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阐述了行为识别的基本过程.将前景序列进行归一化后,采用二维主成分分析方法(2DPCA)降维进行特征提取,利用连续隐马尔科夫模型(CHMM)建模,对行为有效分类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的识别率可以达到95%.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通过三帧差分法,可以从视频图像中提取出运动目标的轮廓.通过三帧差分法分别对人体正常行走和人体摔倒两种行为进行检测,提取出人体在两种行为的运动过程中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改进Hu矩不变性的人体异常行为识别算法,对人正常行走和摔倒两种行为进行识别.正常行走是正常行为,摔倒则为异常行为.实验证明,该方法对在本研究的实验环境下的正常行走和摔倒两种行为识别率很高,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不变量特征和关联向量机(RVM)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提取人体关节点运动产生的轨迹代表人体动作行为的非线性系统,利用 C-C方法估计时延并且得到由每条运动轨迹重构的相空间维数,并从重构的相空间提取代表人体行为的混沌不变量,利用RVM算法识别人体行为.在KTH,Weizmann及ballet 数据库中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平均正确率达92.1%.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于独立子空间分析(ISA)模型与神经网络理论形成的ISA深度网络模型特征提取方法,并结合数据预处理方法、K-means聚类方法以及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等实现对视频人体行为的分类识别.将本研究方法应用到Hollywood2人体行为数据集上进行人体行为识别实验,并与其他常用人体行为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研究方法在人体行为分类识别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人体行为识别是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极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应用局部线性嵌入的流行学习方法 LLE进行人体行为识别成为研究热点.但是传统LLE要求采集密集样本点,且要求样本点分布平滑均匀,而人体运动样本数据往往分布稀疏,无法满足LLE对样本点的要求.本文提出的基于全局距离的自适应LLE采用具有全局因子的距离计算方法确定近邻,缩短分布稀疏的样本点的相对距离,使样本点变得紧凑.同时加入全局因子可以使分布距离差异较大,分布不均匀的样本点重新布局,整体变得平滑均匀,有效克服了传统LLE的缺点.另外,该方法改进了传统LLE确定嵌入维度的过程.通过计算输入空间样本欧氏距离与嵌入空间样本欧氏距离的残差来评估嵌入维度,自适应确定人体动作流形的本质维度.改进后的方法应用于光学动作捕捉数据实现人体行为识别,比传统LLE提高了计算性能,并获得了更高的人体行为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传统人体行为识别基于人工设计特征方法涉及的环节多,具有时间开销大,算法难以整体调优的缺点。以深度视频为研究对象,构建了3维卷积深度神经网络自动学习人体行为的时空特征,使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人体行为的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取人体行为的潜在特征,不但在MSR-Action3D数据集上能够获得与当前最好方法一致的识别效果,在UTKinect-Action3D数据集也能够获得与基准项目相当的识别效果。本方法的优势是不需要人工提取特征,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构成一个端到端的完整闭环系统,方法更加简单。同时,研究方法也验证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使用MSR-Action3D数据集训练的模型直接应用于UTKinect-Action3D数据集上行为的分类识别,同样获得了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隐条件随机场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首先,通过目标检测和目标跟踪提取图像序列中人体所在时空区域;其次,提取人体区域的 Gist 特征作为人体行为视觉描述子;最后,利用隐条件随机场模型对人体行为进行建模和识别。通过大规模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行为特征库的木马检测模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木马检测的主流技术主要是特征码检测技术,而该技术提取特征码滞后,无法检测未知新型木马.为了更好的检测新型木马,详细归纳总结木马的行为特征,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取木马通适性行为特征,构建木马行为特征库,设计了基于行为特征库的木马检测模型,并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判断木马程序.通过实验证明此模型可以对可疑程序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较准确地识别木马程序.该检测模型是对基于特征码检测技术的强有力补充,在新型木马不断涌现的今天,基于木马行为特征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行为识别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特征提取与分类器相结合,故特征提取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最终识 别效果。与静态图像物体识别相比,视频中人体行为识别特征提取更易受到动态背景、采集设备运动、视角和 光照等因素影响人体,从而对研究人员的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为此,综合了近几年对行为识别特征提取系 统分类和不同类型行为识别特征提取方法以及常用行为识别数据库等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目前研究 难点,阐述了与未来可能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智慧城市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其中视频监控系统越来越智能化是信息技术逐渐成熟的必然结果 .人体行为识别是智能安防监控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大量的边缘监控设备产生了井喷式图像视频数据,传统单一的云计算模式已无法全面有效地应对海量数据的计算与处理.提出一种大数据驱动下采用边云协同计算的人体行为识别机制,将以往中心化的计算扩展为边缘、云端协同处理.首先,在边缘节点N0对视频进行相似帧去除的预处理并对提取的骨架序列进行多层次表示,然后云端对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Net,STGCN)模型进行训练并将其部署至边缘节点N1~Nm,边缘节点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完成行为识别任务并将结果上传至云端进行融合得出最终行为类别.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案能有效减少以往中心化计算的网络传输量及云端存储压力问题,且边云协同的优势使得模型识别的准确率稳定提升了2.2%以上.  相似文献   

