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目前市场上销售区农业的6种农药,分别在原州区的清河镇大堡村和头营镇徐河村市农科所科研基地两个点进行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甲霜灵锰锌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最好,在两个试验点的产量均为第一,分别比对照增产55.3%和20.4%,方差分析达到极显著水平。代森锰锌和克露对晚疫病的防治也有一定效果。且通过试验对药剂的喷施时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查新型微生物肥料在马铃薯生长上的使用效果,本试验分别采用苗期田间根部、叶片施肥方法,研究了地福来细胞生物肥和氨基酸肥对马铃薯产量和晚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地福来和氨基酸肥后,马铃薯产量均有显著提高,增产率分别达11.45%和20.67%;晚疫病发病率分别比对照低8.6%和13.6%,防效分别为49.1%和61.5%。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及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目前推广应用的防治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马铃薯薯块形成期开始施药控制,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原种的繁育产量;在收获后正常的贮藏条件下,经药剂处理后的薯块上马铃薯晚疫病自然感病率大大低于未施药防治的清水对照薯块,保证了马铃薯种薯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药剂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在凉山州冕宁县马铃薯主产区开展了687.5g/L银法利SE、70%安泰生WP、58%甲霜灵.锰锌WP、25%甲霜灵WP四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四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687.5g/L银法利SE防病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25%甲霜灵·烯酰吗啉叶面喷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25%甲霜灵·烯酰吗啉有效剂量为281.25 g/hm2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达81.85%,与对照药荆25%甲霜灵和50%烯酰吗啉的防治效果相当.生产中可以选用该药剂与对照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6.
防治马铃薯晚疫(phytophthora)有几种杀菌剂和防治方法。但是疫霉菌对进口农药瑞毒霉产生抗药性。我们应用南开大学元素所合成的DPX-3217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番茄晚疫病效果较好,和瑞毒霉效果相当,且比瑞毒霉药效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气候特征方面,分析了2012年凉山州春马铃薯晚疫病生态环境存在背景下,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的天气气候特征为初夏阴雨连绵,天气温凉,多雨高湿。初步分析出晚疫病发生流行的规律:在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发生流行期的5月中旬~7月上旬,若出现连阴雨天气4d或持续降雨日在3d以上、日均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5%连续4~5d后,晚疫病将发生流行。该结论可作为凉山州春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预警指标,为晚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是我区的主要粮菜兼用作物,在宁南山区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2006年面积达213.4万亩,马铃薯晚疫病害时有发生,铃薯危害严重,一般年份造成马铃损害失8-13%,严重年份达45.8%左右。宁南山区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总降水量较少且较集中,适合马铃薯生长,同时也适合于马铃薯晚疫病害的发生流行,不仅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甚至对他们的粮食安全供应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为使马铃薯产业能够长足发展,摸清病害流行原因,主要从使用抗病品种和药剂防治以及改进栽培措施方面着手,进行试验调查、收集、分离和保存宁南山区马铃薯病害的生理小种,为药剂防治和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初期喷施68.75%银法利悬浮剂75ml/亩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0d防效62.8%,药后20d防效63.8%;且对马铃薯安全,较空白对照亩增产16.1%。  相似文献   

10.
试验主要通过对5种不同药剂交替施用方法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药剂交替施用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均显著.其中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交替施用效果最佳,防效达75.1%,增产66.37%;其次分别为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8%宝大森可湿性粉剂、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8%宝大森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8%宝大森可湿性粉剂、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交替施用,防效分别为71.7%、68.2%、62.1%,增产分别为57.70%、52.87%、43.43%.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病害问题,以鄂马铃薯3号为实验材料,采用新药(19%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对其早疫病和晚疫病进行防治.结果显示:新药(19%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对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适合应用到大田中;有效剂量为400 g/hm~2的新药防治效果最佳,对早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8.80%,增产率为79.85%;对晚疫病的的防治效果达到89.35%,增产率为69.70%.  相似文献   

