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动态     
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又获重大突破最近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其最高研究论文规格“Article”形式发表了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等与英国剑桥大学康威莫里斯教授合作的、在早期动物演化研究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果———《中国澄江化石库发现棘皮动物始祖化石》。这是他们近年来第 3次在该杂志以“Article”形式发表的论文。舒德干等认为 ,这次关于奇特演化过渡类型古囊类棘皮动物的发现和深入分析 ,至少具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提出了有实证支撑的棘皮动物门起源的新假说 :古囊动物躯体二分 ,其前体与其他古生代海扁果及海林檎等低等棘皮动物极…  相似文献   

2.
最近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其最高研究论文规格“Article”形式发表了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等与英国剑桥大学康威莫里斯教授合作的、在早期动物演化研究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果——《中国澄江化石库发现棘皮动物始祖化石》。这是他们近年来第3次在该杂志以“Article”形式发表的论文。  相似文献   

3.
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学术刊物《Nature》(《自然》)杂志1999年11月4日以“研究论文”(Article)形式发表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舒德千教授与云南地质科学研究所罗惠麟教授、英国剑桥大学S.ConwayMourns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古脊椎及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等在地球早期动物进化研究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果《华南早寒武世脊椎动物》。这是舒德干等人3年多来第4次在《自然》杂志上著文报道他们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领域的系列性重要科学发现。1999年4月,该研究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4.
最近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等与英、日等国学者合作完成的《云南虫类的一个新种及其对后口动物演化的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标志着脊椎动物实证起源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1 999年昆明鱼和海口鱼的发现被英国《自然》杂志评为“逮住第一鱼”。2 0 0 3年初 ,舒德干等人再度在《自然》杂志著文 ,通过对数百枚海口鱼标本的深入研究 ,揭示出它们一方面已开始演化出原始脊椎骨和眼睛等重要头部感官 ,另一方面仍保留着无头类的原始性器官 ,从而证实了它们不仅是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而且还属于地球上一类最原始的脊椎动…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代表的脊椎动物是怎样演化来的?后口动物的起源是什么?生命大爆发和进化论矛盾吗?……这一系列早期生命演化的重大难题一直困扰着人类,成为科学界的难解之谜。近年来,有一位长期致力于早期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国科学家,相继发现了“云南虫”、“华夏鳗”、“西大动物”、“昆明鱼”、“海口鱼”、“长江海鞘”等奇特动物活化石和灭绝动物类群“古虫动物门”,提出了脊椎动物起源“五步走”的新假说,在该领域的研究中成果迭出、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正>动物(特指后生动物,即包括最简单的海绵动物到最复杂的脊椎动物在内的所有多细胞动物)无疑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作为动物界的成员,人们对动物究竟是何时并如何起源的抱有天然的好奇心,但直到今天,这仍然是演化生物学领域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难题。现代动物界包括三十多个动物门类,已有研究表明它们拥有一个距今大约7亿多年的共同祖先。这一共同祖先由多  相似文献   

7.
寒武纪大爆发是地球动物门类爆发性出现和地球生态系统演化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自此,地球海洋生态系统从前寒武纪菌藻类支撑的2极食物链生态系统转变为动物消费驱动的3极食物链生态系统,成为地球隐生宙和显生宙的分水岭,是研究和探索显生宙地球宜居性演化的关键。寒武纪大爆发以地球海洋突然大量、快速出现的两侧动物和矿化壳体为标志。这些帽状、管状的壳体化石,除了少量蜕皮类,大多数属于不明亲缘关系的冠轮动物。因此,寒武纪早期冠轮动物的起源与谱系演化是古生物学乃至现代生物学颇具争议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腕足动物是地质历史上化石保存最为丰富、地史延限最长的冠轮动物重要分支类群,是寒武纪演化动物群的核心代表,其研究对于了解古生态学、古地理学和地球生物宏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腕足动物起源存在多种假说,主要包括帚虫状祖先起源、蛤氏虫起源、托莫特壳起源和胶结质椎管状触手冠动物起源等假说。该文以寒武纪腕足动物起源为主线,以化石系统实证或证伪国内外腕足动物起源假说为目的,全面总结了寒武纪腕足动物化石生物学的重要发现和认识,探讨了地球已知最早的内肛动物、笼头虫和分节的威瓦西虫,以及胶结质椎管状腕足动物玉玕囊形贝发现...  相似文献   

8.
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活动近日揭晓,由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刘建妮博士等人完成的"中国澄江化石库中发现节肢动物遗失的远祖"研究成果入选。长期以来,以舒德干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团队一直试图揭示动物界中三个亚界各主要动物门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奥秘,此次入选成果是该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9.
<正>腕足动物舌形贝是一种身裹双壳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由于其形似豆芽菜,也被称作“海豆芽”。从寒武纪早期开始出现,舌形贝历经了地球动物出现以来所有的磨难和自然灾害,并经受住了地球最严重的“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延续至今。达尔文在其1859年出版的巨著《物种起源》中,认为这类生物的形态自志留纪以来变化非常小,首次描述并定义腕足动物舌形贝为“活化石”。  相似文献   

