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质体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质体作为新型药物载体,在提高药物制剂稳定性及提高药物靶向性等方面有了实质性进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脂质体的制备技术、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及最新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2.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质体是磷脂自聚集而形成的双分子层结构 ,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及靶向作用的特点 .主要介绍 :脂质体 3种制备方法物理分散法、两相分散法和表面活性剂增溶法的原理 ,制备出的脂质体的结构及包封性能和各自的优缺点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抗癌、抗菌药物上的应用及其在药物载体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反胶束法制备免疫质体的方法,先将水溶性包裹物(如药物等)包入反胶束中;在油/水界面膜上修饰有抗体,使反胶束穿过界面膜自动组装成免疫脂质体,负染电镜照片显示免疫脂质体为单层,直径在50-400nm范围,免疫脂质体溶解实验证明羊抗人IgG已组装在脂质体上,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包裹率、修饰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脂质体是磷脂自聚集而形成的双分子层结构,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及靶向作用的特点,主要介绍:脂体3种制备方法物理分散法,两相分散法和表面活性剂增溶法的原理,制备出的脂质体的结构及包封性能和各自的优缺点;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抗癌,抗菌药物上的应用及其在药物载体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脂质体转移因子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转移因子为包裹对象,探讨提高脂质体肽类药物的包封率和减缓渗漏率的方法和条件,以及制备过程对活性的影响。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以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佳配方组合,制备负电荷脂质体转移因子。通过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和E-玫瑰花结试验比较不同剂型、不同给药途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负电荷脂质体转移因子包封率和稳定性均比其他文献报道的有较大的提高,包封率5次平均达43%,30d渗漏率12%,具有一定的稳定性;E-玫瑰花结试验显示:制备过程对转移因子活性无显著影响;巨噬细胞吞噬试验表明:不论注射或口服脂质体转移因子,均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脂质体转移因子的药效优于游离转移因子。  相似文献   

6.
利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作为载体,化学结合或物理包裹抗肿瘤化学药物.可提高抗肿瘤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本文从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高分子的类型、制备方法、性能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在薄膜法制备工艺基础上,采用反复冻融和超声处理、并加明胶分散磁性粒子的改良方法制备纳米As2O3磁性脂质体,然后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和图像分析系统等对其特性进行检测.结果所得纳米As2O3磁性脂质体粒径为(190±80) nm,球形或卵球形, 有一个明显磁性核心,As2O3的包封率为53.0%.所以此改良法制备出的纳米As2O3磁性脂质体粒径较小、稳定性好和药物包封率高,有可能作为一种较理想的肿瘤靶向治疗复合载体发挥药物和磁感应加热的联合定向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靶向特异性,探索常规化疗药物长春新碱的免疫脂质体制剂制备方法.方法:通过逆向蒸发法制备空白脂质体,pH值梯度法包裹长春新碱,抗体修饰脂质体制备免疫脂质体制剂.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免疫脂质体对人B淋巴瘤细胞的靶向特异性.通过细胞增殖、细胞毒性实验来验证长春新碱免疫脂质体对人B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粒径分析表明,制备的空白脂质体平粒径在130nm左右,包裹长春新碱后脂质体平均粒径在140-150nm左右.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抗CD20免疫脂质体对人B淋巴瘤细胞Romas和Raji细胞具有明显的靶向特异性.细胞增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包裹长春新碱的抗CD20免疫脂质体较非免疫脂质体对人B淋巴瘤细胞杀伤效果更好.结论:获得了一种具有免疫靶向的长春新碱脂质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初步的体外实验表明其在人B淋巴瘤治疗方向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糖原为原料合成偶联VB12基团的阳离子糖原衍生物(GD-VB12),将作为口服纳米药物的载体材料。FTIR和~1H NMR结果证实二乙烯三胺阳离子基团和VB12基团均与糖原分子发生偶联,它们的取代度分别为0.9%和0.6%。GD-VB12衍生物在水中能形成纳米粒,粒径约为200~300 nm。GD-VB12衍生物在模拟胃液和小肠液中稳定性较高,有利于携带口服药物安全地通过消化道。GD-VB12衍生物在1 h内能快速被糖原磷酸化酶a降解。因此,GD-VB12衍生物将有可能作为口服药物的纳米传输载体被小肠吸收而进入体循环后,在肝脏和肌肉定位释放药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的纳米靶向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即所述的光热敏感脂质体(PTSL),它的水溶性层掺杂了阿霉素作为治疗剂,同时它的疏水层包裹了Cypate作为诊断剂外层磷脂修饰了靶向穿膜肽H4-1.测试了PTSL的物理性质,稳定性以及脂质体的装载性能,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针对性,稳定性和精准性,具有载药量(DL)9±1.5%和包封率(EE)82.7±2.1%.其Tm值落在43.1℃,其温度可以被认为能够显示有效的热疗法,但不燃烧的正常组织的合适温度.提高脂质体的Tm温度达到热敏脂质体的热敏温度,脂质体崩解同时包裹的化疗药物释放.与此同时,在细胞器水平上,PTSLs主要位于细胞质.当暴露在近红外光下,所述的Cypate可以产生单线态氧,从而引起膜的破裂.该脂质体可以实现靶向输送,增强光化学内化释放,化疗和热疗的功能.实验表明该PTSL是一种有前途的药物递送系统,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1.
