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通航建筑物的总体布置,涉及泥沙淤积碍航、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高陡边坡处理、主要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制造和技术等方面问题都有特殊要求,必须通过充分的科学试验、论证和工程实践,逐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是当今世界设计总水头和单级输水水头最大、工程的技术问题十分复杂的特大型通航建筑物。船闸工程建设,集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与材料和先进项目管理于一体,极具挑战性的世界级工程。三峡船闸通过17年建设和9年运行,有效解决了设计、施工、设备制造与安装、系统调试中的各种难题。从三峡船闸二期主体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出发,对工程项目管理理念、管理体系、管理方法、技术创新、团队建设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三峡双线五级船闸的总体设计及总体布置,高水头船闸的输水技术,全衬砌船闸结构的关键技术问题,大型人字门及启闭设备和复杂运行条件下的监控技术。船闸自2003年投入运行,运行实践证明,设计采用的技术先进、合理、可靠。三峡船闸的设计建设,发展了船闸工程的设计理论和实践,使世界船闸工程技术达到了新水平。  相似文献   

4.
三峡枢纽工程施工规模巨大,施工强度高,技术复杂。针对施工期通航、长江截流、高强度土石方和混凝土施工、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和双线五级船闸等诸多施工技术难题,工程采用了“三期导流、明渠通航、围堰发电”施工方案。文章重点介绍了施工导流、土石方和混凝土工程施工实践与主要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文章介绍了三峡工程建设在大江截流和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新技术、船闸高边坡施工技术、电站大型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和蜗壳保温保压技术、沥青混凝土心墙、船闸金属结构、水轮发电机组等重大技术问题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李昆仑 《科技信息》2012,(21):81+124-81,124
施工阶段是将设计图纸变成可供生产和使用的固定资产的阶段,当船闸通航和发电厂房土建工程形成实体后,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和投产发电就成为项目目标管理的中心,而优秀的监理方法和手段则可使项目目标更好地实现。本文正是从监理工程师的角度探讨如何对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质量及进度进行有效地控制,供同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是当代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其中的每一项重大工程技术设计与施工建造,均可列为世界水利工程的难题和典型案例,是人类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文章根据1994年开始的三峡通航建筑物技术设计的全面审查,就通航建筑物总体布置,船闸输水系统和船闸水力学,永久船闸高边坡设计,永久船闸水工结构,升船机,技术设计阶段的科研工作成果等6个部分做了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三峡五级船闸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通航设施,船闸投入运行的级数需根据不同,下游水位的组合来确定。本文分析推地了在满足各闸室设计允许的最高,最低通航水位及输水闸门最高工作水头条件下,根据实测的上,下游水位判断运行级数,计算补水量的方法和数学模型,解决了监控系统自动生成船闸运行级数,自动判断补水及补水量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宣城市东湖为了满足景观蓄水要求,同时考虑排泄上游青溪河来水,须在宛溪河左岸堤防上新建一座蓄水闸。此外,东湖与宛溪河之间有通航要求,须在宛溪河左岸新建一座旅游船闸以满足游船通行需要。文章论述了宣城市东湖闸枢纽的总体布置,并对蓄水闸及船闸闸室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阿慧:老博,小时候我们念的“高峡出平湖”的诗句,终于变成现实了。老博:是呀,伟大的三峡工程胜利完工,可以下闸蓄水了。阿慧:老博,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啊!老博:可不,2003年6月1日9时,三峡大坝的闸门就已一一关闭,将滔滔长江水锁在大坝里了。阿慧:三峡的闸门全部关闭以后,它的水位将达到多高啊?老博:大坝开始蓄水的时候,它的水位高106.1米;蓄水完成以后,水位将达到135米。阿慧:将长江锁住,水位升高,淹没了那么多的地方,到底有哪些重大的意义呢?老博:概括来说,共有蓄水、通航、发电三大优越性。阿慧:老博,你说详细点。老博:蓄水的目的主要是…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文萃     
2003年6月1日9时20分,三峡电厂中央控制室的电脑显示,大坝底部共有19孔闸门被关闭。此时,水库水位抬升至海拔106米。在经过7天试验性的蓄水之后,三峡工程从1日零点开始正式下闸蓄水,江水以每天3米至5米的速度上涨,到6月10日22时,已达到可实现通航和发电目标的135米初期水位(135米是指坝前水位相对于上海吴淞口海平面的海拔高程,不是库区蓄水的深度)。十年风雨兼程,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创造了数以百计的世界之最。如今,几代人魂牵梦三峡蓄水是座里程碑。它标志着三峡工程从建设期转向效益期。到2009年竣工后,水库总库容393亿…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水利枢纽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已于2003年6月蓄水、永久船闸通航,7月第一批机组发电;2009年全部工程竣工投产.三峡水库已初步形成,随着蓄水位上升,库容加大,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也将加大.根据最大历史地震震级并适当加权,确定库区最大可信地震为6级左右.在仙女山和九湾溪断裂一带(距坝址为18 km)存在诱发地震的可能,震级MS=5.0~5.8级.对坝址所受影响烈度为Ⅵ度,不会对按烈度Ⅶ度设防的枢纽主要建筑物构成直接威胁.必须加强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监测及预报,预防地震及地质灾害,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确保长治久安.本文搜集国内外及三峡水库有关地震研究、监测及预报资料,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研究进行综述,供参阅指正.  相似文献   

