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报道玉米螟幼虫对保幼激索似物敏感期试验的部分研究结果,表明:JH—738对晚龄幼虫有明显的延育效应,最大敏感期约在五龄末期,虽然延育效应从四龄已出现。对早龄幼虫似乎有促进发育的作用。JH—738有增加蛹重的影响。早龄期处理(1——2日龄,3——4日龄)还表现出成虫产卵量,每卵块的卵粒数以及卵的孵化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产后1日龄、10日龄、25日龄、45日龄及60日龄(成体)5个发育阶段的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睾丸和附睾中雌二醇(estradiol,E2)的表达.结果表明:1日龄,睾丸生殖母细胞有E2阳性表达.10日龄,生殖母细胞E2表达减弱(P<0.05).25日龄,E2表达主要见于精子细胞.45日龄,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中有E2表达.60日龄,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及精子中均有E2表达,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表达较强,精原细胞表达较弱.在胚后发育过程中,1日龄和10日龄间质区细胞的E2表达最强,25日龄和45日龄E2表达减弱,60日龄E2表达最弱(P<0.05).1日龄至60日龄附睾上皮细胞和连接组织均有E2表达,60日龄附睾管内有大量精子,且有明显的E2表达.这些结果说明,棕色田鼠从出生到性成熟过程中,生殖细胞和间质细胞有E2生成.在精子发生的各阶段,雌激素通过其受体可能对生精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有直接调控作用,对间质细胞的发育也存在着调节作用.同时,附睾的发育和精子的成熟也受到雌激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海口市某鸡场雏鸡爆发一次 IBD 进行了临床、病理剖检观察、细菌检验及病毒分离,并与标准抗体的琼脂扩散试验以及病毒复制,确诊该次流行病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使用蛋黄抗体液治疗病鸡,有效地控制疫情。此外,还对海南省六个县(市)的10个鸡场及三个专业户鸡群进行了 IBD 血清学调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阳性率达64.2%.其中1—3日龄阳性率为18.41%,17—48日龄为92.42%,成年鸡为34.38%,不同品种鸡阳性率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由于其原发及继发病对养鸡业的危害很大,并且目前在黑河市的免疫鸡群中也有发生,我厂经两次免疫后的鸡群就发生一次,损失相当严重,后经中西兽医结合治疗,使病情得到了控制。发病情况我厂于7月11日进一批伊莎—褐商品蛋鸡,先后于19日龄、29日龄用中等毒力的双价细胞苗免疫,于36日龄即8月16日开始发病死亡,开始十几日,上百只死亡,高峰时达二百多只,于18日用中药治疗,20日得到控制。临床症状及剖位变化:病鸡、死鸡、死鸡尸体脱水,胸肌色泽发暗,胸肌和股肌有非常明显的斑块状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法氏囊水肿、…  相似文献   

5.
2012—2013年4—7月,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对栗斑腹鹀育雏期双亲递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斑腹鹀双亲均参与育雏,雌鸟和雄鸟递食率没有显著差异;亲鸟每天不同时间段递食次数无显著差异;雌鸟和雄鸟递食频次随着雏鸟日龄增大而显著增加.雏鸟4日龄以前,雄性递食次数高于雌性;雏鸟4日龄以后,雌性递食次数高于雄性.这种递食行为的性别间差异与雌雄分工有关;除递食以外,暖雏、为雏鸟遮阳等行为由雌鸟承担,而领域防御和警戒等行为由雄鸟承担.  相似文献   

6.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症的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呼吸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过程中,在韶关市某养鸡场观察到一群100日龄广西黄肉仔鸡发生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死亡率达10%.病理解剖学检查可见病鸡有单一或多器官肿瘤病变(4/8)、典型腹膜炎病变(3/8)和肿瘤与腹膜炎病变并存(2/8).在病鸡肿瘤组织切片中可见典型MD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CEF接种方法,从有肿瘤和腹膜炎病鸡的羽髓液中分离到MDV.在病鸡的心、肝、脾等脏器分离到大肠杆菌O78血清型菌株.研究结果表明:HVT疫苗免疫鸡群MDV强毒株和E.coliO78血清型菌株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病鸡出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死亡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希望”牌系列饲料的主要产品饲喂效果:奶猪35日龄断奶,60日龄体重19—20公斤,饲料效率0.92;仔猪(15—30)公斤,日增重455克,饲料效率1.15;中猪(30—60公斤)日增重696克,饲料效率2.53;大猪(60—90公斤)日增重735克,饲料效率3.1。蛋鸡21—72周龄重16.19公斤,蛋料比1:2.52;肉仔鸡1—49日龄增重2127克,饲料  相似文献   