11.
针对ViBe (Visual Background extractor)算法在目标检测过程中易产生鬼影问题和检测目标不完整问题,从ViBe算法处理过程的主要阶段出发,提出一种全新的ViBe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在模型初始化阶段,利用前m帧视频序列对应像素点的均值构建背景模型,同时将原算法的8邻域改为24邻域进行样本选取以及动态调整匹配半径;然后,在目标检测阶段,引入最大类间方差法来计算当前图像帧的最佳分割阈值,进而对前景像素进行二次判别;其次,在背景模型更新阶段,根据背景变化快慢程度动态地调整更新因子;最后,对获得的前景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得到最终的前景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ViBe算法使鬼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目标检测的准确度和完整度也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abor小波纹理特征分析和阴影参数模型颜色分析的阴影检测算法.首先,建立背景的混合高斯分布模型,通过对特定帧的颜色分析建立阴影参数模型.对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帧,首先通过差分法提取出前景区域,然后通过Gabor小波滤波的方法,对背景和前景图中的相同小区域进行纹理特征分析,比较特征向量的距离,以判断潜在的阴影点.然后,通过阴影参数模型对这些潜在的阴影点进行颜色分析,并通过连通区域标记,形态学运算,FPR(去除假阴影)分析等方法,找出真正的阴影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较高的阴影检测率和物体检测率,可以满足实时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光线变化时现有前景检测方法易将背景检测为运动目标、形成大片阴影的问题,本文利用帧差法对光线变化的不敏感性,对基于ViBe的背景建模、前景检测算法进行改进。结合帧间差分的ViBe前景检测方法包括背景初始化、背景模型更新及后期图像处理三个模块。该方法在更新背景模型时,加入了帧间差分判别多阈值比较,并依据帧间差分的结果对背景更新率进行动态调整,最后对背景建模后的检测结果进行形态学处理,针对大的噪点进行轮廓提取及判定,最终检测出运动目标。针对不同条件下监控视频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初始化速度快、实时性好,有效地抑制了由于光线干扰形成的大片鬼影区域。  相似文献   

14.
基于视频流的运动人体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对称帧间差分与背景减除相结合的运动目标检测和自适应背景更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背景模型,采用帧间差分法将当前帧图像分别与其相邻两帧图像相比较得到运动目标前景部分,并将三帧中变化率小于某一阈值的像素点以一定的更新率实时更新到背景模型中.同时,采用背景减除法对所建立的背景模型进行前景提取,将两种方法所获得的前景图像进行融合,再通过数学形态学运算去除噪声及小面积非人体运动部分,最终得到完整可靠的运动人体二值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高效,能很好地克服光线的影响,提高监控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A multiscale foreground detec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segment moving objects from a stationary background. The algorithm is based on a fixed-mesh-based contour model, which starts at the bounding box of the difference map between an input image and its background and ends at a final contour.An adaptive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to calculate an appropriate energy threshold to control the contours to identify the foreground silhouette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more successfully ignor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image noise to obtain an accurate foreground map than other foreground detection algorithms. Most shadow pixels are also eliminated by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定位的背景建模方法,通过对视频序列中运动目标的位置进行预估,将前景点与背景点初步分离,进而构建背景模型,有效避免了传统时间平均法构造背景时产生的前景目标与背景混合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预先存储背景图像即可实现场景中运动目标的提取与跟踪,弥补了传统背景差法需要事先提供背景帧以及对背景变化缺乏适应性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当前无线多媒体网络容易受到低频干扰,传统不良视频检测算法无法有效去除干扰,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无线多媒体网络中不良视频检测算法。为了使运动矢量平滑,通过向量中值滤波技术对其施行处理。为了避免因摄像头位置变动造成的干扰,采用平均值法对视频进行进一步处理。在无线多媒体网络视频序列时间轴中,将局部光问题转换成关键帧识别问题。在获得关键帧的基础之上,通过HIS模型快速准确地实现肤色部分的提取,判断检测视频是否为不良视频。经实验验证,所提算法检测精度高、结果可靠,且开销小。  相似文献   

18.
针对灯光和背景的亮度不同,通过HSI空阃提取亮度信息,使用自动阈值对光源和运动目标进行区分,降低因光源变化而产生的运动目标误检.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显著提高运动目标检测在有光源影响下的准确性,减少将背景误判为前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针对前景检测中的光照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背景模型的快速鲁棒前景检测算法.通过建立简单的快慢双背景模型,提高前景检测的效率.结合视频时间感知信息和光照补偿措施,增强算法对光照变化的鲁棒性,提高前景检测精度.在具有光照变化的公开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不仅对光照变化有较强的鲁棒性,同时,具有极快的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监控视频中人体异常行为识别的实时性和准确率,提出了基于运动特征的人体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利用分块更新的背景差法从图像中提取出完整的人体轮廓,通过区域关联结合颜色直方图实现人体目标跟踪,解决了非线性运动时漏跟和误跟的问题。通过人体运动轨迹、运动姿态及运动时间3个参数,对人的5种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能实时地对人体进行检测和跟踪,还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异常行为,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