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注水开采原油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采油方式,它对保持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高效开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注水过程中由于注入水向地层推进,在储层内会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反应,从而导致储层中流体渗流阻力增加和渗透率下降,造成地层污染。通常,人们通过试井手段来进行储层污染评价,但仅限于井筒周围附近地带,试井得到的地层参数反映的也只是近井地带的性质。对于深部储层特性,特别是储层深部污染的诊断却没有深入的研究。从典型的实例出发,分析了储层深部污染在试井曲线上的反映,并定性分析了储层深部污染的原因,得出了用试井手段评价注水过程中对储层深部伤害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切实有效,能有效指导油田注水开发,改善油田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地层伤害有许多描述方法,但其数学关系不明确,没有统一标准。其基本评价方法是不稳定试井,对普通油层Horner和由线拟合法很方便,但对复杂均质油层尤其非均质油层,前法很少凑效,后者唯一性较差。本文提出表皮系数同其它各种地层伤害参数间的关系通式和统一标准;系统介绍了均质、非均质油层求地层伤害的现代试井程序,包括分析基础、目的、关键和可靠性等人工智能的初步模式。  相似文献   

3.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砂砾岩油藏电阻率差异较大,高、低阻油层并存,流体性质难以识别,给油田开发带来一定难度。为此,利用测丼、录井、试井、岩芯分析化验等资料,对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开展系统深入的剖析。结果表明,泥浆侵入、导电矿物、地层水矿化度等对电阻率影响较小,高束缚水饱和度是油层电阻率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认识基础上,通过微观孔隙结构的精细评价,发现低阻油层储集空间为原生粒间孔、次生铸模孔混合孔隙组合,发育片状、弯片状喉道,排驱压力大,孔喉半径小,孔隙结构复杂是储层高束缚水饱和度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勘探、开发油井试油过程中,当一口井上两个相邻的试油层段之间距离较短时,可能会在套管外产生层间窜通.当两个相邻试油层之间的试油结果比较接近时,往往难以判断,两层是否发生窜通.通过进行单井垂向层间干扰试井并对试井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井的垂向层间连通情况,为准确地评价单层试油结果提供可靠的依据.以FN4井的垂向干扰试井为例,来具体分析这一试井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简述长岩芯实验确定油层污染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过程,分析长岩芯实验确定地层侵入深度和污染深度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指出:地层侵入深度大于污染深度,泥浆颗粒对地层造成的损害大于泥浆滤液对地层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新型广谱"油膜"暂堵型钻井完井液体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钻井过程中为达到保护油层的目的,通常根据油层的平均孔喉半径,在上部钻井液中加入合适粒经的暂堵剂,再配合胶体填充粒子等,将上部钻井液改造为对油层具有保护作用的钻井完井液;但往往在实际钻井中,油层孔喉半径分布范围较宽,导致改造后的钻井完井液仅对某井段具有较好的屏蔽暂堵效果,而对另外的井段起不到较好的保护油层作用.本研究针对油层非均质性强、孔径分布范围较大、油层孔径难以准确预知等特点,根据室内岩样污染评价结果,提出了采用广谱"油膜"暂堵剂GPJ进行广谱"油膜"暂堵,通过室内评价和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完井液体系不仅实现了对油层的广谱暂堵,而且保护油层效果更佳,可获得更大的日产油量.  相似文献   

7.
油层近井地带堵塞污染是影响油井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水力脉冲解堵技术利用振动波场作用油层,有效解除油层堵塞,改善油层近井地带渗流状况,提高油井产量。该技术具有不伤害油层、不污染环境、有效率高、实施简便、费用低廉、适应性强等优点,矿场应用倍受青睐。本文主要介绍作用机理,技术原理,应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8.
评价侧钻井对油层的伤害研究是油田需要解决的一项课题.从渗流流态讲,侧钻井是水平井渗流的一种近似,因此不能沿用裸眼井复合油藏试井模型.笔者从侧钻井完井方法入手,建立侧钻井对砂岩储层伤害的不稳定渗流数学物理模型,采用比差分法和有限元法更节时、省力的边界元数值方法求解.然后合理组合相关参数团、绘制标准图版,从而计算出侧钻井引起的表皮系数和污染半径评价大修侧钻井对储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油层结构破坏和出砂导致油层污染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胶结疏松的砂岩地层本身的胶结脆弱性,压力不平衡以及流体对砂粒的剪切、拖曳作用,会造成油层结构的破坏和出砂,影响到油田的正常开发。研究了造成油层结构破坏和出砂的机理,建立了相庆的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并采用有凶示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对常见油层结构破坏和出砂造成的油层污染过程及该类油层近井地带不同开发阶段的污染程度,对于油层的评价、增产措施的实施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低阻油层在Agadem区块分布广泛,具有巨大开发潜力,本文以研究区静态、动态资料为基础,开展Agadem区块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分布特征研究。岩芯化验资料分析认为,砂泥岩薄互层和高不动水是形成该区低阻油层的两个原因,在此基础上识别出薄层、高不动水和双重因素成因三类低阻油层,明确单一成因低阻油层产能高于双重成因低阻油层产能。岩芯描述和测井相分析表明沉积微相是本区低阻油层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纵向上沉积能量相对较弱的E1油组是低阻油层主要发育层位,平面上三角洲前缘远端席状砂、远砂坝微相是低阻油层主要分布区域;低阻油层评价及分布研究有效指导了Agadi油田投产方案的编制,实施后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北小湖油田八道湾组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允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8016-8021