12.
YX拟青霉菌发酵浓缩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YX拟青霉菌发酵浓缩物(YFC)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YFC对晚疫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 g/L的YFC对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达63.00%;经YFC处理后的晚疫病菌丝扭曲、分枝增多、菌丝膨大、变形甚至断裂;盆栽实验中YFC质量浓度为4 g/L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3.35%和35.63%.  相似文献   

13.
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定位马铃薯抗晚疫病主效基因R10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疫病是马铃薯第一大病害。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R10抗谱广、应用价值大,常用于马铃薯抗病杂交育种。R10位点位于马铃薯11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与已克隆的抗晚疫病基因R3a同属于抗晚疫病主效位点的单倍型。对包含195个基因型的R10基因的分离群体进行了晚疫病菌株接种和遗传分析,确定R10为抗晚疫病菌株89148-9的主效单基因。应用比较基因组学和BSA分析,开发了6个与R10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将R10定位在1001T和C2_At5g59960两个遗传距离为2.6cM分子标记之间。R10位于已克隆的抗晚疫病基因R3a的近端粒区。本研究所获得的遗传图谱为通过图位克隆和比较基因组学克隆R10基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晚疫病作为一种重要病害在马铃薯种植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低温、多雨的年份发病严重,减产可达20% ̄40%,所以疫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CARAH预警模型在青海马铃薯晚疫病测报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CARAH预警模型在青海马铃薯晚疫病测报上的适用性,本研究以青海省互助县台子乡为例,对该地区7—8月份的气象数据与田间晚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测报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生育期内,晚疫病共发生了2代、完成了3次侵入,与田间调查结果基本吻合。同时,利用测报结果对病害进行了防治,实践证明CARAH预警模型对当地晚疫病的测报具有指导性,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魏国宁  张尚宁  王效瑜  李玉莲 《科技信息》2012,(35):432+440-I0432,I0440
马铃薯是我区的主要粮菜兼用作物,在宁夏南部山区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2012年面积达213.4万亩,马铃薯晚疫病害时有发生,铃薯危害严重,一般年份造成马铃损害失8-13%,严重年份达45.8%左右。宁南山区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总降水量较少且较集中,适合马铃薯生长,同时也适合于马铃薯晚疫病害的发生流行,不仅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甚至对他们的粮食安全供应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为使马铃薯产业能够长足发展,摸清病害流行原因,主要从使用抗病品种和药剂防治以及改进栽培措施方面着手,进行试验调查、收集、分离和保存宁南山区马铃薯病害的生理小种,为药剂防治和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8 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种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施得益WP、60%双工福玛WP、25%瑞凡SC、80%大生M-45WP、30%富民一号SC 5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均在70%以上,以50%施得益WP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7.65%。施用50%施得益WP和60%双工福玛WP后增产率极显著,挽回损失55.54%和47.44%。  相似文献   

18.
抑制作用最强;预先处理马铃薯块茎后,复配发酵液的防效(病情指数44.44%)也明显优于单独发酵液.复配发酵液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晚疫病属藻菌纲、霜霉目、疫霉属,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凡种植马铃薯的地区均有发生,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可危害叶片、叶柄、茎、薯块,不但造成当年生产减产,同时也是次年马铃薯晚疫病的初侵染来源。镇巴县常年种植马铃薯18万亩以上。高半山区更是其主产区。近年来该病扩散、流行速度明显加快。如遇适宜气候条件,有大流行趋势。因此,对马铃薯晚疫病及防治应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及时有效地防治。  相似文献   

20.
6株拮抗细菌对致病疫霉抑制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在前期获得的明显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6株细菌的抑菌性能及其防病潜力,为开发生防制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依据.采用对峙培养法和打孔法测定6株细菌活体、菌液和无菌体发酵液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块茎切片法评价拮抗菌菌液对晚疫病的离体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株菌的菌液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均明显优于活体和无菌体发酵液,抑菌带宽度均在27mm以上,且均可引起菌丝体畸变,其中以WL2菌株的抑菌作用最强,活体、菌液和发酵液的抑菌带宽均在26mm以上,致畸作用也最强;此外,6株菌的菌液在离体块茎切片上的防病效果也以WL2菌液处理最好,病情指数最低(13.7),相对保护率最高(80.5%).这表明菌株WL2比其他5个菌株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有更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