13.
壶口通航工程在黄河府谷至禹门口的航运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研究壶口通航问题,能源部水利部西北勘测设计院、河海大学和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先后承担了有关的设计研究任务,研究成果于1990年2月19日由陕西省科委组织有关专家在西安通过了鉴定.鉴定会上,我校提交了黄河壶口通航工程船闸泄流水力学模型试验报告等五项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湿地是“地球之肾”,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是陆地天然蓄水库,在抵御洪水、削减径流、蓄洪防旱、降减污染、调节气候诸多方面有着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江流域湿地主要集中在中游平原湖区,三峡建库后可调蓄长江上游洪水,调控中游下泄流量及水文情势,有利于中游平原湖区防汛抗旱、防涝排渍工作,促进湿地保护,防止土壤潜育化与沼泽化.三峡工程已于1993年开工,2003年6月水库蓄水,船闸通航,7月第一批机组发电;目前已进入三期工程施工,2009年全部工程竣工投产.三峡工程建设将促进我国能源和经济建设,有利于长江中游湿地保护,是对长江流域最大的生态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施工通航泥沙模型的研究成果,包括施工期坝区河段冲淤变化规律、临时船闸引航道泥沙淤积形态、淤积分布、淤面标高、回淤速度、碍航淤积量、淤沙级配以及淤积对明渠和临时船闸通航条件的影响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截至2017年3月7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内河船闸——三峡船闸累计过闸货运量突破10亿吨。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100多处主要险滩被淹没,加之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库区通航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大部分单行控制河段被取消,绞滩站全部被撤销。重庆至宜昌河段水深为4.5米以上的航道长达548千米,一年中有半年以上可以通行5000吨级单船和万吨级船队。  相似文献   

17.
三期RCC围堰工程项目是确保三峡工程2003年蓄水、通航和发电目标按期实现的关键项目,也是右岸厂房坝段和右岸电站厂房等后续施工项目安全施工的保障。受施工通航、施工场地及工期条件等限制,三期RCC围堰的混凝土施工强度和上升高度均超过目前现有施工水平,针对这些难点开发出有效的处理工艺,保证了围堰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在详细研究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于2019年颁发的《航道工程建设管理规定》中阶段验收相关条款的基础上,建议进一步明晰截流、通航、蓄水等概念的内涵,并按专业化分类约定阶段验收的内容,提出了增加临时航道、船闸施工期临时通航阶段验收等改进措施,建言尽快出台《航道建设工程验收规程》,以全面提升航运建设行业制度建设水平,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对外开放及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1日正式下闸蓄水,6月7日起突然在湖北省巴东县城北信陵镇沿江一线发生了2000多次密集的小震群,引起了大家的严重关切,在未来的几年内随着二期和三期工程的完工,水位将提高到156m和175m,是否会诱发更大更强的地震?根据地震构造的观点分析了库区东段几条活动断裂的分布、交汇关系和孕震能力,认为巴东和秭归可能为两个潜在震源区,蓄水后有引发5.5级左右的地震可能,地震烈度可达VII°~VIII°;并可能诱发库区内众多滑坡体的复活,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20.
《天津科技》2004,31(2):40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和科学时报社主办,路甬祥、徐匡迪等58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振帮杯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近日在京揭晓:①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②我国科学家揭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和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③我国抗击非典科研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④我国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和全同金属纳米团簇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⑤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浮列车示范线并运行成功;⑥三峡水库蓄水成功、永久船闸通航、首批发电机组全部投产;⑦中国科技大学在量子通信实验领域取得重大进展;⑧百万亿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研制成功;⑨可控热核聚变实验研究获重大突破;⑩我国发现长着4个翅膀的恐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