8.
<正>1、发病情况:2003年-2004年我给各农户做 技术服务,发现禽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在85-90%以 上,死亡率在6%-17%,继发感染率死亡率可达 50%以上,病鸡发病日龄在14-35日龄,临床病症 主要以拉稀、呼吸困难较多,结合中西医治疗,疗效 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外源性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TPO治疗组、缺氧缺血(HIBD)组.于10、14、21日龄检测脑质量损伤百分比、皮层脑组织HE染色、免疫组化观察皮层神经元巢蛋白(Nestin)的表达;14、21、28、35日龄检测脑干诱发电位(BAE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HIBD组大鼠可见损伤侧的脑皮质组织学分层消失、结构紊乱,切片中出现大量条索状空洞,高倍镜下核异常深染、核固缩;TPO治疗组能明显改善大鼠脑组织形态变化;TPO治疗组在各取样时间点的脑质量损伤百分比均分别小于HIBD组(P0.05).HIBD组大鼠造模3 d后可见少量Nestin蛋白阳性表达出现在神经细胞胞浆、轴突和树突内,造模后第7天Nestin的阳性表达达到高峰;在相同时间点TPO治疗组Nestin的阳性表达与HIBD组趋势相似.BAEP检测发现,TPO治疗组各日龄绝大部分的波峰潜伏期(PL)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除21日龄的Ⅲ波,28日龄的Ⅱ-Ⅲ波,35日龄的Ⅱ-Ⅳ波外);从14日龄起TPO治疗组绝大部分的PL与HIBD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除14日龄的Ⅴ波尚未能测出外);14日龄起,HIBD组大鼠各波峰间潜伏期(IPL)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TPO治疗组大鼠的大部分IPL相比HIBD组明显缩短(P0.05,14日龄的各个IPL,28日龄的Ⅲ-Ⅴ除外).结论:外源性TPO能够在HIBD发生早期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减轻缺氧缺血导致的脑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0.
葡萄球菌病的流行和分布遍及全世界,在我国,鹅感染葡萄球菌病而大量发病和死亡的报道越来越多,并严重威胁着养鹅业的发展.除鹅以外,很多禽类都可以感染发病.鹅葡萄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不同日龄的鹅均可感染,但临床上多见于幼鹅.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临床症状有急性败血型和关节炎型、脐炎型等.本文介绍鹅葡萄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幼兔生长期生长性能和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功效.试验结果表明,70日龄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增重率达到13.3%;105日龄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增重率达到13.9%,105日龄比70日龄增重效果更加明显,并提高了幼兔的生长速度.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幼兔专用预混料大大降低了幼兔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并降低了兔群消化道疾病发生,提高了成活率,为微生态制剂在幼兔饲料中的添加应用提供了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鸡慢呼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病,多数是由于疫苗反应、环境应激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而诱发本病的。我近日就遇到一例。现将当时的发病情况和治疗体会总结出来,希望对养殖户朋友今后养鸡能有所帮助。1、发病情况:2014年4月19日,神木县某养殖户反映,他养的7000只鸡(其中3000只30日龄,4000只50日龄)有严重的呼吸道病;甩头、喘气、呼噜、拉稀。个别鸡只出现了眼睑、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引起宁都黄鸡沙门菌病的菌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情况,经疑似沙门菌病死亡鸡中分离细菌、PCR法鉴定细菌种属和血清型,纸片法分析其药物敏感性.结果 分离到4株沙门菌,均为鼠伤寒沙门菌.4株细菌同时敏感的药物有头孢噻肟、氟哌酸、多粘菌素B,4株细菌同时耐受的药物有阿莫西林、四环素、强力霉素.结果 提示,近期预防和治疗35日龄内发病宁都黄鸡沙门菌病的优选药物是头孢噻肟、氟哌酸和多粘菌素B等.  相似文献   

