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借助ESI数据库(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科发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ESI排名的文章分布及所占比率,以及高影响力作者论文产出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中国地质大学的科研发展态势和影响力水平提供现实参数。  相似文献   

2.
科研产出和影响力不仅是科学评价高校科研能力的基本指标,也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从科研产出最主要的形式——科技论文的角度出发,以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5—2015年间东华大学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结合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数据库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从高产出和高影响力的作者与机构贡献度、发文合作机构、合作国家或地区、期刊分布、文献年度分布等角度检视东华大学优势学科的发展水平,并作出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助新一代InCites~(TM)平台,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视角,从科研生产力、影响力两个方面,对2009至2016年间河南省高校发表的科学基金论文做计量分析,主要采用的计量指标有Web of Science论文数、被引频次、论文被引百分比、大学h指数、引文影响力、被引次数排名前1%(10%)的论文百分比、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等。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河南省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影响力整体情况,以期为科技管理部门进行战略规划提供更有价值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背景下,各地区高校都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竞争力,对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的科研竞争力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的精准实施。基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的统计数据,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发展力、科研创新力4个维度对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对学科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西部地区高校科研竞争力相对落后,仅论文引用百分比、热点论文百分比指标略高于东部地区;“双一流”高校科研竞争力综合排名最高的是甘肃省,其次是重庆市和陕西省,四川省的科研影响力有待提高。为提高科研竞争力,加快“双一流”高校建设进程,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加强校际合作,吸引高端人才,制定激励政策,激发教师潜力,发掘潜在学科,促进均衡发展,加大内涵建设力度,提升“双一流”学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科技论文是科研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以1989—2017年近30年期间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数据来源,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从地区分布、学科分布、基金资助以及合著等角度对中国期刊近30年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中国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中国科技论文)数量经过快速增长后已进入平稳期,科研工作者及管理部门的关注点从论文数量转向论文质量。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形成由国家、地方、公司企业、海外个人组成的多层次基金体系,对于中国科技论文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科技论文地区间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但依旧明显存在,西部地区论文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学科建设稳步发展,地学,能源,环境,农学,林学及电子、通信和自动控制学科表现比较突出,医药卫生类论文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科技合作对中国科技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知网(CNKI)检索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2016年至2021年上半年中文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南财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成效,探索未来改革发展路径。结果表明:(1)南财学者中文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和核心期刊论文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财经、管理、粮经、食工研究领域发文量较高,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研究内容学科特色鲜明,关键词中“稻谷”出现频次最高。(3)论文影响力不断增强,下载频次和被引用频次稳步提高,但学术研究影响力集中度偏高。(4)国家级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存在协同关系,对高影响力论文和主要学科方向研究论文推动作用更强,能够有效支撑“财经底色粮食特色”改革发展模式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2006-2015年中国与世界物理学SCI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从研究规模、学术影响力、高被引论文、重要期刊论文、国际合作和分支学科布局等维度展开,旨在对中国和世界主要科技国家在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实力进行比较,揭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态势和国际竞争力,为科研管理部门制定物理学发展战略以及相关学科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浮肖肖  程趁娜 《科技信息》2013,(22):174-174
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所提供的分析数据是目前国际评价科研成果水平的通用参考标准,也是对研究单位或个人科研实力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新乡医学院2008-2012年五年SCI收录论文情况的统计,从论文数量、学科分布、引用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反映近5年来科研实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高校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能客观公正地反映高校的科技水平状况,明确优势与不足。以中部六省211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美国ESI数据库2004年至2014年的数据,从学科影响力、论文发表数量、论文被引频次和热门论文等多个角度对中部六省211高校的科技竞争力进行全方位比较和计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部六省高校之间的科技竞争力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中部六省高校整体科研综合实力不强。建议:中部六省有关部门加大对高校的扶持力度;高校则要正视自身问题,厘清发展的思路与方向,实现科研整体实力集约型增长。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平台,对7所具有纺织背景的高校在2006—2016年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探讨了纺织背景高校近年来纺织学科的发展现状,客观评价了各高校纺织学科的学术影响力.研究结果显示:苏州大学和江南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数量和金额都明显高于其他高校,总体科研竞争力较强;武汉纺织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的纺织学科获得资助项目的数量和金额占比较高,其纺织学科科研竞争力强;综合性的纺织背景高校越来越倚重其他学科的发展,而对传统纺织技术创新性的研究很少,今后应在传统纺织技术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1.