10.
2004年2月20日 ,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成果荣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唯一的一等奖。该项成果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教授、云南大学侯先光教授和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合作近20年共同完成的。该项目一系列化石的发现 ,不仅为“寒武纪大爆发”突变事件的存在提供了依据 ,证明了门一级高级动物类群的起源是“寒武纪大爆发”事件的核心内容和本质所在 ,进而对达尔文倒椎形进化树模式提出了质疑 ,提出了广义进化论。该项研究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早期生命演化与…  相似文献   

11.
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舒德干教授,最近被日本蒲郡市聘请为该市“生命之海”科学馆名誉馆长。日本蒲郡市市长铃木克昌为舒德干教授颁发了委任状。舒德干教授长期从事古生物学、高肌虫和云南澄江化石库的教学与研究,承担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基金项目6项,获省部级奖5项。他曾获德国洪堡基金和美国Smithsonian基金的资助,分别在德国、美国进行过研究。近年来,他以众多动物门类演化源头的澄江化石库为依托,探索一些主要体腔动物门类的起源与演化。1996年,他先后两次在国际权威杂志《N…  相似文献   

12.
 地球科学及其成果历来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 生命起源、人类起源、能源开发、太空探索等首先会使用地球科学的知识.化石是研究生命起源、后生动物演化、人类起源等事件的主要对象和载体.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前寒武纪瓮安动物群及其埋藏学、生态学和发育生物学”,重点项目“动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宏观图景”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陈均远和他的同事经历了近6年夜以继日的努力,通过对最近发现的近10块保存精致的两侧对称动物化石的研究,终于在两侧对称动物起源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谯楼 《少儿科技》2009,(8):27-28
鳄鱼入狱后一个月,动物界又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只猫摄影记者在网络上抛出发现地球上第二个“人”的消息,并上传了偷拍的那个“人”的正面照片。这在动物界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新闻于 2 0 0 2年 1月 2 3日揭晓 ,我校早期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舒德干教授关于早期生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入选 ,这是舒德干教授继 1 999年之后又一重要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 0 0 1年 1 1月 2 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舒德干教授等人完成的早期生命研究领域又一突破性成果——《中国澄江化石库中发现新的后口动物门》论文 ,并将这一奇特的绝灭类群命名为“古虫动物门”。“古虫动物门”目前已知至少应包括 4个属——西大动物、古虫、园口虫以及新近创立的地大动物 ,它们广泛地分布于我…  相似文献   

16.
已有的科学证据表明,38亿年前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就有了原始生命的存在。然而,自38亿年原始生命的开始到5.2亿年的寒武纪复杂生命动物大量出现,生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直到距今7.5亿到5.2亿年的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地球才完成了从没有可见生命的荒芜状态向生物繁茂的现代蓝色星球状态的转变。在地球历史上这一非常关键的转折发展时期内,动物在地球上首次出现,其复杂的多样性(相当门一级分类水平)在寒武纪早期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甚至超过现代的水平,这一快速的生命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寒武纪大爆发与生命起源、智…  相似文献   

17.
近日,从教育部和省政府传来喜讯,2008年度我校有3项重大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莫,其中地质学系张兴亮教授等完成的“后生动物门类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王尧宇教授等完成的“多功能配位聚合物的构筑、性能、构效关系及应用研究”和地质学系赖绍聪教授等完成的“青藏高原北部岩浆作用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在他的著作《道德经》中精辟地论述了他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的理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暂且放下这句话与宇宙大爆炸理论之间的碰撞和千丝万缕的联系,单从生命的角度来看,今天地球上那些或走或飞或游泳,或者站在阳光下勤勤恳恳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确实都来自最初的那一个细胞,可谓“一生万物”。  相似文献   

19.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北京自然博物馆新古生物陈列终于与观众见面了,它由“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无脊椎动物的繁荣”、“恐龙的演化”、“哺乳动物的演化”四个展厅组成。走近生命起源展厅,蓝色的装饰告诉我们大海是生命的摇篮。在入口处可以见到一只奇怪的动物在空中游弋,可是当观众走进一些想仔细看个究竟的时候,却只见一道白光闪烁,奇怪的动物不见了!其实,这是古生物陈列新增加的虚幻影像。在空中飘忽不定的奇怪动物叫做奇虾,是生活在5亿3千万年前的节肢动物,最大的奇虾可达到2米长。要知道,那时候其他的动物平均长只有几毫米到几厘米。…  相似文献   

20.
面向二十一世纪实验动物科学发展专题报告与研讨会于 4月 7日 -1 1日在江苏省扬州市隆重召开 ,来自国内外的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以及实验动物管理专家共 1 55人出席了会议。扬州大学校长顾铭洪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预祝大会成功。中国农科院寄生虫研究所实验动物界老前辈刘瑞三教授详细地报告了“上海实验动物事业的过去和将来” ,这也是我国实验动物事业的发展史。著名实验动物学学家钟品仁教授、孙靖教授、王楠田教授、方喜业教授、许文思院士、舒家模教授先后在会上讲话。中国基础医学科学院刘德培院士的“基因调控与转基因动物研究” ;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