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科学世界》2015,(2):1
<正>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从历史发展看,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伴随着能源利用技术的革命。农业经济时代,薪柴等生物质能是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煤炭逐渐取代薪柴等生物质能,能源开始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9世纪到20世纪初,内燃机、电力两项革命性技术的诞生促使化石能源的需求量开始飞速上升。到21世纪初,石油、煤炭、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2.
运用超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2003—2012年中国20个玉米主产省(区)的技术效率,并分析了玉米生产的技术进步和要素替代问题。结果表明,近十年来,中国玉米生产几乎没有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在波动中有所提高,而且地区差异明显;防灾减灾、水利灌溉、耕地规模扩大和经营机制创新对效率提高具有正向作用。劳动力、机械、化肥对玉米单产的作用均为正值,但产出弹性的变动趋势不同,劳动力、化肥的产出弹性有降低趋势,机械的产出弹性趋升。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弹性有上升的趋势,2009年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种子对化肥的替代弹性表现不理想,且变动频繁。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进的三要素形式的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在原有的劳动和资本两要素投入中加入煤炭消耗这一要素,根据处理后得到的1991—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山西省生产函数模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得出各要素的产出弹性,进而计算出不同时期煤炭消耗对山西省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析计算结果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1978到2008年之间的GDP和总能源、煤炭、电力和石油的消费总量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计量方法检验了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内部的煤炭、电力和石油消费量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电力和石油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两两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总能源和煤炭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长期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总能源与煤炭消费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电力与石油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长期的因果关系。最后,文章对促进能源产业升级和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结合能源效率的内涵与特点,构建以能源消费总量、从业人数以及资本存量为投入指标,GDP和环境影响(非期望产出)为产出指标的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用超效率DEA方法建立了能源效率评价模型,并评价了2003—2010年我国30个省市的能源效率.运用Tobit模型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与能源效率负相关,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水平、进口依存度与能源效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英慧 《科学世界》2015,(2):12-41
<正>能源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谁掌握了先进的能源与技术,谁就有了发展的主动权。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从薪柴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再到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每一次变迁都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飞跃和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中国特高压技术的出现,使"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成为了现实,使"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成为中国能源和电力发展的新常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以及各组成部分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煤、石油、电力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与天然气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影响煤、石油、天然气的消费,与电力不存在直接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2010年世界探明化石能源储量天然气占21.1%,煤炭占54.78%,石油占24.12%,而同年的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为天然气占27.37%,煤炭占34.05%,石油占35.58%(2011年世界能源统计报告).可见煤炭的储采比远大于石油,将成为未来化石能源的主力.而我国化石能源探明储量比例约为煤96.14%,石油1.78%,天然气2.08%,而从消费角度看,近年来虽然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一半,而煤炭仍能占国内一次能源的70%左右.煤炭作为中国的主导化石能源是难以改变的.  相似文献   

9.
<正>天然气水合物存在于较深海域,具有储量大、埋藏浅、污染低等优点.初步勘探表明,天然气水合物所含甲烷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煤炭、石油全球储量的2倍,是重要的潜在替代能源.随着已探明油气可开采量的减少和消耗量的增加,世界各国,尤其是各能源短缺国家非常重视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发工作.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要满足商业化的要求,必须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经济高效的开采方法、灾害控制及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该研究选取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这五大主要矿产资源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构建2011年—2019年面板数据,基于两阶段DEA-BCC模型和Malmquist 指数模型对研究期内我国主要的矿产资源产业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和效率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及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科技成果产出效率远远高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矿产资源采选业各行业发展水平不高,I类产业分布缺乏;矿产资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技术效率带来的“拖累效应”,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存在显著的时序差异和“偏科”现象;矿产资源产业存在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现象,需要对其投入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高效产出.应从压减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营造良好产业技术创新氛围等方面促进矿产资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能源结构模型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能源结构为背景,通过引入竞争体制,建立了一个以煤占主导地位,多元化发展油气和其他能源资源的非线性模型.通过精确的证明,分析了系统的耗散性,求得三个平衡点,并对平衡点的稳定性、分岔等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证明了系统存在叉型分叉点和Hopf分岔点.通过分析江苏省油气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范围,提出相应的能源对策,得到过大或过小的油、气消费弹性系数都会导致能源结构系统不稳定.要实现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系统稳定的情况下,合理的增加油气的消费比例.  相似文献   

