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延理  万星星 《科技信息》2012,(26):476-477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在公益林建设人工造林中推广应用覆膜造林、截杆造林、套袋造林、保水剂和生根粉及蒸腾抑制剂的抗旱实用技术,这些实用技术宜在造林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刺槐抗旱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农膜、根宝、生根粉、保水剂在干旱地区对刺槐造林成活率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膜、根宝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显著高于常规造林方法,分别提高43.63%,36.36%,而生根粉和保水剂与常规造林法比较差异不显著。4种产品中根宝的经济适用性优于其它产品。  相似文献   

3.
兰州地区干旱荒山生态林营造及封护成效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及时总结干旱荒山造林的成功经验,推广先进适用的造林技术,兰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2005年起对生态林项目示范园实施定点监测观察5年。建设和管理示范园3个,辐射推广规模0.2万hm2以上,累计推广面积1万hm2以上。布局在三县。重点对永登县龙中公路两侧封护区干旱荒山柠条造林情况继续进行了调查与定点监测观察,认为在大规模干旱生态林营造中,有前提的推广应用雨季阳坡半阳坡容器苗覆膜植苗造林技术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姜文俊  牟葵 《汉中科技》2013,(3):43-43,34
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干旱阳坡地域造林成功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树种,采用容器苗,并对其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了探讨,指出在与当地气候条件类似地区以11月份栽植最有利于成活。  相似文献   

5.
戚新和 《甘肃科技》2004,20(6):155-156
在干旱阳坡采用抗旱栽植技术,结果表明:栽前浸根处理杨树成活率为92%,栽前浇水成活率88%,栽后灌水成活率92%,截干栽植成活率为88%。阳坡造林的难题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浅析平凉崆峒区刺槐造林树种的适生性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军士 《甘肃科技》2012,28(5):153-154
刺槐属落叶乔木,喜光、浅根性、侧根发达、萌生力强、寿命较长、早期速生.喜阳树种,喜温暖向阳、怕冷、怕冻、不耐严寒、幼树造林后易冻死.怕风.造林地块应以平缓阳坡、半阳坡为主,黄土陡坡山峁、山梁风害严重,海拔高、气温低,应让位于山杏、沙棘、榆树等;在南部土石山区的陡坡山峁、山梁、阴坡应让位于油松、华山松、落叶松等.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调查和研究,就刺槐树种的适生性及造林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移植苗因其根系发达,造林成活率高,目前在造林绿化中应用最为广泛。从圃地的选择、品种的确定、苗木的定植及起苗、包装等方面介绍了移植苗培育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并论述了移植苗在提高石质山区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造林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崔贵文 《甘肃科技》2007,23(6):220-221
经多年调查采集植物标本签定和资料查阅确定,华隆林区现有分布裸子植物三科5属11种。祁连园柏是林区阳坡森林顶级群落的建群种,分布面积大。青海云杉是林区阴坡分布森林的建群树种,分布面小。阳坡应推广培育祁连园柏,增加植被盖度。阴坡开展青海云杉造林,改善林分结构,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王了德 《甘肃科技》2012,28(3):152-153,59
由于舟曲县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人为破坏严重,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尤其是“5·12”地震和“8·8”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地形破碎、植被不连续,严重影响造林成本.为了迅速恢复该区域的森林植被,在对当地立地条件分析和乡土树种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的造林试验,总结出了适宜于该区的造林技术和方法.通过应用不同的整地方式、造林季节、方法和新技术保水剂、地膜覆盖、ABT生根粉试验,可很好地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圆柏大痣小蜂是目前青南高寒天然林区——玛可河林区圆柏林的主要害虫。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达到生态和谐和环境稳定,自2005——2007年起系统调查了圆柏大痣小蜂在林区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并因地制宜采取生物、化学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使大痣小蜂的危害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收获了品质良好的圆柏种子,为本地区种苗培育增加了新品种,对林区阳坡、半阳坡荒山造林提供了适宜的种苗,扩大了造林面积。  相似文献   

11.
几种激素对东北红豆杉插穗扦插造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北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第三纪孑遗物种,所含紫杉醇具有抗癌作用.本项研究对东北红豆杉在林内采用近自然扦插造林技术培育东北红豆杉药用林获得成功.研究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扦插造林前应对插穗用ABT1号生根粉50~100 mg·L-1水溶液浸泡0.5 h或用IBA10~20 mg·L-1水溶液浸泡0.5~1.0 h,有利于生根和提高成活率,促进扦插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近自然植被恢复是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为了使人工整地等近自然植被恢复方法更为科学,选取陕北吴起县0.12km2的阴坡和0.06km2的阳坡作为研究区,利用相关分析与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黄土坡面缓台、陡坎、切沟和塌陷微地形上乔木树种的树高、胸径和枯落物厚度等生长指标及树种组成结构.结果表明,(1)阴坡所有树种的生长指标与坡位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坡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阳坡所有树种的树高、枯落物厚度与坡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2)同一树种在不同微地形上的生长差异显著,相对陡坎,缓台与切沟上树种的生长状况较好;(3)阴坡造林陡坎以榆树、缓台以山杏、切沟以刺槐为宜,缓台和切沟可混交小叶杨、杜梨等树种,阳坡造林缓台以刺槐、切沟以榆树、陡坎以山杏为宜.  相似文献   

