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HAT/两级BAF处理中药综合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处理工艺及废水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水解酸化(HAT)-两级曝气生物滤池(BAF)对衡阳中药厂综合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并用活性炭对生化处理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结果表明,22天可完成生物膜培养,水解酸化可较大地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系统水力停留时间(HRT)从12 h增至28 h时,污染物去除率提高,出水水质变好.当HRT为24 h,进水COD、BOD、SS和色度为1600 mg.L-1、780 mg.L-1、275 mg.L-1和270倍时,BAFII出水分别为91 mg.L-1、20 mg.L-1、65 mg.L-1和70倍,相应的去除率为94.3%、97.4%、76.4%、74.1%,出水达到GB8978-1996二级标准,活性柱出水可达到回用.水解酸化-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类似中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2.
微波无极紫外光氧化处理印染终端废水回用中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微波无极紫外光氧化反应器对印染厂二级物化处理后终端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回用中试试验。运行结果表明,废水的色度去除率达到100%,CODCr去除率达到73%。连续运行1200h,出水水质稳定并达到印染厂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上向流厌氧污泥过滤反应器及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内投加固定化脱色菌处理山西针织印染厂印染废水的新工艺。其结果提高了处理效率,改善了出水水质,化学耗氧量总去除率达92%,色度总去除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造纸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后出水的水质,采用混凝技术对该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pH值、混凝剂和絮凝剂种类及投加量等对处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运行参数: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140mg/L,pH值为8,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29.1%和60%;复合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最优投加量为2mg/L,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35.7%和67.1%;复合脱色剂最优投加量为4mg/L,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44.1%和77.2%。最终出水COD和色度达到了造纸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为混凝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煤液化行业发展现状,对煤直接液化过程中的产排污节点以及产生的四股主要废水高浓度废水、低浓度废水、含盐废水、催化剂制备废水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比选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超滤(UF)+反渗透(RO)组合工艺对A/O生化处理后的煤液化高浓度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回用,结果表明,该工艺的使用解决了煤液化高浓度污水难生物降解和回用的难题,原水经MBR系统处理后出水COD平均值为21mg/L,氨氮仅为1.1mg/L,MBR系统出水进一步利用UF+RO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出水COD平均值1.68mg/L,TOC平均浓度为0.25mg/L,电导率为34.1μs/cm。系统出水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和回用作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的水质标准,极大的提高了煤液化污水的回用率,使得平均污水回用率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6.
针对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回用的技术难题,以某公司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组合技术为研究对象,优化了生物处理技术和工艺,确定了核心处理设备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了处理后出水用作锅炉补充水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其经济性.工程实践证明,废水中NH3-N、酚、悬浮物、硫化物等总脱除率均超过99%,CODcr脱除率超过98%,能有效处理焦化废水,出水水质达到锅炉用水质量标准,实现了废水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仍需深度处理才能实现回用.将自制的具有反应性能的有机-无机复配絮凝剂和兼具絮凝与氧化性能的无机复合絮凝剂,分别采用絮体回用方式多批次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可将废水色度降至10倍,并使絮凝剂的投加量和絮凝产泥量比传统絮凝方式减少50%,对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效果比传统絮凝方式提升5%—10%,絮体回用次数可达10次.有机-无机复配絮凝剂复配粉末活性炭后,采用絮体回用方式处理印染生化出水,可使絮凝剂投加量和絮凝产泥量再减少50%,絮体回用次数可达15次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河北某印染企业的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催化-生化组合工艺探索了印染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通过实验优化了电催化预处理工艺:槽电压3V,处理时长60min,有效电极工作面积与处理废水体积数值之比为1∶6时,废水的CODCr去除率达44.8%。以该工艺对印染废水预处理,可将BOD5与CODCr之比由0.27提高到0.48,使其生化性显著提高。再配合活性污泥(SBR)生化法进行深度降解后,出水水质可达循环冷却水水质要求,可直接作为循环冷却水回用,实现印染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9.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应用于城市污水回用中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中试规模的(处理水量为1.5t/h)缺氧-好氧(anoxic-oxic process,A/O)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处理回用城市污水.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对氨氮(NH3N)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出水COD的质量浓度小于20 mg/L、NH3-N的质量浓度小于1 mg/L,浊度小于0.1 NTU,且无色、无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及大肠杆菌检出,系统出水水质完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0.
