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嘉陵江上》这首优美的爱国主义艺术歌曲的分析,阐述了《嘉》曲的创作过程和历史意义,以及在演唱时应如何进行处理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民族歌剧在近千年以来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受到了中国乃至世界观众的喜爱,印证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本文从中国民族歌剧及其演唱特点的角度,以民族歌剧《运河谣》中女主角水红莲的形象特征为出发点,从曲式结构、旋律走向、调式和声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重点从水红莲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中民族唱法的语言、风格等方面研究其演唱特点及演唱难点。  相似文献   

3.
歌剧是一种戏剧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精湛的舞台表演、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以及强烈的戏剧冲突等特点使得歌剧艺术不断的蓬勃发展。其中《苍原》自1995年在辽宁歌剧院首演至今,它表现出了史诗性、开放性、戏剧性等三大艺术特点,在中国它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歌剧经典之一。  相似文献   

4.
歌曲《思儿》是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主要唱段之一,声乐教学实践中受到广泛欢迎的一首作品。本人多次演唱过歌曲《思儿》,也指导过不同层次学生演唱这首作品,在论述的过程中将感性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紧扣歌剧的相关背景,从歌曲的音乐结构、演唱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5.
声乐演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不仅要求演唱者要具备良好的嗓音条件,还需要长期接受演唱技巧的训练,更需要有较好的舞台表演能力;如果有双会歌唱的眼睛,定能为其声乐表演增色不少。本文将借如何用眼神来诠释音乐,以艺术歌曲《鸟儿在风中歌唱》为例分析,来论述眼神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西洋歌剧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6世纪末的欧洲就早已有雏形。但是,当时这类演唱形式并无名称,人类只称呼为"用音乐表演的戏剧。"1640年以后,才简称为"作品"或戏剧音乐,两者一经混合,又成为了"音乐戏剧"后来索性称为"歌剧(opera)"。本文对中国戏剧与西洋歌剧在民族性、虚拟性、程式性方面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差异。  相似文献   

7.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门类,歌剧中人物的唱腔不同于一般的抒情歌曲的演唱。它是戏剧情境中有性格、有形象、有浓郁戏剧色彩的演唱。声乐表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世界,反映社会的意识和文化。思想情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是歌声和音符存在的目的。平时,我们可能往往会停留或纠缠在声音之中,仿佛追求声音的质量是唯一的目标,而没有认真的意识到声音的追求需以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为依据。本文浅析了歌剧《白毛女》选段"杨白劳"唱段的人物形象及审美特征与艺术处理。在演唱的过程中塑造出自己所理解的一个在封建地主阶级长期的压榨之下尚未觉醒的老一辈农民的经典形象。  相似文献   

8.
方迪星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1):102-103,129
歌曲《永远的花样年华》是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主要唱段之一。是一首高难度的唱段,是近年来声乐比赛、音乐会以及声乐教学实践中受到广泛欢迎的一首作品。本文从歌曲的创作内涵、歌曲的音乐分析、演唱技巧(声、情、字、表)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与演绎,着重诠释歌曲的演唱难点、重点。  相似文献   

9.
《风萧瑟》是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一首非常著名的咏叹调,这首咏叹调在推动整部歌剧情节的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笔者目前掌握的相关材料来看,无论是对本首作品在剧中故事情节发展形势,即剧中人物的演唱环境分析、角色性格分析、音乐的本体写作分析还是人物情感与音乐两者相结合的演唱分析尚需深层次的挖掘,作为女高音,笔者试图从歌剧演唱的案头工作入手,对该片段回归到整部歌剧中,从事件发展的脉络对主人公情感的心理历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从音乐分析的角度,把握该片段的音乐元素,以便更好的塑造歌剧形象。  相似文献   

10.
歌剧中的咏叹调是歌剧音乐的主要部分,是塑造人物性格、抒发情感,推进剧情的主要手段。本文以《不幸的人生》为例,分析了子君的音乐形象及如何通过演唱把握人物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鼠标文字输入法是我校首家推出的一种新型文字输入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鼠标器作为文字输入设备,结合机器的窗口提示系统,而完成对文字信息的输入.具有易学好用的特点,本文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该方法实现的多文种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通过搭建Hadoop平台,将MapReduce编程思想应用到中文分词的处理过程中,使中文分词技术在云计算环境中实现。研究可以在保证原来分词准确率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中文分词的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13.
消解中文三字长交集型分词歧义的算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汉语自动分词在中文信息处理现实应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三字长交集型分词歧义是分词歧义的主要类型之一,在真实文本中的出现频率相当高。提出了一种针对这种分词歧义的消解算法,回避了训练代价比较高昂的词性信息而仅仅利用了词的概率信息及某些具有特定性质的常用字集合。从一个60万字的汉语语料库中抽取出全部不同的三字长交集型分词歧义共5367个作为测试样本。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消解正确率达到了92.07%,基本可以满足实用型中文信息处理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面向中文问答系统的问句句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文句法分析是汉语研究和信息处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难点之一.探 讨了中文问句的结构特征,在面向中文问答系统的问句句法分析算法中,运用语料库句法处理技术,并对问句长度短、含疑问词、有疑问结构句式等特点加以利用,初步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后缀数组的无词典分词方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提出一种基于后缀数组的无词典分词算法. 该算法通过后缀数组和利用散列表获得汉字的结合模式, 通过置信度筛选词. 实验表明, 在无需词典和语料库的前提下, 该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抽取文档中的中、 高频词. 适用于对词条频度敏感、 对计算速度要求高的中文信息处理.  相似文献   

16.
古籍电子化中生僻汉字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字库不够用”的问题是古籍电子化的一大障碍,文中就古籍电子化中遇到的生僻汉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生僻汉字进行分析统计的基础上,进而对其进行编码、造字。又根据生僻汉字的特点,设计了易学易用的输入法,从而,实现了古籍电子化中遇到的生僻汉字的存储、检索和显示,较好地解决了古籍电子化中遇到的生僻汉字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虚拟人项目已公开发布了数例人体数据集.与美国及韩国虚拟人数据集相比,中国虚拟人数据集提供的解剖和生理信息更为详尽.为解决数据量大处理复杂的难题,研究和实现了基于PC机环境的超大数据集三维模型重建和可视化.为提高重建精度,提出了几种处理算法:各向异性扩散预处理、相关性配准处理和基于水平集的分割处理.利用多处理器和多线程技术,提出并研究了任务并行、管线并行和数据并行的新并行策略,以及一种修正的同步模板算法,可有效提高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中药超细粉体研究概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药超细粉体在药学领域的应用,既丰富了传统炮制的内容,又为中药的生产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活力。综述了近年来中药超细粉体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简单介绍了分形的基本知识,将分形应用到汉字的研究中,给出汉字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中文搜索引擎的概念和工作原理,针对目前中文搜索引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增加检索途径。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标引和组织以及充分利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成果等措施来推进中文搜索引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