在中、大负荷工况时比柴油明显降低;HC排放量在小、中负荷时比柴油高,在大负荷时比柴油低。综合考虑动力性和排放性,实际掺烧使用地沟油生物柴油时,其掺烧比以不超过30%为宜。  相似文献   

14.
磷酸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以磷酸为催化剂,地沟油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取生物柴油的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70 ℃,醇油摩尔比为30∶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8%,反应时间为5 h.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收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5.
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性能和排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验研究了由地沟油甲酯化得到的生物柴油和柴油的混合燃料在单缸四冲程柴油机中的燃烧性能和尾气排放,生物柴油的添加体积分数分别为10%,20%和30%.结果表明,由于生物柴油热值较低,混合燃料的油耗率比纯柴油高出10%左右;NOX,CO和CO2的排放浓度随柴油机输出功率的增大而升高,随着生物柴油浓度的升高,NOX和CO2的排放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CO的排放浓度则逐渐降低至纯柴油的排放水平;尾气烟度随生物柴油浓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沟油这个严重的问题,减小这些危害已势在必行。变废为宝,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或采用高科技,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制造矿物剂,甚至生产乙醇、沼气。  相似文献   

17.
地沟油的Terahertz波谱检测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朝辉  廉飞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7):1996-1999,2014
利用Terahertz(THz,太赫兹)波谱技术测量了两种地沟油(反复烹炸过的大豆油和花生油)及其对照用的植物油(未使用过的大豆油和花生油)在(0—3.0)THz范围内的时域谱和频域吸收谱,并通过实验得到两组油的折射率、吸收系数等重要光学参数。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技术(THz-TDS)对波谱进行显示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油中反复烹炸过的油和未使用过的油在此波段的波谱和光学特性显著不同,并且会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变化,表明经过高温的植物油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与相应的未使用过的植物油进行鉴别,这为利用太赫兹波谱技术检测地沟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周严 《世界博览》2011,(14):46-48
国外正在研发将"地沟油"变成新能源如果能够对300万吨左右的废油进行回收利用,解决"地沟油"能源进入全球化产业的第一个难题,也许"中地沟油"在纳斯达克上市都不再是笑谈。  相似文献   

19.
两碗柴油火苗,一碗油色发黄,冒着烟雾;一碗油色发亮,静静地燃烧。前者是普通柴油,后者是用小草、山林果实、高油微藻和地沟油生产的生物柴油。这是2008年11月27日内蒙古科技厅组织有关单位在包头稀土高新区现场观摩金骄集团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试投产的一幕。这一我国首套生物柴油生产线试投产,标志着我国的生物柴油从高技术示范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20.
常规能源的有限性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寻找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生物可降解和无毒的替代燃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先进的生物柴油化学转化工艺包括:酯交换法、超临界流体法、高温热裂解法等.生物柴油具有便于运输、储存等优点,可替代燃料油用于发电、供暖以及替代矿物油提炼某些重要的化学物.生物柴油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必将成为世界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