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朝民歌对南朝文人诗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南朝文人诗的通俗化倾向。文人大量拟作民歌,诗作中注入民歌化因素,在诗歌的主题、语言、情调上向民歌靠拢。其成因主要在于当时统治阶级的好尚、及时行乐的社会思想观念以及当时的文学观念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学史上才出现了一种新体诗——宫体诗,且成为绝句形成的标志,推动了文学进步的潮流。  相似文献   

2.
采莲是中国诗歌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南朝和唐朝时期的文人大量创作《采莲曲》,由于创作主体不同、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唐朝《采莲曲》在对南朝《采莲曲》的继承中有所发展。根据收集的材料比较分析两个朝代《采莲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简约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书法与诗歌,是南北朝两朵瑰丽的奇葩,二者关系甚密。南北朝书法兴起于秦汉魏晋书法的基础上,其创作,北朝尚碑,故碑书尤兴;南朝禁碑,文人习书,仅在尺素之间,故隶草盛行。其书法之美趣为“力”、“韵”、“意”,这既是他们书法创作的追求,也是他们用来衡量书法优劣的标准。南北朝诗人得此美趣之后,致力于诗歌理论的研究和艺术关的创造,并灵活处理了三者之关系,打通了书法同诗歌之关节。  相似文献   

4.
以陈亡入隋文人及其创作为中心,探讨了所谓“南冠之思”是作为对自身存在状态的一种悲剧性生命体验,包括对南方故土的乡关之思,对国家倾覆的惨痛记忆,对自身社会身份的失落感和旧臣情怀,对人生和命运的悲剧感。这种体验的语言呈现构成“南冠之诗”,从而反过来昭示、确认并强化了他们的存在悲剧。从文学史来考察,南冠之诗还明显突破了南朝文人原来的审美情趣,导致诗歌的新变。  相似文献   

5.
徐习文 《菏泽学院学报》2003,25(1):17-20,24
南朝不同时期诗歌传播方式的变化影响其诗风的演变。从元嘉时期到永明年间,文人诗坛主要由书写传播方式向口头传播方式转变,而不同的传播方式对诗歌的要求也各异。因而两个时期诗歌风貌迥然不同。宫体诗作为永明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大体上与传播媒介有关。  相似文献   

6.
“画中有诗”是中国古典绘画特别是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但这一特点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汉魏六朝,诗歌开始影响绘画并推动了山水画的兴起;隋唐时期,诗歌意境在绘画中逐渐显现,王维的绘画已经被认为是“画中有诗”了;五代和两宋,绘画中的诗歌韵味越来越浓郁,“画中有诗”的特点逐渐形成;元明以后,随着文人画家成为画坛的主流和山水题材在绘画中占了主导地位,“画中有诗”的特点已经成熟了,之后又经过一步步完善,最后形成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中国模式。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文人画最能体现“画中有诗”的特色,但在文人画出现前,诗歌对绘画的影响早已经开始;文人画形成后,一些被认为是“画工”的画家也同样在积极地追求绘画中的诗歌意趣;“画中有诗”体现了中国绘画对诗歌意境的永恒追求,既不是文人画家的专利,也不是仅仅依靠文人画才能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从政治、文化、文学等几个方面分析南朝文学批评视野中北朝文学的缺席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文学史上所谓的“南北文学的融合”的实质是:在南朝文学艺术形式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安文学所蕴含的生命精神的回归。北朝文人在创作上率先实践,而南朝文学批评在理论上提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蕴涵人“生命意识”主题的悼挽伤逝文学,由于社会动荡、政治险恶、民族纷争等原因在魏晋时期得到繁荣,形成以下的特点:建安士子生命安顿的“哀叹与进取”;西晋文人尴尬处境的“内儒而外庄”;东晋士人双重心性的“悲苦与旷达”;在南朝文坛的命运“从‘以文为情’到‘以文为戏’”。悼挽伤逝文学为后世文学及美学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9.
清末苏州布衣诗人沈谨学,在穷困生活中始终不忘废诗歌。他用带有淳厚泥土气息的诗歌语言,师法“诚斋”瓣香“元亮”使诗歌呈现出明畅疏散的风致,再现道成年间边缘文人对文学创作的坚守和对诗意生活的践履,生动吟唱出一曲底层文人的幽远心歌,在末世诗歌史上应有一席之位。  相似文献   