使用铁铝碳为基础材料制成新型微电解材料,以聚乙烯醇(PVA)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筛选出最佳处理工艺参数为:在曝气条件下,反应时间60 min、进水pH为5、材料一次投加量465 g/L。通过处理实际退浆废水,比较了此新型微电解材料与市售产品的性能,新型微电解材料出水的COD_(Cr)和PVA去除率分别为48.7%和36.7%,BOD_5/COD_(Cr)为0.32;而市售材料出水的COD_(Cr)和PVA去除率仅为15.3%和11.7%,BOD_5/COD_(Cr)为0.19。采用混凝和微电解技术预处理实际退浆废水,再联合活性污泥法处理后,最终出水COD_(Cr)去除率为85.4%,PVA去除率为66.2%.  相似文献   

11.
根据邯郸市洗车废水的水质特点,研发了一套处理能力为1m~3/h的废水处理与回用系统,并分析了该系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中水回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水资源紧缺现状的阐述,论述了中水回用的目的、水质要求、中水水源、中水系统、中水处理工艺等,提出了制约中水回用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水质及回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缺水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生活污水作为第二水源回用极为迫切.分析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出水水质及其回用情况.实验中试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于中国建设部部标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可直接用于城市绿化、冲厕、扫除及洗车.具有良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通过对我国目前水资源储量,需水概况,指出我国水资源态势的严重性。我国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因素是地面径流量日益减少,盲目超量开采地下水,用水浪费及水体严重污染。提出污水回用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能性。并针对目前我国水处理工作的艰巨性,提出今后工业废水的处理必须遵循工业生产的循环经济原则,提高城市污水的无害化处理率;开发水处理新工艺从而降低水处理费用,并且进一步完善水处理理论科学。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回用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污水回用的时代背景,回用对象,措施及经济性,作了简要的分析论述,特别阐明进行污水回用应该首先制定全市污水回用规划;分区集中回供,分质供水,对于用水量不大且较分散的用户,可考虑用水罐车代替回供水管系;对于建筑中水,只能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发展,如用于远离城市的边远,孤立区域及未纳入总体集中回用规划的新建住宅小区等,而不应不分条件地普遍推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与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发达国家污水处理与利用的新进展.分析了我国水环境面临的严峻现实及污水处理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形成水的健康良性循环是保护与恢复城市水环境的有效途径;认为城市污水处理与利用规划设计要打破传统设计规则,合理划分排水分区,充分考虑再生水回用,科学地确定污水厂厂址与数量,选择适合我国各地实情的工艺流程,优先选用合格的国产污水处理设备,预留污水厂分期发展的空间,新建城市道路应预敷再生水回用管线.以珠江三角洲开发区为例,探讨了城市新区污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参21.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复合型零排放方法.即通过回用、再生回用、再生循环实施的废水最小化来确定系统中最小新鲜水耗量,然后采用分布式废水治理系统,利用常规治理方法使废水达到深度治理要求的进口浓度.深度治理产生足够品质的水通过再生循环可满足新鲜水使用过程的用水要求.实例证明了废水零排放的可能性和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国内外污水回用的现状,介绍了污水可回用的领域及回用技术,展望了城市污水回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城市污水回用规划方案设计,提出一种进行多水源与多用户之间配水方案优化的方法。通过识别影响污水回用的城市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构建了全面反映污水回用资源和环境效益的非线性优化模型。城市水资源缺口、对地下水开采的替代量、污染物的削减量和排放下游的生态用水量是影响污水回用的关键因素。该模型能够通过设定不同的决策目标来设计不同的回用情景。对邯郸市的计算实例进行了模型应用。应用结果体现了污水回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将膜工艺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结合对精对苯二甲酸生产污水进行了深度处理.基本工况为超滤系统采用全量过滤方式,内压式超滤运行通量稳定在40—60L·m^-2·h^-1,低污染反渗透膜运行通量稳定在15~20L·m^-·h^-1,系统回收率为70%.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精对苯二甲酸达标废水深度回用处理运行稳定,产水水质可靠.经深度处理的污水的各项指标满足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