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经过电解预处理的氨基乙酸生产废水进一步采用UASB-SBBR工艺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UASB启动阶段,接种高活性厌氧颗粒污泥后,在调节进水水质、合理控制进水COD质量浓度的条件下培养驯化,厌氧颗粒污泥能适应降解氨基乙酸废水水质,UASB的COD平均去除率达到60.8%;厌氧出水再经SBBR处理后,出水COD质量浓度可降低到150mg/L以下,COD平均去除率为96.1%;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低于25 mg/L。  相似文献   

2.
高盐度化学制药废水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蒸馏+铁炭内电解+絮凝"工艺对某制药企业排放的废水进行预处理。经过蒸馏脱盐后,综合废水盐度(质量分数,下同)由7.4%降至0.15%;再采用"铁炭内电解+絮凝"工艺进行处理,内电解试验最佳工艺条件:进水pH值为3.0、铁炭比为4∶1(体积比)、停留时间为6 h,COD去除率达到26.5%;絮凝试验最佳pH值为9.0,COD去除率达到1.5%。废水经过预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28.0%,出水COD质量浓度(下同)降至20 988 mg/L,ρ(BOD)5/ρ(COD)由0.28提高至0.41。预处理出水厌氧可生化性试验表明,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为9 000 mg/L左右时,容积负荷(COD)为1.0 kg/(m3.d),出水COD质量浓度降低至2 100 mg/L左右,COD去除率达到75.0%。说明该制药废水经过预处理后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难降解蒽醌染整废水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蒽醌染整废水的COD质量浓度ρ(COD)为750~850 mg.L-1,色度400~500倍,ρ(BOD5)/ρ(COD)为0.10~0.13,属难生化处理废水.采用微电解-Fenton试剂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该废水进行处理,研究探讨该处理过程各种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途径.当微电解柱铁炭体积比1∶1,进水pH值4.0,反应时间2.0 h,Al2(SO4)3投加量150 mg.L-1,助凝剂PAM投加量3 mg.L-1,沉淀时间30 min时,微电解-混凝沉淀处理出水的ρ(COD)为208~342 mg.L-1,ρ(BOD5)为17~30 mg.L-1,色度15~40倍;后续处理采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当FeSO4投加量200 mg.L-1,H2O2投加量100 mg.L-1,pH值5.0,反应时间30 min时,处理出水的ρ(COD)≤50 mg.L-1,ρ(BOD5)≤10 mg.L-1,色度≤20倍数.  相似文献   

4.
对内电解和混凝沉淀法预处理酵母废水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经两种方法预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BOD_5/COD)均有所提高,但混凝出水总铁浓度大于100 mg·L~(-1),可能会影响后续生物处理。预处理对后序厌氧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内电解处理后的废水厌氧处理效率(COD去除率81.9%)明显高于混凝处理(COD去除率72.8%),说明内电解处理能更有效地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探究内电解法在提高废水可生化性方面优于混凝沉淀法的可能原因,主要是内电解后生成的产物结构趋于简单化;分子量减小,而混凝沉淀出水中有机物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内电解预处理运行成本也低于混凝沉淀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电解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结合的工艺,处理皮革废水,考察连续运行的处理效果,并研究其生物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皮革废水经微电解预处理后,化学需氧量(COD)降低40%~60%;而经SBR处理后,最终出水的主要水质参数均达到污水排放二级标准.对SBR池中生物降解动力学分析表明,曝气阶段基质降解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高COD质量浓度进水的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28 h-1,可降解COD的质量浓度为1.218 g.L-1,COD可生化率为86.6%;而低COD质量浓度进水的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32 h-1,可降解COD的质量浓度为0.493 g.L-1,COD可生化率为82.0%.  相似文献   

6.
好氧法处理抗生素废水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分析3种好氧活性污泥法的试验结果,表明用SBR运行工艺处理土霉素、庆大霉素发酵废水可实现高进水浓度、高容积负荷的工程处理效果:处理工艺在连续曝气、连续进出水(即普通曝气法)条件下,COD平均去除率为79.5%(进水COD浓度537.4~663.1mg.L-1,平均出水COD为128.6mg.L-1);在间断曝气、曝气期内连续进水连续出水(即间断曝气法)条件下,COD平均去除率为72.7%(进水COD浓度537.4~1544.0mg.L-1,平均出水COD浓度为315.5mg.L-1);在间歇曝气、定时进水出水(即SBR法)试验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78.7%~88.4%(进水COD浓度1600~12000mg.L-1,出水COD浓度357.3~2500mg.L-1).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室温下运行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在加入工业金属加工产生的废弃物铁刨花前后对城镇污水处理效果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在加入铁刨花后,其出水水质得到显著提高,COD,SS的平均值分别从102,77 mg·L-1降为47,8 mg·L-1,色度、浊度平均值分别从12倍,15度降为9倍、11度,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GB 18918-2002).出水硫化物从18 mg·L-1减少至8 mg·L-1和SS的减少是出水COD得以降低的主要原因.铁刨花在UASB反应器中所形成Fe2 在控制出水硫化物、SS浓度,降低出水COD、色度、浊度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超声氧化-SBR法处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化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超声氧化-间歇式活性污泥(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SBR)法处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化工废水,分析了超声氧化工序中不同因素对废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的影响以及SBR工序的最佳处理时间.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值为613.5 mg·L-1、超声反应时间为40 min、H2O2(30%)加入量为6 mL·L-1时,超声氧化工序的废水COD去除率最高,达到45.7%;经超声氧化最佳工艺条件预处理的废水进入SBR反应器反应4 h,出水COD值为52.64 mg·L-1,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阳极等离子体电解处理高盐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了阳极等离子体产生的条件,以及废水中盐的浓度、苯酚的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废水中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苯酚质量浓度为0.2g·L-1,NaCl浓度为0.4mol·L-1的溶液中,施加90V槽电压,处理10min,苯酚的去除率达100%;处理20min,废水的COD值从0.464g·L-1降到0.010g·L-1,COD去除率可达97.8%.探讨了阳极等离子体电解处理高盐废水中苯酚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A/O-MBBR工艺处理制革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A/O-MBBR工艺对制革废水的进一步处理,考察了废水的有机物处理效果及氨氮(NH3-N)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填料填充比例为60%时,有机物的处理效果:随着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延长,COD去除率增加,当HRT达12 h时COD去除率达到92%;在HRT为12h时,随着进水COD质量浓度增加,COD去除率增加,在400 mg.L-1时达到95%,之后随COD质量浓度的继续增大其去除率有所下降。氨氮的处理效果:随着HRT的逐渐增大,氨氮质量浓度不断降低,在HRT为12 h时,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小于1.5 mg.L-1;氨氮去除率随进水COD质量浓度变大呈上升趋势,COD质量浓度在400 mg.L-1时氨氮去除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