10.
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在文人诗的传统里,是个辉煌的时代,出现了大批优秀作家,风格纷呈,可谓“文质相炳涣,众星罗秋旻”,打破了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建安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表现了作家的理理想抱负和思想感情以及奋发进取的精神,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1.
南朝民歌缘情绮靡,它在内容题材上以描写女性爱情为主,艺术手法精致,风格清丽活泼,形式上以五、七言四句为主等特点无不影响着同时代以及后来文人诗作,主要表现在当时的文人拟作、宫体诗和随后的隋唐文人诗作。南朝民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绝句和律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南朝赠答诗数量众多,反映出的主题主要有以诗赠别、以诗抒怀、以诗干谒三大类。其中赠别诗按其情境,可分为多对一的赠别,一对多的赠予,一对一的相赠三类;以诗抒怀主要抒发的是生命短暂之思和游子思乡之情;以诗干谒是通过赠答诗表达出慕群恋景,求荐希用之意。这些主题的兴盛与南朝统治者重视文学推崇诗歌的风尚,以及动荡更迭的政治环境下文人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状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清初流放贬谪事件频繁,“江南三大案”打击范围广泛,清廷利用文字狱打击汉族文人的不满情绪以巩固统治秩序.文人或因直言进谏、党派之争,或受亲友、上司牵连而获罪,被贬后的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消极悲观.  相似文献   

14.
因为他,文人不再是南朝高门那样峨冠博带、扪虱而谈的文弱形象;因为他,文人具有了文武兼备的健康气质。自他之后,出将入相也就成了后世文人的梦想。张说,制造了一个大唐梦。  相似文献   

15.
佛教禅宗的“任运自在”、“随缘自适”、“即心即佛”、“一念顿悟”的理念是文人士大夫度过人生困厄的“灵丹妙药”。流寓永州、柳州时期,柳宗元的诗歌蕴含着浓郁的禅意。柳的禅诗是其身陷厄境却能顿悟释然的心境体现。  相似文献   

16.
“游子”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命运,它植根于中国古代士子的文化本位和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游子的人生必须经过“伤别”、“乡愁”、“闺怨”三大情感经历,并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游子情结”,融汇成一个诗歌母题,成就了许多动人诗篇。  相似文献   

17.
性灵说溯源     
考察整个南朝文学文论,发现“性灵说”在南朝已初步形成。以范泰、谢灵运等为代表的南朝作家所言说的“性灵”,是指生命本真的自然天性,包括心灵本真的自然情性。从而奠定了“性灵说”重真性情、崇尚自然与个性的核心思想。“性灵说”在南朝初步形成,佛教大乘涅架学佛性论思想的影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谢灵运是以“性灵”体现佛性的一个典型。南朝“性灵说”体现了对人“心”的重视,重视体现人本真情性的“心”的灵动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诗歌成为唐代进士科的正式考试内容,有一个从社会风习到国家制度的过程。“以诗取士”的理论源头是儒家的诗教说,它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种现实存在是在南朝时期,最终凝定为国家制度是在高宗、武后之世。  相似文献   

19.
在咏物诗的发展历程中,南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由齐到梁,咏物诗开始独立成体,进而初具规模。这一诗体的日渐繁盛是南朝诗坛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南朝文人集团的兴盛及其群体文学活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从“神奇的内宇宙”和“抒情方式”的角度论述了南朝民歌的情感体验;从“妙造自然”和“是中有深趣”的角度论述了南朝民歌的自然意趣;从“象外之象”和“现量情景”的角度论述了南朝民歌的意境之美,从而综合论述了南朝民歌深层次的独特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