14.
稀有鮈鲫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年虫为饵料,运用组织学方法,对稀有鮈鲫性腺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水温(25±1)℃条件下,稀有鮈鲫卵巢分化时间明显早于精巢.卵巢解剖学上的分化发生在孵出后21d左右,其主要标志为卵巢腔的形成以及形成成簇发育的卵原细胞群;细胞学上的分化发生在35日龄左右,标志为初级卵母细胞的形成.精巢分化的解剖学标志为输精管原基及精小叶雏形的形成,分别开始于50日龄及60日龄左右;细胞学上的分化发生在60日龄左右,标志为初级精母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应用细胞中和试验分别对免疫和非免疫母牛所生犊牛的血清进行母源抗体的测定,结果显示两组(每组8头)犊牛血清中均含有滴度不同的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变化呈马蹄形变化.1日龄最低,7~8日龄最高,此后逐渐下降.免疫母牛所生的犊牛7~8日龄血清母源抗体达最高峰为8.3 log2,70日龄时达2.5 log2;而非免疫母牛所生犊牛7~8日龄时达最高峰为3 log2,43 d时达0.5 log2.对母源抗体类型鉴别结果表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母源抗体的主要类型为IgG,母源抗体呈现的特征变化主要与犊牛吮吸初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同其它家禽一样,家鸭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常是蛋氨酸.D·Elkin等(1986)试验,确定了雏鸭对含硫氨基酸的需要量.在0—12日龄时,雌性北京白雏鸭饲喂蛋氨酸补添量不同(0、0.06、0.12、0.18、0.24、0.30%)的玉米——花生饼粉日粮.结果表明,北京白雏鸭饲喂粗蛋白含量22%的日粮,对蛋氨酸和总含硫氨基酸的需要量分别为0.382-  相似文献   

17.
花鲈仔稚鱼的生长发育与摄食节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人工育苗条件下花鲈仔、稚鱼的生长发育与昼夜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8.5~20.0℃条件下,仔鱼5日龄开口摄食;8日龄,卵黄囊与油球消失;14日龄,尾鳍开始分化;24日龄,第二背鳍和臀鳍开始分化;42日龄,第一背鳍开始分化;58日龄,鳞片开始出现;67日龄,形体与鳍式已同成鱼。仔、稚鱼苗的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白天摄食,夜间不摄食;40日龄前,18:00时前后肠(胃)充塞度最高;49~50日龄及59~60日龄,10:00~20:00时肠(胃)充塞度多数个体5级、少数4级。仔、稚鱼全长与日龄的关系为L=2.6358+0.2700T,全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3.48×10-3×L3.4433,体重与日龄的关系为W=0.705×10-4×T3.4503。  相似文献   

18.
<正>1994年元月,石河子某养鸡场饲养的9日龄的艾维因仔鸡,发生一起以内脏器官不同程度的灰白色、淡黄色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照试验在 4日龄和 7日龄时 ,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只鸡分别肌注 0 .0 1 5 mg·kg- 1 ,0 .0 3 mg· kg- 1 和 0 .0 6mg· kg- 1 体重剂量的胸腺素α1 ( Tα1 ) ,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 5 6d,观察 Tα1 对鸡体重、饲料转化率、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3 5 ,42和 5 6日龄时 ,低剂量组鸡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 P<0 .0 5 ) ,而在 1 4和 2 1日龄时各组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 ( P>0 .0 5 )。在整个试验期间 ,低剂量组的饲料报酬均高于其他三组 ;低剂量组的法氏囊指数均高于其他三组 ,并在 1 4日龄时与对照组和中剂量组差异显著 ( P <0 .0 5 ) ,而在 3 5日龄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显著 ( P <0 .0 5 ) ;低剂量组的胸腺指数也高于其他三组 ,1 4日龄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 P <0 .0 5 ) ,而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 P>0 .0 5 ) ,但在 3 5和 5 6日龄时差异显著 ( P <0 .0 5 ) ;低剂量组的脾脏指数高于其他三组 ,且在 3 5和 5 6日龄差异显著 ( P <0 .0 5 )。  相似文献   

20.
高兰 《遵义科技》2004,32(1):61-62
仔猪痢疾病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危害10—30日龄仔猪的严重传染病。仔猪在吮乳期内,常因外界气候,温度变化,环境污染以及母猪体质、营养等多种因素,导致肠道正常生理机能紊乱。致使病原微生物得以大量繁殖,从而发生痢疾,常见是仔猪白痢,按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