通过对北小湖油田测井、录井、岩心和试油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校正、分析,明确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结合测井二次解释,在对试油资料详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了该区有效厚度下限标准,从而为北小湖油田进一步储层评价和增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砂泥岩地层中,泥质含量的准确求取是油气田储层测井评价的基础。针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高伽马含气地层泥质含量准确计算的难题,通过对储层高伽马成因、常规泥质含量计算方法优缺点、中子-密度曲线含气校正、NDS值与岩心粒度分析资料关系等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通过调整权重来综合利用伽马和中子、密度曲线反映的地质信息计算泥质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克服了泥质含量计算过程中对单一某种曲线资料的严重依赖性,为解决该类储层泥质含量准确计算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研究方法在莺歌海盆地BV气田实际资料处理过程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多年的研究表明,储层粒度特征值(d50)、非均质系数(d40=d90)是防砂设计的基础。常规获取粒度分布 范围的方法主要有激光粒度测试法(LDA)与筛析法(SA),两种方法均需要通过岩芯粒度测试来获取数据,而在制定 开发井的完井防砂措施时往往没有实际开采层位的岩芯,只能参照探井粒度数据进行设计,从而导致较大的误差。针 对该问题,从测井的角度出发,开展了储层粒度与多种测井曲线的响应关系的研究,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探井伽 马、密度测井项与实测粒度特征值三者样本库,训练出满足工程需要的学习网络,进而结合开发井测井资料,获得了整 个粒度纵向分布剖面,为防砂分层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撑。目前,该方法在中国海上多个油田的分层防砂优化 设计中获得了成功应用,预测误差可控制在10% 以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南翼山构造第三系碳酸盐岩凝析气藏钻井地质资料的认识以及多井测井资料的对比,对该气藏中深层目的层的裂缝特点、裂缝发育规律作了细致的研究与评述,总结出了利用测井资料评价该构造裂缝性碳酸盐岩裂缝参数的方法,提出了评价裂缝孔隙度和裂缝渗透率随构造位置而变化的测井解释模型,评价结果与钻井地质特征和试油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古潜山储层岩性组成和储集空间十分复杂,储层类别的划分具有很强的模糊性,且测井资料对储层的反映往往具有多解性、模糊性。通过对测井、岩芯和试油试采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古潜山储层的模糊评判方法,即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划分储层类别并建立评价标准,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法对古潜山储层进行精细的综合评价。举出了在辽河西洼曙103块和华北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古潜山储层的评价实例,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将古潜山划分为4类储层并总结了各类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根据模糊聚类分析的结果建立了各类储层的测井评价标准。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法对多口井的古潜山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岩心、试油、试采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模糊评价方法应用于古潜山储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以东营凹陷盐家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试油及气测资料提取有效储层样本,观察其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图像特征,发现有效储层在宏观和微观上都表现为岩石结构相对均匀、分选较好的含砾砂岩或砾状砂岩.数字岩心模拟也表明,孔隙度相同,但岩石结构不同,电阻率响应差异较大,因此,判识储层的有效性应考虑区分岩石结构差异.实际资料处理中,在测井曲线最优分层、测井相聚类判识岩性大类的基础上,利用成像测井图像模式,对岩性大类进行结构细分,采用"岩石结构+电性下限"双重条件限定有效储层的思路,建立多信息融合逐步判识有效储层的半定量方法,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陕西铜川地区油页岩含油率测井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页岩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油页岩的含油率是油页岩工业品质评价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目前,油页岩含油率主要是通过对岩芯的实验室测定来获取,受取芯和测试成本影响,可利用的含油率数据十分有限,且由离散样品获得的含油率数据难以准确反映强非均质性的有机质在地层中的准确分布。油页岩具有典型的测井曲线特征,利用测井资料估算油页岩含油率,可以在较低的经济成本基础上获得更多且连续性好的数据。通过铜川地区油页岩探井的测井与有机碳、含油率资料,结合ΔlogR方法,初步建立了油页岩有机碳(TOC)质量分数和含油率(ω)解释模型,对油页岩层段进行了识别和有机碳和含油率解释计算,通过对比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利用研究区大量石油测井资料进行油页岩工业评价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测井和试井资料中存在数据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预测技术的数据清洗新方法。该方法首先检测测试井数据中存在空缺项的记录数据,对无空缺数据项的记录数据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分类,再对各类数据分别进行蚁群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学习并矫正噪声数据。将该数据清洗方法运用到试井分析中进行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提高测试井数据质量进行正确的解释评价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9.
在部署测试监测井点、制定合理的测试时间时,准确预测待测井的曲线类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多组判别分
析基本原理出发,结合油田实际监测井点的试井曲线类型,以及各井的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优选出与试井曲线类型
相关的井和储层参数,建立曲线类型预判模型。通过多次反复筛选参数并结合总错判率,最终建立了以储层厚度、含
水率、测井渗透率和产量为主要因素的八厂油田试井曲线类型预测模型,模型回代错判率为9.09%,现场应用符合率
为85.7%,可用于预判待测井曲线类型。研究成果为现场工作人员优化监测井点、制定合理测试时间、提升监测成果
质量等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青平川油田延长组长2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地表露头、钻井岩心、测井资料以及粒度分析,并结合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延长组长2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成果,指出青平川油田长2油层组为辫状河沉积,主要的沉积微相类型有心滩、河道充填以及漫滩和漫滩沼泽等,其中心滩为研究区微相类型的显著特点.对研究区长2油层组的试油试采数据、含油井段岩心观察以及测井相分析研究表明,厚度较大、连通性较好的河道砂体为主要的油气富集相带,但同时受到储层非均质性、构造和水动力等因素的影响,油层被分割成不规则的块状,形成构造-岩性油藏或构造-水动力油藏等;长2辫状河河道砂体是良好的储层,下部长7烃源岩是直接的油气来源,上部长1含煤地层对其起到区域盖层作用,从而在纵向上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