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级作为高校中学生最基础的组织形式,是实施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意义重大。高校应意识到班级在学校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班学生干部培养,班级制度的实施,各项文体活动的开展,关心特殊学生,合理运用网络的作用以及加强学校、家长、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得班级建设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刘天义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4):91-91,88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管理部门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力量。尤其是班级学生干部,既是广大学生的带头人,更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好帮手。选拔一批好的班级干部,对于班集体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班干部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原则,并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阐述了班干部在选拔培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成长为优秀集体的动力机制,但是在高职院校班级中,还存在着影响班级凝聚力的负面因素,主要包括班级制度不尽合理,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班主任、学生干部等角色职能没有充分发挥,班级集体活动不够等原因。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还需要加强和完善班级制度建设,强化专业认知教育,班主任和班干部要充分履行角色分工,开展好班级活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班级建设现存问题,提出了高校既要通过调动和挖掘学生干部的“三自”教育主动性、帮助和培养学生干部来带动班级建设,又要通过班级建设来培养学生干部的学习与工作能力,最终使学生干部培养与班级建设两个方面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班级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围绕优秀的学生干部团体对班级学风建设的影响,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干部以带动班级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6.
浅谈如何进行高校班级干部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炎春 《科技资讯》2009,(24):222-222
针对高校传统班级干部制度的优势与缺欠进行剖析,提出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式下,班级干部应该从产生监督.使用培养。考核管理等方面进行制度上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塑造中的重要内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尤其需要关注。通过建设班级评价制度,心理关怀机制,开展班级实践活动等方式探索高校班级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班级.班级建设的好坏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以班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提高班级管理水平.该文在分析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班级管理工作应从关心了解学生、建立工作队伍、完善班级制度、构建班级文化四个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9.
班级日志管理制度是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的灵魂和良好班集体建设的主要策略,同时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贯穿"爱"的主题教育,立足教育本质,辅以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榜样带头作用,提高学生自治、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丰富班级管理的工作内涵,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班风、学风和良好班集体建设.  相似文献   

10.
占剑 《科技信息》2012,(20):288-288,290
班级核心干部是指担任正副班长,团支书职位的班级主要干部,他们是高校大学生中组织管理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较强、学习成绩优异的一批优秀青年群体。在校园生活中,班级干部们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对他们提出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是极其有效的。本文从基本素质、自身建设、工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对干部的主要考核制度,并采用php语言开发成一套信息化的大学生核心干部量化考核系统。  相似文献   

11.
大学班级管理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管理,大学班主任的管理是宏观的、指导性的。班主任在引领新生完成一年的大学学习与生活后,如何有效开展承前启后的工作?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加强班风建设、培养班级集体荣誉感、结合专业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目标管理、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几方面是进行大学二年级班级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吕伟 《科技资讯》2007,(13):253
本文介绍了在技校教育管理中实行班级人性化管理.通过人性化管理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建设良好的班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处世之道,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新型高级技术工人.  相似文献   

13.
戚兰丽  杨正业 《科技信息》2011,(19):262-262,311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个班集体乃至一所学校最具特色的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首先点明了班级文化的含义及班级文化的基本内容,接着阐明了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然后重点论述了如何建设班级文化,最后提到了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红兵 《科技信息》2010,(28):I0198-I0198
高职学生辅导工作重点在于抓好班集体建设工作,而抓好班集体建设,重点应抓好班级文化的导向作用、充分利用好班级活动的凝聚作用、提高班级制度的约束能力。  相似文献   

15.
马雪莲 《甘肃科技》2009,25(6):162-163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而班主任工作的首要问题就是班级管理。如何管理好班级,并让班级管理水平上新台阶,笔者认为必须充分运用智慧,学会“重视”。那就是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中等学生的培养,与学生的对话,教师形象的塑造等。  相似文献   

16.
施健 《科技信息》2010,(32):I0187-I0187
班级文化能使个人与班级“共同成长”。立体的环境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背景,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而赏识教育能培养班级成员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有利于形成一致的健康的价值观。结合学生对自我的规划,并开展多种合作互助,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主体作用,使班级文化建设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班级中缺少关乎学生心理健康的班干角色,而以心理咨询为主要形式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仍不尽人意。"班级心理委员模式"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班级心理委员是一个特殊的班干角色,表现在心理委员的选拔与任用、职责和作用等方面。目前增设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在该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8.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参加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班集体的意识和责任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磨合才能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感受到集体带来的酸甜苦辣,每位学生都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建设班级文化制度中,提升了实力,张扬了个性,为学生创造了自由发展的平台。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是校园管理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班级文化建设至关重要。该文就中职班级文化建设展开探讨,为学生创造一个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人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盛光 《科技信息》2007,(34):204-204
班级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层组织,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大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班级建设中采用人性化管理,为大学生健康自由地成长成才创造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慧敏 《甘肃科技》2010,26(24):195-196
班级文化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和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班主任如何才能搞好班级文化建设(,1)班级文化建设要凸显个性;(2)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的人格魅力;(3)班级文化建设要用班级制度来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