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山核桃嫁接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核桃又称小胡桃、昌化山核桃,主产天目山区,是我市传统的特产名果。 山核桃栽培易、费工少、销路好、效益高,丰产林亩产干果高达200余公斤,产值在2000元以上。据临安、淳安等产区调查,山核桃收入占全年总收入达40—80%,重点乡、村山核桃人均收入超千元,群众称山核桃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相似文献   

2.
山核桃系列食品开发技术山核桃食品系列包括山核桃饼、山核桃排、酥脆及多味山核桃仁,精制食用山核桃油等,产品口感宜人,营养丰富,益神补脑,是一种方便保健食品。1.提供加工工艺与配方;2.帮助建厂与培训技术人员。快速发展面粉加工技术以往的发面制品,如馒头、油条等都需经过一昼夜的长时间发酵才可制作,本产品只需加水即可制作各种发面制品,制作方便,时间短(15分钟即可)非常适合家庭制作。1.提供配制技术与生产配方;2.提供产销信息。水发白鱼(?)的商品质量改进技术传统的水发白鱼圆在流通过程中存在保鲜期短、易破等缺点,本项技术对鱼圆表面进行处理,保形性大大  相似文献   

3.
《科技促进发展》2010,6(7):101-103
出版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中国每年销售图书近70亿册,需耗费大量木材。例如,仅我国学生课本所用纸张,每年就要砍树1100多万棵。除了图书,我国每年印刷报刊数以百亿计,耗纸量全球第一。依靠纸张的书、刊、报出版业,每年不但"吃掉"大片森林,还耗费大量水资源。例如,我国每万元造纸工业总产值,需消耗新鲜水资源约188立方米。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出版业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4.
培育山核桃粗壮苗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核桃是临安市主要经济特产“老三宝”之一,为帮助农户解决山核桃育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山核桃苗木质量,加快山核桃的发展速度,根据各地长期积累的山核桃育苗成功经验,总结出培育山核桃粗壮苗技术。⒈选好母树,采好种子选择向阳山坡、无病虫害、果实大、饱满、壳薄、大小年不明显、产量高的山核桃壮年林作为采种母树。采种季节以9月上、中旬(白露后)为宜,选择充分成熟、自落果实最佳。春播种子,采果脱蒲以后,用水浮去空籽和不饱满种子,摊在室内通风处3~4天,即可贮藏,如果秋播的种子外果皮不需脱落。⒉春播及时贮藏春…  相似文献   

5.
著名杭州特产山核桃,又名“小胡桃”。历来是上海、南京、杭州等城乡人民及海外华侨喜爱的珍贵干果。产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昌化、昌北等地,现有山核桃面积17万余亩,常年总产量350万公斤左右。山核桃历史悠久,早在清康熙年间(公元1708年)的《广群芳谱》,清光绪的《杭州府志》,以及《昌化县志》、《临安县志》等书中都有记载。山核桃即中国山核桃,属胡桃科。果实富含油脂,营养丰富,据浙江林学院分析,其果核百粒重304~442.5克之间,出仁率43.7~49.2%,果仁含有9%左右的粗蛋  相似文献   

