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化学除草剂在林业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化学除草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讨了化学除草剂对环境安全的影响,提出要消除公众对除草剂的认识误区,大力开展林业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2.
自从2,4-D(氯化苯氧乙酸类除草剂)于1946年开始使用以来,化学除草剂工业已有60多年的发展史,迄今已成功开发了一大批选择性除草剂。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大量化学除草剂的应用带来的残毒和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危害到人畜健康和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且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我国除草剂的研制和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品种不断涌现,产量逐年增加,化学除草面积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迅速扩大,并遍布全国,使用面积已超过2000万公顷。随着改革开放,农民越来越乐于接受化学除草这一新技术。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杂草化学防治技术的发展。一、我国除草剂研究取得的成就我国除草剂研究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1.开发了大量的新除草剂品种我国杂草的化学防治起步较晚,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尽管化学除草面积一直持续增加,但除草剂品种单一,主要是2,4一滴、2甲4氯、敌稗、阿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高效除草剂^[1],化学名称:1,2,4-三唑-3-磺酸-二乙基甲酰胺-2,4,6-三甲基酚酯,采用熔点测定、元素分析、红外和磁等手段鉴定了它的结构,并对其进行详细的生物活性测定,显示出良好的除草活性及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1种除草剂——百草枯(化学名称:1,1-二甲-4,4-二氯二吡聢)短时(0-20min)处理下空心莲子草体内PK、SOD、POD、CAT活性和Ca^2+、Mg^2+、Mn^2+、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在其叶片开始萎蔫时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空心莲子草体内的PK活性的变化为升-降-升,3种离子则共同调节PK活性,最显著的为Ca^2+;SOD、POD活性却是降-升-降;Pro含量和CAT活性呈较稳定上升;MDA含量变化不明显;叶绿体结构显著被破坏.  相似文献   

6.
《科技园地》2005,(3):17-18
1.化学除草剂的施用方法 1.1土壤处理法就是把化学除草剂施在土壤中。化学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可以选择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在种子发芽前、牧草生育期。施用化学除草剂的深度,要根据所栽牧草的生长习性及所用化学除草剂的性质来决定。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时,应注意两点:第一、不同化学除草剂的残留期也不相同。对于残留期短的化学除草剂,施用期应于杂草发生的高潮期相吻合;对于残留期长的化学除草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在炼山和非炼山条件下草甘膦除草剂的应用对桉树×降香黄檀混交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方法】通过炼山+除草剂、不炼山+除草剂和对照(不炼山不施除草剂)的控制性试验,研究林下植物群落组成、植物功能群对除草剂的响应及分异规律。【结果】与对照比较,除草剂施用1年后,林下植物群落有很高的相似性(Jaccard相似性指数0.7),但群落的恒有种特别是稀有种数量存在较大差异。不炼山+除草剂处理的恒有种分别比炼山+除草剂、对照处理的高37.50%和57.14%,而稀有种则由2种分别增至24种和7种。这一结果说明炼山+除草剂条件有利于稀有种的发育,而不炼山+除草剂条件则有利于恒有种的发展。炼山+除草剂处理增加禾草和豆科植物功能群的丰富度,不炼山+除草剂处理降低藤本和木本植物功能群的丰富度,但只有木本植物丰富度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炼山+除草剂处理降低杂草、禾草和豆科植物功能群的相对多度和相对盖度,显著降低蕨类植物的相对多度和相对盖度;不炼山+除草剂处理显著降低木本植物的相对盖度。【结论】低浓度、低频率的除草剂(草甘膦)应用对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是初期和短期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原则,总结了其使用方法和避害措施,并提出药害产生后所采取的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以期将除草剂药害降低至最小。  相似文献   

