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语言本身也是模因,通过各种媒体不断地复制和传播。语言模因是需要传播的信息,当代媒体则是信息传播最有效的载体。语言模因与当代媒体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当代媒体因日渐具有全媒体的特点而成为语言模因最有效的传播工具;语言模因也对当代媒体的发展壮大起着强大的助推作用,是不折不扣的“媒体推手”。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是近年讨论得非常热烈的一种理论。模因论认为文化传播的单位是模因,而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语言做为模因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和一种模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住。本文联系模因的相关理论,从语言的输入输出方式角度讨论大学英语教学一些可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仿照基因而得名,它指一些思想或观念通过人类文化加以散播,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从三个层面分析了语码转换的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形式: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以及通过交际和交流而形成的语言模因。模因论在语言研究中大有用武之地,它在语言的社会演化和语言交际中所起的作用更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4.
孔昱 《科技资讯》2010,(9):213-213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文章从模因论三个维度分析了语码转换中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形式及其在语言中的运用。模因论在语言的社会演化和语言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5.
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淘宝体”这一语言模因的传播途径、表述方式和传播趋势,指出了“淘宝体”的3个特点:网络是人们跟风模仿、进行模因传播的极佳媒介;在网络文化中,简单化娱乐化的表述方式更易传播、蔓延;语言模因的流行受到其语用功能的限制.模因论为网络语言文化传播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解读思路.  相似文献   

6.
许莎莎 《科技信息》2013,(26):84-85
模因对广告语的复制与传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模因论运用到广告语言研究当中,从复制、传播、语境三个角度分析语言模因在广告中的实际应用,为人们打造广告语中的强势模因及发掘广告文化中的内在规律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模因论是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化进化新理论,它给了语言学全新的研究视角。语言模因是模因论在语言领域的表达方式,它能够更好的解释一些语言现象,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复制性与传播性将为人类语言宝库带来更为丰富的内容。从语言模因现象展开进一步的认知及探索,主要探讨语言模因的概念、特性以及针对语言模因现象最终形成的相关观念,即注意观、记忆观、经验观和传播观,最后指出语言模因现象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开展下去的巨大动力,人类应该克服成为模因机器的困惑,真正成为模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王劫丹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8):78-79,69
本文从语用顺应论出发,着重分析了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模因现象以及广告模因如何顺应认知,情感和文化来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实现广告的商业和社会效应。因此语言顺应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广告语言,还可以帮助我们摸索出一些广告语言创作的基本原则,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广告创作进行研究,也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杨卫红 《科技信息》2012,(33):545-546
本文结合网络造句运动的两个案例,借用语言模因论,首先对网络造句运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网络造句运动使原本普通的语言模式因大量复制而具有了模因性,从而创造了网络流行语。然而,这种流行语能否保持模因性,则取决于后网络造句阶段的传播。在此情况下,语言模因既有可能因被反复精确复制而得以维持长久,亦有可能因模因的变异而被消解。从语言模式传播的整个过程来看,网络造句运动起到了桥梁和杠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模因(meme)是文化传递单位,它的核心是模仿.模因有复制保真度、多产性和长久性三个特点,模因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同化、记忆、表达、传输四个阶段.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可以是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即基因型语言模因;或者是形式相同、内容各异,即表现型语言模因.根据对模因生命周期及语言模因复制传播方式的分析,可发现语言模因对英语口语、写作、阅读、词汇教学都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杨柠泽 《科技信息》2011,(18):I0128-I0128
模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分析广告语言,它的四个复制周期为我们详细剖析了语言复制传播的本质。本文着重分析了广告语言模因的特征,并总结为三大类。本文通过模因的视角。分析广告语言,为广告语言的设计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模因作为一种文化信息单位像基因一样得到传播,由基因而得名,是语言的载体,靠模仿、复制语言而进行传播。本文以模因论为基础,分析了当今流行的网络语言中的模因现象,旨在对研究网络交际时代的言语特征研究会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模因作为文化基因之一,主要通过模仿而传播。语言是说话和传达思想的工具,是模因的载体,在语言模因的广泛复制和传播过程中,总是显示出变异现象。在发生变异的语言要素中,词语的变异是最典型和鲜明的。新的语言现象往往是基于模因变异,形成强势模因的结果。从语言文化模因的视角,来观察语言传播和变异现象,解析发生变异的依据和规律,不仅有助于从新的视角探寻语言的发展规律和进化趋势,而且为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语言学习方法提供新的理据。  相似文献   

14.
熊晓灿 《科技信息》2012,(34):I0234-I0234
模因论是语用学领域日渐兴起的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模因是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模因的复制、模仿和传播使得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模因自身的特点和生命周期的特性对英语教学具有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模因论将人类文化发展和传承类比于基因的复制、传播,甚至是变异。网络语言的发展和变化正体现了语言模因的自然选择过程。网络语言的传播和流行是语言模因适应信息时代语言交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模因理论(Memetics)认为模因和语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主要寓于语言之中。语言模因的概念不仅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而且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练习,以此提高学生英语习得水平。  相似文献   

17.
模因论揭示出了语言传播与发展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规律为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将阅读与写作相融合,同时结合商务英语写作特点,强化商务英语写作模因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过程。基于模因论的"读写一体化"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商务书面交际。  相似文献   

18.
模因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理论基础上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被认为是连接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的桥梁,既有生物基础,也有文化表象.语言模因在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进步、发展多元文化和吸纳外国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高速运转的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交流的日益普及,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基于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视角。以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对网络语言变异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阐述,认为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是语言模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模因在手机短信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短信语言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我们介绍了模因的概念,模因的周期理论,说明名人名言、诗词名句、流行事物等模因在短信中成功复制和传播的原因,然后重点分析了表现型(phenotype)的短信模因。我们以模因论为基础,通过对短信中的模因现象的探析,为人们短信写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也为手机短信的研究开辟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