6.
选取武汉市木兰乡的木柴、竹子、油料作物秸秆(大豆秸秆和花生秸秆)4种当地典型民用生物质进行炉内燃烧实验,对燃烧排放的细颗粒物(PM_(2.5))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物质的PM_(2.5)排放因子相差较大,油料作物秸秆的PM_(2.5)排放因子明显高于竹子和木柴,并且木柴的PM_(2.5)排放因子随含水率增加而增大。碳组分是4种生物质燃烧烟气PM_(2.5)的主要成分,TC占PM_(2.5)的55. 55%~87. 91%。油料作物秸秆的TC排放因子最高达5. 61 g/kg,为木柴的12. 5倍。油料作物秸秆有机碳/元素碳(OC/EC)比值最高达10. 69,远远高于木柴燃烧烟气PM_(2.5)的OC/EC比值(1. 88),表明油料作物秸秆燃烧对二次气溶胶形成具有重要影响。4种生物质燃烧烟气PM_(2.5)中重金属元素Cr、Mn、Ni、As、Cd、Pb的排放因子有较大差异,其中油料作物秸秆的重金属排放因子均明显高于木柴。研究表明,当地普遍使用的木柴的燃烧烟气PM_(2.5)及其碳组分和重金属的排放因子远低于其他3种生物质,且干木柴的排放因子明显低于湿木柴。因此,建议当地村民使用风干状态下的木柴进行炊事活动,对油料作物秸秆利用其他方式处理,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人工点粉、抖粉授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花粉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结实有增效作用,但因工效低而不适合大面积应用。探讨无人机辅助授薄壳山核桃花粉对山核桃实生林分的结实效应,为山核桃大面积生产性应用辅助授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5年生山核桃实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喷洒按0.025%质量比调配成的薄壳山核桃花粉水溶液,采取连续面积逐株全果测定的方法测定处理与对照样区的果实产量及果质量、核质量、果仁质量等性状,运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人机辅助授薄壳山核桃花粉对山核桃果实有明显增效作用,能显著增加山核桃单位面积鲜果产量、单果质量、核质量及果径,但对果高、核高、核径、果仁质量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单位面积鲜果增产37.16%; 平均单个果实的果质量、核质量、果仁质量分别增加12.02%、5.98%、5.49%,果径增加4.81%。【结论】无人机可辅助对山核桃授薄壳山核桃花粉,由于无人机旋翼风力和种间杂交优势的双重影响,对山核桃果实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黄糯1号)品种为实验材料,采用5个浓度山核桃黄酮提取液(0.00~0.5mg.L-1)处理盆栽玉米幼苗,研究在高温干旱胁迫下山核桃黄酮对玉米叶肉细胞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膜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未经山核桃黄酮提取液处理的玉米叶片细胞叶绿体浓缩弯曲变形,被膜严重破损,内容物外渗,内部出现空洞,基粒片层排列混乱;线粒体外形及膜受破坏程度较小、内部嵴部分消失;细胞膜与叶绿体贴叠并有撕裂、突起呈小泡状等.经山核桃黄酮提取液处理的玉米叶片细胞叶绿体及线粒体损伤不明显,其中以0.05~0.1mg.L-1黄酮处理后的效果最好,叶绿体外形完好,被膜光滑,基粒片层清晰排列整齐,线粒体膜和嵴完整.研究表明,山核桃黄酮对提高玉米在高温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耐受性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当年生薄壳山核桃休眠枝为插穗,分别进行不同NAA浓度处理的硬枝扦插试验,研究薄壳山核桃硬枝插穗在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1500 mg/L NAA处理插穗的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可达79.6%;2通过外源激素处理,IAA、ZR、GA、ABA 4种内源激素在插穗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含量发生相应改变,从而影响插穗的生长;3在不定根形成初期,即NAA处理后30 d左右,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插穗的IAA和ZR含量处于较高水平,GA和ABA含量处于较低水平;4薄壳山核桃插穗愈伤组织的形成、不定根的产生和伸长生长等都主要受IAA/ZR调控。  相似文献   

10.
缓释肥用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缓释肥用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确定培育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合理的缓释肥用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处理T0、T1、T2、T3(缓释肥用量对应为0、3、6、9 kg/m3),测定和比较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及植株N、P、K养分含量。【结果】与对照(T0)相比,不同缓释肥处理均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苗木苗高、地径、单株生物量、根系总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各器官N、P、K含量,改善了根冠比且以T1处理效果最佳;随着处理浓度增加,促进效应下降。动态测定表明,缓释肥处理能保持试验期苗高与地径的持续快速生长,其中地径的持续时间更长,生长后期(8月中旬后)与苗高呈现非同步性。【结论】适量的缓释肥用量能促进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的生长、生物量积累和根系发育,促进效应与改善植株N、P、K养分含量有关;缓释肥施用量以3 kg/m3较佳。  相似文献   

11.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扭转北煤南运”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我社铸造班职工反复试验,不断实践,制成反射式木屑化铜炉以木屑代焦炭化铝、化铜,为节约煤炭贡献了一份力量。反射式木屑化铜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开炉时,先用木柴点火,待炉内木柴全部燃烧即加盖,(引火柴约10公斤左右,可达炉墙发红),同时放入坩锅并投入第一批铜料,然后  相似文献   

12.
不同修剪措施对薄壳山核桃幼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修剪措施对薄壳山核桃光合特性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整形修剪技术以及栽培优质高产的薄壳山核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5年生薄壳山核桃幼树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割(T1)、环剥(T2)和摘心(T3)3种修剪措施处理当年生枝条,再对其枝条进行光合作用的测定。【结果】3种修剪措施处理下的光合参数及其日变化曲线、光响应参数(包括表观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均有较大差异。3个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整体呈现相似的趋势,日平均大小均为T3>T1>T2,而胞间CO2浓度呈现相反的日变化。T3处理的Pn,max值、AQY值最高,而LCP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LSP和Rd值相对较低,说明T3处理的薄壳山核桃幼树叶片光合能力最强,对光的适应范围广。【结论】在薄壳山核桃开花初期进行摘心处理,能有效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而环剥、环割则降低其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半焦担载PdO、CeO2脱硝催化剂对于脱硝反应的影响,以KOH活化处理的半焦作为载体,PdO和CeO2作为活性物,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eO2-PdO/半焦脱硝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测试了催化剂以甲烷为氮氧化物还原气体的脱硝活性。结果表明,担载PdO可以明显降低甲烷脱硝反应的温度并提高脱硝活性,当担载比例(PdO与半焦质量比)为1.5%时最适宜脱硝温度可降至约425℃;担载CeO2可以抑制积炭反应、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及孔容,担载比例(CeO2与半焦质量比)为2%时效果较好。在活性实验及电子显微镜表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积炭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大别山山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别山山核桃是我国现有山核桃六大主要品种之一,与国内主要品种天目山山核桃相比,具有果大、壳薄、出仁率和出油率高等特点,是我国最为优良的山核桃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别山山核桃的产业化发展对我省及我国山核桃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山核桃知名专家浙江林学院黄坚钦教授在大别山山核桃发展规划研讨会上指出,我国优质山核桃资源将集中在大别山区,其他地区品种都已呈现退化现  相似文献   