9.
磺酰脲(胺)类除草剂的非线性QSAR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对磺酰脲和稠杂磺酰胺类除草剂进行了非线性QSAR分析,得出了影响它们除草活性的重要特征指标,进一步证实了这两类除草剂与受体具有相同的作用位点以及我们前文提出的这两类除草与受体的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杂环除草剂分为均三氮苯类、三氮苯酮类、吡啶类、联吡啶类、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和其它类,归纳了前人对不同类杂环除草剂的代谢与降解研究的方法和结果,以及影响杂环除草剂代谢和降解的一些因素,例如有机质含量、温度、湿度、pH、化合物结构等,这对于更好地了解杂环除草剂与环境的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大豆田化学除草剂效果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孙吴县大豆田化学除草剂施用普施特存在的问题,对在秋季结合使用除草剂和茎叶使用混合除草剂取得效果进行了概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除草剂的应用试验,不同除草剂的单独使用对阔叶杂草的除草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百草枯、草甘膦、扑草净、果尔、都尔、乙草胺、高效盖草能、精禾草克;对禾本科杂草的除草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百草枯、扑草净、高效盖草能、草甘膦、精禾草克、果尔、乙草胺、都尔。不同除草剂的混合使用相对于单一除草剂效果和性能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克乙丁试剂无论对阔叶杂草或禾本科杂草除草率都达到了100%;混合除草剂的抑草期也比单一除草剂要长。通过对难除杂草的效果试验,发现加大草甘膦浓度能提高除草效果;克乙丁试剂、草二试剂、扑草净对有害生物—加拿大一枝黄花有较好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磺酰脲类除草剂构象差异对其活性的影响。主要地磺酰脲类除草剂与受体相互作用有所影响的两类因素,即电荷因素和几何因素。当两者都考虑时得均方误差mse=0.078,而仅考虑前者时得mse=0.118,这表明构象差异确定对此类除草活性有较显著影响,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除草剂选择、使用、以及与外界条件关系等方面叙述了避免除草剂除草技术.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土壤因素和气候条件对除草剂药效影响。  相似文献   

16.
4年来在菜田和果园的主要作物上进行了15种除草剂田间药试验,筛出在上前情况下适宜推广的氟乐灵,地乐胺,乙草胺,甲草嗪,草膦5除草剂,基本摸清了这几种除草剂,基本摸清了这几种除草剂的应用范围、杀草对象等诮技术,为全面开展菜田和果园化学除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除草剂丁草胺对蟾蜍肝脏形态学和组织学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除草剂丁草胺对蟾蜍肝脏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影响,探讨除草剂丁草胺对蟾蜍肝脏的毒性作用。将中华大蟾蜍随机分为对照组、稻田组、稻田5倍组和稻田10倍组,染毒剂量分别为5、10、30 ml/L,每组15只,分别放入盛有经曝气的自来水和试验用液的实验桶内,溶液的量为浸没1/2蟾蜍体积,分别在染毒后3、6、9 d,从各组随机取蟾蜍5只,解剖观察其肝脏的形态,测量肝系数;应用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除草剂丁草胺对蟾蜍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除草剂丁草胺的染毒时间和浓度均可影响蟾蜍肝脏的组织结构。随着除草剂丁草胺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递增,肝系数增大,肝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坏死和溶解。结论:除草剂丁草胺能改变蟾蜍肝脏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提示使用除草剂应注意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嘧啶(硫)醚类除草剂的非线性QSA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计算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40种嘧啶(硫)醚类除草剂进行了非线性QSAR研究,得出了影响它们除草活性的重要特征指标,结合量子化学研究结果,提出了该除草剂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初级模型。  相似文献   

19.
《石河子科技》2005,(6):6-6
<正>“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新型锄草剂HW-02的中试及应用开发研究”日前通过科技部验收。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坪除草剂即将进入市场化生产阶段。 HW-02研发项目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农药化学教授贺红武介绍说,我国近年来对除草剂的需求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由于除草剂的研发投资大、周期长,目前我国进入了市场化生产阶段的除草剂中还没有自主研发的草坪除草剂。  相似文献   

20.
正确使用化学除草剂,可以极大地减轻农田、林地除草作业的工作量,既经济又省工。下面介绍苗圃、造林地除草时常用的几种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