13.
ABT生根粉系列是一种复合型的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提高植物育苗、苗木移栽、造林、飞机播种的成活率,促进幼苗生长,提高苗木等级,及增加农作物、蔬菜、特种经济植物的产量。它突破了国内外单纯从外界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生长调节剂的传统方  相似文献   

14.
树木在幼年期是不能开花结实的,只有结束了幼年期达到性成熟阶段(即成年阶段)才能开花结实.在全面了解影响红松结实的遗传、起源、外界环境等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激素或激素类除草剂创造人工小环境,诱导促进红松造林苗提早结实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试验表明:结合优良造林苗木选择和配套造林技术,在红松新造林苗木成活后,于每年5月、7月上旬全株喷施特定浓度的赤霉素、ABT生根粉、乙烯利等植物激素能够促使红松实生苗提早结实,在实际操作中具有现实的有效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红松S2-2优良苗木造林成活后,用2×10-4赤霉素全株喷雾处理,可使红松在第4年进入初果期.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南北两山主要乔木树种生长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积山 《甘肃科技》2010,26(16):156-162,83
以树高、胸径、冠幅、郁闭度等作为评价指标,使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兰州市南北两山阳坡和阴坡主要的乔木树种的生长适宜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梁峁阳坡参评树种生长适宜性排序为:沙枣、白榆、刺槐、臭椿、河北杨、侧柏、祁连圆柏。梁峁阴坡参评树种生长适宜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刺槐、白榆、沙枣、云杉、侧柏、毛白杨,综合考虑参评树种的主要特性,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评价方法和结论均可对南北两山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兰州盆地的小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兰州盆地南北向的一个剖面上,选不同地形和植被的点,进行了各种气象要素的观测,分析不同地形和植被条件下的小气候差异,得出了兰州盆地的小气候特征。 土让温度山坡与盆地差别不大,但其垂直变化阳坡大于阴坡及盆地,气温随海拔高(?)而降低,递减率为0.4℃/100米,湿度盆地最大,阴坡比阳坡高,但二者全日均为干型,作物很难生长,兰州盆地有明显的山谷风存在。造林可改变小气候,可降低气温、提高土壤温度、增加湿度、降低风速。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甘南地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不同坡向上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特点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阳坡—阴坡生境梯度上,光照、土温和含水量总的变化趋势为阳坡半阳坡阴坡.土壤养分除了全磷质量分数自阳坡到阴坡出现递增的趋势外,其他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均呈现阴坡阳坡,阳坡和阴坡稍高,半阳坡最低的趋势.阳坡—阴坡生境梯度上植物群落物种的α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为:阳坡半阳坡阴坡;β多样性从阳坡,半阳坡到阴坡为一单峰曲线,即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这表明在土壤湿度和日照时间适中时,物种替代速率比较快.不同坡向上的植物群落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与光照和土温均呈负相关,与0~15,15~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全磷质量分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出:引起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沿生境梯度变化的最重要因子是土壤水分和全磷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8.
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多年的唐丽影,始终致力于林业科研新成果和实用新技术的转化。她先后主持并组织实施了安徽省科技经济一体化“三个百亿元工程”(林业项目)、ABT生根粉应用推广、Pt菌根剂截根菌根化育苗造林技术应用项目、杨树新品种引种推厂等省和国家推厂课题,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在黔北山区31个样地中6个立地因子对撑绿竹平均胸径、平均竹高及丛平均株数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拔、小地形部位、土层厚度及坡度对撑绿竹生长的影响较大,存在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而不同坡向和土壤类型对撑绿竹的生长则没有显著差异;(2)造林地应选择在海拔700 m以下(尤其是高产竹林),700~800 m则选择背风的山冲山洼,800 m以上不适应撑绿竹生长;(3)小地形部位的坡上部(山脊)不太适应于撑绿竹生长而不宜栽种,其余河滩、山冲(山洼)、坡下部及坡中部等均可栽种撑绿竹;(4)土层厚度中的薄层土(<40 cm)不太适应于撑绿竹生长,造林地应选择在中、厚层土壤上,最好是厚层土;(5)紫色土和石灰土、阳坡和阴坡均适应于撑绿竹的生长,但紫色土、阳坡生长的撑绿竹相对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20.
石质丘陵造林辅助措施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五角枫、火炬树为材料,运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石质丘陵春季造林中,保水剂、ABT生根粉和基肥3项造林辅助措施对造林成活率和新植幼树生长量的综合作用。结果表明:保水剂、ABT对2个树种造林成活率的促进作用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施用基肥虽然对2个树种造林成活率有显著的不利影响,但对成活后的2个树种幼树生长量都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保水剂、ABT生根剂对五角枫的新梢生长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火炬树高生长影响则不显著。综合成活率和幼树生长2个目标,经计算机模拟优化得出:保水剂的推荐用量,火炬树为36.8~39.9 g/株,五角枫为35.1~39.2 g/株;生根剂的推荐使用量,火炬树为31~53.7 mg/kg,五角枫为41.9~60.1 mg/kg;基肥则以不用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