15.
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共担具有耗散结构特性,基于对风险共担的系统解析,利用耗散结构理论,探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共担耗散结构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灰关联熵的风险共担结构演化方向判别模型,指出了风险共担结构的3种演化方向.最后,针对研究结果从推进协同治理、强化制度建设、合理设计契约3个方面提出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共担决策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幼苗生长以及养分的影响,筛选适宜苗木生长的施肥方案。方法 以薄壳山核桃‘绍兴’子代1年生容器苗为材料,设置指数施肥(A)、常规施肥(B)和平均施肥(C)3种施肥方式,每种施肥方式设定0.5、2.0、3.5、5.0 g/株(编号依次为1、2、3、4)等4种施肥量,不施肥(CK) 为对照,共13个处理,分别测定苗高、地茎、生物量、根系及营养积累等指标,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 指数施肥下,薄壳山核桃苗高、地径、生物量等指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以施肥量5.0 g/株(处理A4)时苗木生长量最大;常规施肥和平均施肥下苗木生长指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升后降,均以3.5 g/株施肥量时(处理B3和C3)达到最大值,且处理C3优于B3和A4。苗木养分积累情况表明:指数施肥方式下,除P元素外,N、K元素的积累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上升,表明指数施肥处理下苗木生长处于贫养;常规施肥和平均施肥方式中,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各处理养分积累量均先上升后下降,以施肥3.5 g/株时达到最大值,其中以C3最优, B3次之。结论 本试验以平均施肥方式、施肥量为3.5 g/株有利于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苗高、地径、根系、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等指标表现较优,苗木质量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7.
3月2日。浙江林学院山核桃研究所成功克隆到山核桃的成花基因,并基本掌握山核桃的成花机理。“山核桃品质、产量遗传基础及优化控制”顺利通过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省林科院等单位有关专家的验收。这一研究成果可使山核桃的结果时间提早两年。年新增产值超亿元,同时对提高山核桃树开花率、结果率和山核桃品质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山核桃透翅蛾(Sphecodoptera sheni)幼虫在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方法】采用频次分布法、6种聚集度指标(C、I、K、CA、M*/M、Iδ)、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方程对山核桃透翅蛾幼虫在薄壳山核桃大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计算Blackith聚集均数λ,分析山核桃透翅蛾幼虫种群的聚集原因。【结果】山核桃透翅蛾幼虫在薄壳山核桃上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聚集度随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大。山核桃透翅蛾幼虫种群聚集是由环境条件和自身特性共同引起的。【结论】建立山核桃透翅蛾幼虫种群的理论抽样表和序贯抽样公式,可为该虫害的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厂在去年八月份大修后开车学习广西贺县氮肥厂的经验,用木柴成功地制出了惰性气体。制法是先将木柴锯成20厘米左右的段条,按正常装炉步骤,将煤渣填铺在宝塔形的炉篦上(我厂系φ1600煤气发生炉),点火,鼓风燃烧。木柴入炉后,用铁棒拨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添加不同配比的泥炭替代基质如菌渣或醋糟等组成的混合基质处理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容器苗生长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筛选适宜苗木生长的低成本配方基质。【方法】以薄壳山核桃‘绍兴’子代1年生容器苗为材料,设置园土、泥炭、醋糟体积比为4:3:3(A1)、4:2:4(A2)、4:1:5(A3)和园土、泥炭、菌渣体积比为4:3:3(B1)、4:2:4(B2)、4:1:5(B3)配方,园土为对照(CK),共7个处理,分别测定苗高、地径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分析不同配比的基质处理下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与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比的泥炭替代基质处理下苗木生长指标差异显著,添加菌渣、醋糟较园土均可降低基质容重,提高基质的通气孔隙度,增加有机质含量等,其中添加菌渣的基质配方有利于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生长,且以B3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苗木的苗高、地径以及叶片各项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苗高、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5%和73%。【结论】综合苗木的各项指标并考虑各项成本,减少泥炭用量,以园土、泥炭、菌渣体积比4:1:5低成本混配基质适于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提高苗木光能利用效率,且育苗成本较低,利于生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