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欲望、需要、情感、意志、信仰等对社会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负面效应。在现实中强化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抑制、弱化其消极作用,我们必须坚持以理性为主导、理性与非理性在社会活动中的辨证统一关系;努力使人的非理性因素顺应、契合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维护、努力实现先进阶级的欲望和需求;加强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精神发展史中,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作用及其对主体认识的影响孰轻孰重的争论绵延至今,一度出现很尖锐的对立。西方哲学史中非理性观的发展及评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理性与非理性关系及作用准确、科学的定性为我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非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的作用和影响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非理性因素是凸现在当今高校大学德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非理性因素具有二重作用,德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弱化和防止非理性消极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强化非理性的积极作用,预防非理性因素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一系列非理性教育手段发展学生的直觉和想象、情感和意志、信念和信仰等非理性因素,促进其逻辑认识能力、逻辑实践能力等理性因素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鲍克伟 《甘肃科技》2011,27(3):85-86,90
通过对项目管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分析并对其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项目决策者及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到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并运用相应手段有效地提高非理性因素对项目管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的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现代非理性主义对非理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研究上各自存在的误区,极大地影响着当代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从根本上克服它们的偏弊,本文从唯物史观角度对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完整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非理性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具有辨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邹步云 《科技信息》2011,(21):I0220-I0221
本文从德育理论和现实出发,指出重视学生非理性因素的双重作用进而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是德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中,图书馆要重视非理性因素对图书馆员的影响,积极发挥其非理性因素的正面效应,消除其非理性因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周晓林,男,博士,教授,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管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任国内外多家学术刊物副主编或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认知与实验社会心理学、决策与神经经济学、语言认知、注意选择与执行控  相似文献   

10.
摘要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原理表明,非理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显得非常重要。要真正发挥非理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但要注重非理性的剖析,还要注重非理性的引导和发挥。只有这样,才能从技术性上和可操作上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增强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网球竞技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等客观条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运动员的精神状态,包括意志、情绪、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论文研究和分析这些因素在网球竞赛中的作用,对于认识和掌握网球竞技运动的发展规律,提高我国网球运动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心理学体系的发展讨论了行商概念提出的必要性,说明脑科学的发展从实验与理论为行商概念提供了基础,并论述了行商的理论价值和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风是人的内在本质的自然流露,是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的辩证统一,表现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作风的实质在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变迁。一个人的世界观总是由不同类型的世界观所构成。世界观的多样性有其客观根据和主观根据。从客观方面来说,人们面对的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世界,其本质的展开也是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来说,人的精神系统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对立统一,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相互交织,对作风的形成、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类精神的内在本质应该同时包括理性和非理性,二者的融合与相异存在于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一个社会要想获得合理的发展,必须同时注重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理性。当理性走上了巅峰,也就到了它陨落的时刻,世界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再也不能忽视非理性因素需要和欲望等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当然,它的负面影响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非理性因素是促使许多领导干部走上犯罪道路的最早诱因,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非理性因素的积极引导,力争在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人的非理性能力在人的创造性认识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非理性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开展创新教育,要改变传统的只重知识、智力和理性因素的观念,从课程结构、评价体系、个性品质养成、科研创新实践等途径去培养人的非理性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从而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非理性购买行为现象非常普遍,但关于非理性购买决策的定义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心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类非理性决策的现实,对规范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挑战,动摇了效用最大化公理,它用实验方法证明现实生活中的人如何做出经济决策,使经济学恢复它本来的面目。基于规范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中关于“人性”假说的对比研究,发现非理性购买决策是指人们在购买过程中依靠直觉或情感、违反效用最大化、偏好不一致和非完全自利的判断与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各项技术活动不仅是理性活动的结果,而且也渗透着技术主体——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承认技术应用除了有理性因素的成分外,还有着非理性的成分,这将有助于克服纯粹技术理性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认为,认知领域是智力活动的因素,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情感领域是非智力活动的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性格、意志等。成才的过程正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前苏联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地上。”情感因素是学习的“动力系统”,对智力发展起着促进和调节作用,不可漠视。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审视当代女大学生现有的压力基本特征的研究现状:由于对女大学生压力基本特征研究的起步时间较短,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认知因素在压力基本特征中应有的作用,使用的量表并不适用于主流大学生,量表的测量对象过于狭隘和本土化等问题不足.在摒弃这些不足的研究中,采用新的研究视角,重视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在大学生中的认知、心理压力感等方面的调适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女大学生的压力基本特征,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