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和解,可以成功化解民间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刑事和解是贯彻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项有效措施,除了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几类依法从重处罚的案件外,其他刑事案件都可以进行刑事和解。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问题: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精神来理解的刑事和解的含义,以司法和谐的理念来确定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从公诉案件的处置权来判明刑事和解的启动主体,从刑事和解的负面效果预防来设计刑事和解机制。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刑事司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积极推行社区矫正。"至此,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便成为刑事法领域最大的主题,如何创新机制以实现这一刑事法政策成为司法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3.
卜睿 《科技信息》2010,(25):395-395,410
言词证据是刑事案件定案的依据之一。保留合法言词证据,排除非法言词证据是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超期羁押是我国刑事司法中的"顽疾",其非法的性质决定了超期羁押期间取得言词证据不具备合法性,是必须被排除的。排除超期羁押期间获得的言词证据,不仅是对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同时也会促进对刑事羁押行为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对刑事司法工作的根本政治主张,是我国刑事立法及刑事司法的灵魂。该政策的提出与贯彻实施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但是,在我国目前刑事司法实践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还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文章拟从诉讼程序上对司法机关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以期对刑事司法机关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认识与贯彻实施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刑事政策为刑罚执行提供指导思想,刑罚执行是刑事政策的重要实践路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作为我国当前的刑事政策对于刑罚执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其对我国监狱刑罚执行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细化罪犯的分类,对其分别管理;实行累进处遇制度,推进狱内行刑社会化;保障监狱内罪犯的基本人权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刑事政策,是司法机关准确实施国家法律的重要指针。依法办案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题中之义,刑事司法必须在现行法律范目内“从宽”与“从严”,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不能被筒单理解为依法办案。在刑事司法中,司法者应当明确适用空间、抓住关键环节和区别案件情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7.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刑事政策。检察实践中,贯彻该政策主要冲突集中表现在与公安机关的冲突,又集中体现在如何协调和处理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立案监督和追捕追诉的问题、如何协调和处理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公安“严打”定势的矛盾。本文拟就人民检察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检察实践予以分析以及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冲突.并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8.
就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规范化建设的角度出发,结合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规范化建设,确保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正确适用的措施: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依法行使不捕权和不诉权;编制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标准,确保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正确适用;加强对有关人员进行规范化建设方面的培训,提高干警规范办案能力;进一步加强内控和外监,全面推广不捕说理制度,创建合理评判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贯彻好、落实好、运用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缓解社会冲突,防止社会对立,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年初以来,我院在公诉工作中,根据犯罪的趋向和规律,合理区分和界定严重犯罪、轻微犯罪,明确打击的重点和适用轻缓刑事政策的范围。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将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机制,刑事和解制度,量刑建议等运用到具体的办案中,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互补,宽严有度,做到了宽与严的有机统一,收到较好办案综合效果。具体做到了四个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0.
拐卖儿童屡禁不止,失踪儿童日益增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稳定因素。打击拐卖儿童犯罪行为,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与制裁,更要综合考虑社会多方面因素。刑事政策对国家的刑事立法起指导作用,从而影响整个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重要作用。在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以刑法打击为主,综合社会多方救助方式,共同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拯救被拐卖儿童。  相似文献   

1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出台基于对犯罪“严打”的反思和对犯罪规律的再认识,还基于对刑罚功能有限、司法资源有限的现实考虑,更基于建设和谐社会、均衡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适应全球两极刑事政策趋势的需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性质定位,决定了其在社会犯罪治理中应有的作用和涉及的范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性质还不是基本刑事政策,而是属于刑事司法政策,这种状况不利于达到政策固有的或者期望的宗旨。  相似文献   

12.
完善刑事立法是实现宽严相济的必由之路,慎用逮捕是宽严相济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完善刑事立法是实现宽严相济的必由之路,慎用逮捕是宽严相济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张希平 《科技信息》2010,(24):84-8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在恢复性司法和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指导下,人民检察院应立足于办案与化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关系并行的原则,将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的刑事问题解决方式应用于司法实践,积极探索审查批捕阶段刑事和解机制。通过刑事和解,把矛盾消灭在基层,消除在首办环节。  相似文献   

15.
保安处分制度中国化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客观要求,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保安处分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借鉴国外保安处分制度研究成果和立法经验,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立法应该包括总则和分则两部分。总则包括保安处分的种类、适用的前提条件、适用原则、程序性规定等;分则应规定各种具体措施,列于总则之后。  相似文献   

16.
社会形势的演变对刑事政策的变迁具有某种决定意义,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具有保障作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具体制度的支持,因此需要在诸如恢复性司法、社区矫正、死刑复核程序等涉及刑事立法和司法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制度设计和改革。  相似文献   

17.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对司法实践和执法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刑事简易程序密切相关。以新的视角来审视,简易程序在制度设计和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刑事简易制度,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这对于有效预防控制犯罪、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待轻微刑事案件我们应该改革现在的处理模式。建立由"刑事和解-人民调解-刑事审判"的单轨的模式。与此同时,完善当中各个环节的衔接。  相似文献   

19.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总结“严打”、“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等刑事政策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犯罪的具体情况而提出的具有时代和现实意义的新理论。真确认识宽严相济的科学内涵,可有效指导刑事工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预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罚的理念已经成为当今立法、司法、执法的主流的时候,刑罚的报应主义与单纯的惩罚主义已经成为历史,慎刑应该是作为21世纪刑罚价值取向的主要的内容和潮流,对我国的影响来说主要表现在我国刑事政策、刑罚种类和刑罚意识的转变,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根据不同的罪犯情节,依据法律的规定适用合适的刑罚。在当今的中国,刑罚的慎刑思想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