12.
客观评价重庆能源投入产出效益,探究环境污染、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能源结构优化,是当前重庆能源消耗走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重庆制定节能减排政策、能源发展战略和经济规划的重要基础。本文将能源投入和经济社会等产出因子科学分组,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DEA),通过构建的能源需求结构方程以及DEA模型,对重庆能源消费进行了一系列DEA实证研究,得到了重庆能源投入产出规模效率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获取了能源冗余投入(径向改进和松驰改进)值、规模效应值、综合技术效率值和纯技术效率值,确定了DEA弱有效、DEA强有效、DEA完全有效的生产前沿面,并在此基础上对2016—2020年重庆能源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成果可以为确定重庆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向、优化"十三五"重庆能源消费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管网余压资源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路径之一,压力能出力特性分析是支撑其高效利用的基础,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改善天然气管网运行经济性,提出考虑双重不确定性的天然气压力能出力特性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并联式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发电系统架构,并对其出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建立天然气网络模型及其各类负荷需求模型,并基于不确定性理论,构建考虑天然气流量与压力的双重不确定性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压力能出力?分析数学模型,并提出波动性指标对压力能出力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天然气压力能发电功率随膨胀机入口天然气流量、温度与压力增大而增大;②天然气压力能发电具有典型的时空特性与不确定性;③压力能发电波动性受时间尺度影响,时间尺度越大,波动性越强。  相似文献   

14.
构建长江经济带开放静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通过在标准CGE模型中加入碳排放和能源强度等式,模拟了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在价格变动情况下,对于区域宏观经济波动、产业部门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水平的影响.提出将能源价格作为区域发展战略之一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改善能源结构,稳定宏观经济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能源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动力和安全的基石。世界能源发展正处在由煤炭、油气向新能源第三次转换的新阶段,形成石油33%、天然气24%、煤炭28%、新能源15%"四分天下"新格局。中国正处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时代,"富煤但油气不足"的资源禀赋造就煤炭59%、石油19%、天然气8%、新能源14%的"一大三小"结构,需开展能源结构转型革命,迈向煤炭40%、油气31%、新能源29%"三足鼎立"新局面。中国石油工业正在由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发展,形成"常-非并举"格局,开展从单体圈闭"油气藏"到大面积"甜点区"的理论革命、从直井天然能量到水平缝网"人工油气藏"的技术革命、从人工作业到信息智能化低成本开发的管理革命、从能源政治到重塑能源新版图的战略革命。中国能源转型道路选择"减煤稳油增气、大力发展新能源"两大方向,面临煤炭清洁化利用、油气对外依存度攀升、新能源未来支柱产业不明朗"三大挑战",需布局煤炭、油气、新能源"三大战略领域",开展能源供给侧、能源消费侧、能源技术侧、能源体制侧"四大革命",把握现行国家政策、"一带一路"战略、新一轮油价回暖、天然气规模发展、新能源技术革命方向"五大机遇",完成中国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社会文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是驱动能源转型的两大动力,社会文明发展是内在动力,科学技术进步是根本动力,从传统化石能源向非化石新能源转型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燃气热泵系统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分析了家用燃气热泵系统对人类健康、生态品质和资源消耗三大类环境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气热泵系统在资源消耗方面的影响评价指标为5.18kPt,是人类健康评价指标的5倍,是生态品质评价指标的50倍.天然气使用的影响评价指标为6.08kPt,因此降低燃气热泵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冲击,应重点放在天然气使用环节.得到了燃气热泵系统生命周期评价中系统生产组装、天然气使用、废弃物回收处理3个环节对11项环境分类的影响比重.电力驱动与燃气驱动的热泵系统比较表明,电力消耗在人类健康、生态品质和资源消耗3个方面的影响均高于燃气消耗,电力消耗所产生的环境影响是燃气消耗的3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居民住宅建筑生活能耗差异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南北方10个城镇及农村居民建筑生活能耗进行全面调查, 利用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城乡用能水平与用能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筑使用能耗主要包括采暖能耗、降温能耗、照明能耗、家用电器能耗以及炊事能耗等5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 电力、天然气、标准煤是三大主要居住能源; 采暖、炊事以及家电是主要的能源消耗活动。城镇与农村能耗来源和用能结构存在差异,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能源是农村的3.2倍。城镇居民建筑用能以燃气和电力为主, 北方城镇燃气和电力分别占73%和20%, 南方城镇则分别占47%和23%; 农村居民建筑用能中, 电力和燃煤所占比例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实施节能优先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车用汽油替代燃料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排放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石化汽油、乙醇、甲醇、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等汽油替代燃料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排放评价模型,提出汽油替代燃料生命周期净能源外部成本指标,并进行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排放评价.结果表明,与汽油比较,乙醇、煤制甲醇的生命周期净能源外部成本升高,天然气制甲醇、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的生命周期净能源外部成本降低.从降低生命周期净能源成本角度出发,天然气制甲醇、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是优先选择的汽油替代燃料.  相似文献   

19.
以黑龙江省一次能源为研究对象,选取其1995~2014年一次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构建了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黑龙江省2015~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重构马尔科夫模型,预测黑龙江省2015~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模拟预测结果误差小,预测准确度良好。2015~2020年黑龙江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在9200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份额均有所降低,清洁能源占比呈增长趋势;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仍高达65.39%,清洁能源占比仍处于弱势。建议:降低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尤其是煤炭和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合理调整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消费理念,优先使用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20.
张静 《太原科技》2010,(9):77-79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消费,而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对煤炭消费量的深入研究以及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对1978—2008年中国GDP与煤炭消费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GDP与煤炭消费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二者之间的弹性系数对未来我国的煤炭消费量的预测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