研究菊苣酸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菊苣酸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优化法优化制备工艺参数。结果显示最佳制备工艺为: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4.20:1,磷脂与药物的质量比为11.44:1,超声时间为6.54 min,采用最优工艺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为75.18%。采用Box 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优选出了最佳制备工艺,所得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
对生物药物载体——脂质体的制备条件进行了比较,并对安络血、止血芳酸、6—氨基己酸、维生素K_1等四种止血药与脂质体形成的生物药剂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13.
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顺铂脂质体.分别采用凝胶色谱法、超速离心法及中空纤维超滤法分离载药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其中的铂含量,计算顺铂脂质体的包封率.实验结果显示ICPOES法测定铂浓度在1 100μg·m 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高、中、低3种浓度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试验的RSD均小于1%;3种包封率测定方法中中空纤维超滤法测得的包封率最高(98%)且最快,超速离心法测得的包封率最低(67%).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青蒿素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研究,研制高包封率和稳定的脂质体。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脂质体,以正交实验优化处方,测定了脂质体中药物的包封率,并初步考察了脂质体的稳定性。结果:优化处方与工艺所得脂质体形态均匀,包封率大于85%,载药量达27.22%,粒径约为90 nm,Zeta电位约为-68.4 mV,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乙醇注入法制备脂质体工艺简便,包封率高,制备的脂质体稳定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聚乙二醇(PEG)修饰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脂质体对提高RES脂质体稳定性、药物包封率和抗肿瘤活性的有效性,通过声波水合法设计的正交实验确定了最高药物包封率的RES脂质体中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摩尔比为3∶1,卵磷脂与白藜芦醇的摩尔比为3∶1,该条件下样品经PEG-2000修饰后仍能保持300 nm左右的大小,6 d后仍具有较高的包封率。此外,以人白血病K562细胞为例对PEG修饰白藜芦醇脂质体(PEG-RES-LIP)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PEG-RES-LIP对K562细胞的最佳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分别为120μg/mL和48 h,最高抑制率为85.9%±1.9%,RES-LIP对K562细胞的最高抑制率为67.3%±2.3%。研究结果表明,用聚乙二醇修饰RES脂质体可以有效提高RES脂质体的稳定性、药物包封率和抗肿瘤活性,从而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维持其稳定性和抗肿瘤活性的RES脂质体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延长吡非尼酮口服给药半衰期,减少药物用量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同时响应肺纤维化的酸性微环境,设计将吡非尼酮包载在pH敏感脂质体中,考察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根据包封率及粒径确定最佳工艺,并对制备的脂质体进行表征。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为(88.25±1.85)%,平均粒径为109.0±3.4 nm。脂质体在pH为7.4的PBS中释放缓慢,24 h内可释放50%左右,而在p H为5.5的PBS中释放迅速,24 h内可释放80%左右。体外释放实验表明pH敏感脂质体能够响应于酸性微环境释放药物,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生物利用度和半衰期,为吡非尼酮的扩大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增强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对肝癌细胞的靶向能力,通过在脂质体表面修饰肝靶向基团的方法,设计并合成了新型低毒性的肝细胞靶向脂质材料(Mono-Gal-ST),并制备了相应的半乳糖修饰的脂质体(MonoGal-LPs)和常规脂质体(LPs)。体外生物学实验结果表明,与LPs相比,Mono-Gal-LPs有更好的肝靶向能力和区分肝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制备作为生物大分子载体-脂质体的最适条件和方法.发现脂质体在适当温度下.放置数天后其体积明显增大,为制备适于与原生质体融合的脂质体,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并对脂质体与原生质体的融合,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9.
制备帕布昔利布(Pal)和氟维司群(Ful)共载药阳离子脂质体(cationicliposomes,CLs),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以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和(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胺为膜材,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帕布昔利布和氟维司群共载药阳离子脂质体(CLs),HPLC法测定共载药阳离子脂质体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激光粒度仪考察脂质体粒径和电位的分布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脂质体的形态。结果表明:Pal-Ful-CLs的平均粒径为(182.13±3.56)nm,多分散系数为0.18±0.02,表明分散度良好;Pal-Ful-CLs的电位为(57.1±2.6)m V,阳离子脂质体表面的正电荷有利于脂质体在体系中的均匀分散和稳定;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脂质体呈圆形且粒径与粒度仪测定结果一致。本研究制备的共载药阳离子脂质体粒径均一、分散稳定并且工艺重现性好,作为药物共同递送载体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基于生育酚交联的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PEI)可降解脂质体聚合物基因载体。凝胶阻滞实验结果表明它能很好地包裹质粒DNA,使其免受核酸酶的降解。通过在体外He La细胞和HEK 293细胞中的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生育酚修饰的聚合物材料在无血清存在下表现出比"黄金标准"PEI高的转染效率。因此,推测这种材料具备了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的潜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