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可  张学亮 《科技信息》2009,(33):170-170
大学生恋爱观的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甚至会影响社会、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本文通过对新时期艺术类大学生的恋爱观特点的分析,探讨其恋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促进成长。  相似文献   

2.
艺术类大学生不但具备当代大学生的普遍共性,更多的存在鲜明的个性,这决定了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鲜明的特色.新时期下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声是我们面临着新课题和新挑战.如何搞好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教育,本文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陈妍 《科技咨询导报》2010,(4):235-235,237
在了解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艺术类大学生共性心理特征的成因,并根据其心理特点与成因分析,提出有效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主要包括艺术类大学生与非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区别,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点形成的因素分析,有效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等。  相似文献   

4.
王慧磊  迟晓丽  刘洁 《科技信息》2011,(27):I0134-I0134,I0146
本文从专业教育、艺术类大学生整体特点、就业现状三方面探讨了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各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更好地开展艺术类大学生,特别是工科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广大思政工作者面临的突出问题.结合网络媒体的即时性、时尚性、前瞻性、互动性的特点,融入全员育人、实践育人的工作理念,倡导立德树人之风,加强管理,强化思想疏导,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探索和创新思政工作新方法,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以看待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待艺术类大学生,认为艺术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个性和行为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不乏存在诸多偏见与误解。本文通过辨析公众眼中艺术家和艺术类大学生形象,以期正确看待艺术类大学生的形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塑造艺术类大学生良好形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艺术类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形成了该专业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以问卷法的方式对艺术类240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质及二者的关系所进行的调查,在测量结果的基础上寻找造成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的原因,提出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以便为对艺术类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教学比较特殊,但是不可忽视。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普遍较弱,本文试图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借助Dornyei提出的外语学习动机的三层面框架,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和维系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许婕  史秉玉 《科技信息》2010,(22):I0347-I0347
"艺术类学生难管理",这是许多从事艺术类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心声。本文针对高校艺术类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探讨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对策,以增强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艺术类课程教育是普通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教育以普及性为基础,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应该遵循大众化、普及性,而不应该盲目追求高起点、高水平;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其与高校普遍开展的其他文艺活动之间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切实发挥艺术类课程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艺术类大学生具备不同的心理特征,作为从事艺术设计类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中研究把握规律,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研究采用现在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编制的开放式问卷进行心理测试和问卷调查.在调查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郭曼 《科技信息》2010,(36):I0299-I0299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视频教学可以在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发挥优势。通过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视频可以有效提高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效果,指引他们形成适合艺术专业的英语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3.
作为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分析和探讨体育艺术类选项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用和影响,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改革提供新视角.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合POMS心境状态量表,对50名2015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得出相关结论:体育艺术类选项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不同的体育艺术类选项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项目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钊旭 《科技信息》2012,(5):286-286,296
高校中的艺术类大学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研究和探讨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已成为高校党组织一个不容忽视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出发,从思想状况、心理和文化素质三个方面分析了艺术类大学生所具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艺术类大学生党员的立体培养模式,并针对其特点进一步提出了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伟 《科技信息》2010,(21):276-276,357
加强和改进艺术类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确保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艺术类高职思想政治课教育现状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艺术类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具有鲜明艺术类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于跃 《当代地方科技》2010,(20):138-138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艺术类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普及开来。针对非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和学生的突出特点,高校对艺术类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也出现的新特点。因此,对艺术类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艺术类高职新生步入大学初期,在心态、学习、校园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状况,而当前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着教育时间短促化、教育方式单一化、教育内容共性化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本文以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160名艺术生为调查访谈对象,力图揭示艺术类高职新生的大学适应状况,并从不同的主体出发探析构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8.
艺术类大学生气质特征的显著表现是:认知过程的感性色彩浓厚、有很强的自负感、叛逆心理突出、恋爱观充斥理想主义色彩。这些特征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诸多困境,典型的有学生人格不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切入点难以抉择以及恋爱观的不成熟。应从塑造健全人格、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树立健康恋爱观着手探寻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永军 《科技信息》2010,(33):192-192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所带来的持续大规模扩招,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增设和开办了艺术类专业,学生人数的增长与学生素质的提高相差甚远,学生所表现的出来的既没有应试教育下的学生那样的知识感悟能力.也没有达到所期望的人口素质。因此对于艺术类大学生行为方式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总体素质,向社会输送高水平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高校专业设置的全面化,艺术类专业开始在综合类、理工类大学出现,从而也使得艺术类大学生的培养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由于“扩招”和毕业生处于买方市场的现实,加上艺术类学生本身的职业特点和个性特点,从而决定了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