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相容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2.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本文拟就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强调以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作为价值导向,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三个方面,来正确认识礼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见利思义、以义取利,利与义相统一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3.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本文拟就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强调以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作为价值导向,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三个方面,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见利思义、以义取利,利与义相统一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共性决定了功利伦理对人们的道德生活具有重大影响,但不能据此认为功利主义可以作为我国社会的道德原则.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决定的.它不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所必需,而且是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几个理论问题,认为在当前集体主义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统一体,这种集体主义的真实程度取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优劣,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创设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辩证统一的经济前提。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上有机统一了义利关系,着眼于全体人民利益,强调道德对经济的以作用;中观上要求企业通过“利创”达到“利己”,要求企业以种种道德行为树立形象,在市场的“形象竞争”中获得主动;微观则为个人全面发展、集体主义思想的自觉形式、道德的阶段性提升提供了可能;因此,是一种道德经济。这一认识,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明道德一体化地推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强调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受到冲击,以独立个体意识为核心的新道德观念逐渐形成。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统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道德体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和体制,对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乃至道德体系会产生重大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与其运作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法律思想条件共同作用于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及相应层次。市场经济机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应具备公正、平等的竞争道德;市场经济运作的社会主义经济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和互利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道德原则;市场经济运作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条件和意识形态规定其道德的特定内  相似文献   

9.
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批判地继承计划经济时代提倡的集体主义,合理地对其进行体系结构的调整和内容的更新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义务与谋求切身利益的关系:两者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所体现的最终经济利益是一致的,谋求个人切身利益是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义务的基石,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义务为谋求个人切身利益最大化提供伦理保证。  相似文献   

10.
经济与道德是互动的关系并最终达到目标和价值的统一,经济伦理学就是研究经济与道德二者关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新兴学科,是研究经济领域以及一切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利益关系并能以善恶进行评价的规范体系。经济伦理学在初创期主要应解决六大问题:经济伦理学的本质与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道德的扬弃;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经济伦理中的内在矛盾;经济伦理的基本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集体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人们价值观呈现多元化,集体主义出现了被弱化的倾向。在此背景下,我们一方面应研究新时期集体主义发展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也应更加理性地认识集体主义面临的问题,努力谋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发展的多元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孙涛 《科技信息》2008,(32):283-283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是我们坚持和提倡的价值导向,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而不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3.
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德育的耦合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德育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德育提出了新要求,德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加强德育,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要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新标杆为基础,要坚持利益原则把关注学生利益作为增强实效性的切入点,要遵循道德价值体系的层次性、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和主体性原则,努力建构从道德要求到道德追求的合理阶梯。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迅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及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原来为社会所普遍认同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能不能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一问题,从当前社会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所面临的难题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价值观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新的时代条件下应对集体主义的内涵作出新的诠释和补充等几个方面,从现实和理论的视角,展开了论证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分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界定道德与崇高道德入手,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行为主体的分析,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摆脱单一的善恶两分法的道德评价尺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进行分层,并对道德评价上的三层次:高尚-正当-卑劣作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如何根据不同层次要求处理好其内部各种关系.提出在当前随着改革深化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员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不断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7.
道德和法律的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法律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道德化两个方面展开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价值分析,道德和法律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构和发展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道德和法律的契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伦理学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山大学学报》1997,15(5):47-54
经济竿互动的关系并最终达到目标和价值的经济伦理学就是研究经济与道德二者、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兴学科,是研究经济领域以及一切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利益关系并能以善恶进行评价的规范体系。经济伦理学在初创期主要应解决六大问题,经济伦理学的本质与地位;市场经济与传统道德的扬弃;集体主义与个体利益的关系;经济伦理中的内在矛盾;经济伦理的基本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公民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体系区别于其他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根本之点.它是对现代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关系,及作为其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反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通过批判,吸收了以往道德原则中肯定性的成果,并从总体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从过去的分裂和对抗走向了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集体主义苻合人类历史的总趋势,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宣传和践履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时,应把握集体和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正确理解集体主义的基本要求,努力追求集体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