 科技论文是科研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以1989-2017年近30年期间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数据来源,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从地区分布、学科分布、基金资助以及合著等角度对中国期刊近30年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中国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中国科技论文)数量经过快速增长后已进入平稳期,科研工作者及管理部门的关注点从论文数量转向论文质量。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形成由国家、地方、公司企业、海外个人组成的多层次基金体系,对于中国科技论文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科技论文地区间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但依旧明显存在,西部地区论文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学科建设稳步发展,地学,能源,环境,农学,林学及电子、通信和自动控制学科表现比较突出,医药卫生类论文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科技合作对中国科技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该文基于科研产出的视角,以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Wo S论文为数据基础,应用文献计量方法,从整体产出概况、国际合作、关键词与期刊分布、学科交叉、研究主题与研究热点、论文受资助情况六个维度出发,旨在分析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发展态势,揭示中国在该领域国际比较中的竞争力,为我国科技政策相关部门制定该领域的学科规划提供参考。基于文献计量数据与学科专家的定性解读,本文研究结论显示,中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论文规模、学术影响力和高被引论文产出均已跃居该领域国际排名第2位,并不断靠近排名第1的美国。此外,中国该领域国际合作也较为活跃;科学资助,特别是NSFC资助也越来越具有成效。  相似文献   

13.
湖南大学近10年SCI收录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统计分析了湖南大学近10年中科技论文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SCI收录的情况,通过与其他主要高校情况的比较,旨在更清楚地了解和认识到湖南大学在国内主要高校中SCI论文收录的现状、排名、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调动广大师生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对湖南大学的教学、科研以及学术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分析表明,近年湖南大学的科研论文在数量稳步增加的同时,高水平论文数量明显增加,但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文章最后指出,湖南大学要提高国际影响力,必须在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4.
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中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EXPANDED)数据库收录的内蒙古科技大学论文数据为依据,从被收录论文的数量、研究方向、学科分布、作者分布、主要刊源分布、刊源分区及刊源影响因子等方面,对该校科技论文被SCI收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反映该校学术与科研进展情况,并对该校的学科建设、科研以及学术活动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通过我国学者发表在科技期刊上的论文数据变化来说明我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尤其是高影响力论文数量增长迅速,并预测2020 年,我国发表在科技期刊的上论文水平达到中等质量和影响力,并在科研诚信方面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4所石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2009—2018年的每年高被引论文的数量、这10年石油天然气行业各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累积数量以及这些高被引论文的研究领域分布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高被引论文的产量有明显优势;高被引论文的多产机构主要集中在石油高校及一些实力不凡的综合性大学;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多集中在油气开发及地质勘探领域,并且发现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是当今的研究热点。建议4所石油高校学报应与高校优秀科研团队保持紧密联系,及时获得最新选题,同时增加高质量外文稿件的发表力度,以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该文基于科研产出的视角,以WoS论文为数据基础,应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的发展态势展开分析,包含整体产出概况、国际合作、关键词与期刊分布、学科交叉、研究主题与研究热点、论文受资助情况六个分析维度,旨在分析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的发展态势,揭示中国在国际比较中的位势,为科技政策相关部门制定该领域的学科规划提供参考。基于文献计量数据与学科专家的定性解读,本文研究结论显示,中国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论文规模、学术影响力和高被引论文产出均已跃居国际第1位。此外,中国该领域国际合作较为活跃;科学资助,特别是NSFC资助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年)统计,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总被引频次均值和影响因子均值相对偏低,但略高于数学类期刊.仅有6家学报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收录,国际影响力不大.对入选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62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25以上)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在刊物之间的分布很不均匀,各刊高被引论文所属学科差别较大,并非千刊一面.编辑部要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地域优势,积极组织朝阳选题,提升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ESI和SCI-E论文来源期刊分区的东华大学学科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和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来源期刊分区,从东华大学入围世界前1%的学科及其论文数量、论文总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入围ESI世界前1%学科的国际排名影响力以及排在ESI入围世界学科前0.1%的热点论文分布等方面,分析了东华大学近年来的学科发展情况.分析表明,截至2011年1月1日东华大学有工程、化学和材料学科入围世界前1%学科,并从学科结构、学科论文产出能力和学科影响力等角度,探讨了东华大学的学科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0.
经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定量遴选、学科专家评审和CSCD来源期刊遴选委员会评议,《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次成功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13-2014)。标志着该刊在权威性、期刊影响力和学术质量等方面已跻身我国高影响期刊方阵行列,已成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这将对我校的学科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