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刑事司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积极推行社区矫正。"至此,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便成为刑事法领域最大的主题,如何创新机制以实现这一刑事法政策成为司法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2.
楚哲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4):60-61,67
推定为从已知的事实推论未知的事实的方法,而刑事推定基于国家从严打击某种犯罪的刑事政策的考量,更有利于入罪,不致于轻纵犯罪。考察几个相关的司法解释,不难发现"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史中体现了刑法边界的历次扩张。主观心态的认定确实需要借助刑事推定方能实现,但是其也应当允许反证,并对推定的基础事实和推定的适用作严格的规定,如此才能实现保护社会与保障人权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贯彻好、落实好、运用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缓解社会冲突,防止社会对立,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年初以来,我院在公诉工作中,根据犯罪的趋向和规律,合理区分和界定严重犯罪、轻微犯罪,明确打击的重点和适用轻缓刑事政策的范围。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将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机制,刑事和解制度,量刑建议等运用到具体的办案中,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互补,宽严有度,做到了宽与严的有机统一,收到较好办案综合效果。具体做到了四个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出台基于对犯罪“严打”的反思和对犯罪规律的再认识,还基于对刑罚功能有限、司法资源有限的现实考虑,更基于建设和谐社会、均衡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适应全球两极刑事政策趋势的需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性质定位,决定了其在社会犯罪治理中应有的作用和涉及的范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性质还不是基本刑事政策,而是属于刑事司法政策,这种状况不利于达到政策固有的或者期望的宗旨。  相似文献   

5.
新社会防卫理论是国际刑事政策的理论基础,该理论在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大会的会议文件都有充分体现。新社会防卫论国际化刑事政策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之间的密切联系,国际航空安保公约深受新社会防卫论国际化刑事政策的影响。国际化视野下民用航空领域犯罪的刑事政策应具有国际性、建构性、时代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现阶段,我国惩治民用航空领域犯罪刑事政策呈现四大基本现状:入罪化、罪名衔接不协调、"严打"政策、财产刑适用范围狭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一种先进的执法理念,不仅为刑事司法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标准和界限,还规范了司法行为、节省了司法资源,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政策在基层司法实践中也得到了积极的贯彻与实施,经常运用于办案实践、提高了案件办理的质量与效率,并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同时,也发现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这一政策的有效落实,亟需在工作中加以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对刑事司法工作的根本政治主张,是我国刑事立法及刑事司法的灵魂。该政策的提出与贯彻实施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但是,在我国目前刑事司法实践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还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文章拟从诉讼程序上对司法机关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以期对刑事司法机关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认识与贯彻实施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孙大为 《科技信息》2010,(27):I0106-I0106,I0131
从现阶段提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主张出发点来看,其重点在于"宽",公安机关应当更新执法理念,应尽快明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主导地位,建立如实立案长效机制,探索、推广刑事和解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强制措施的适用机制,丰富并分发挥社区警务的功能;对没有被害人的刑事案件实行"宽大处理",建立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有关机制,严格控制运用劳动教养。  相似文献   

9.
今年这个春节过得不平静。在别人团聚之时,一些热心人士走上街头,用一种叫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方式,把街上行乞的儿童拍下来发到网上,然后联络公安机构确认儿童身份,从而达到解救乞讨儿童、打击拐卖儿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考移民"已经成为挑战我国高考政策公正性和社会正义信仰的严重社会问题,当前"高考移民"有三个动向,并对"高考移民"现象进行政策分析,警示"高考移民"现象导致的"公正"信仰危机,同时提出政策矫正方案。  相似文献   

11.
社会形势的演变对刑事政策的变迁具有某种决定意义,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具有保障作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具体制度的支持,因此需要在诸如恢复性司法、社区矫正、死刑复核程序等涉及刑事立法和司法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制度设计和改革。  相似文献   

12.
陈建智 《科技信息》2009,(32):74-75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治国理政目标。稳定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稳定的最高境界。在强调坚持严打方针的同时,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既有力地打击和震慑犯罪,又充分重视依法从宽的一面,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最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刑事政策概念是刑事政策学的基本范畴。刑事政策概念众说纷纭,不利于刑事政策学科的长远发展。坚持刑事政策学科的独立,是研究刑事政策概念的前提。作为刑事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刑事政策,不同于刑事公共政策,有别于刑法规范,更不是单纯的犯罪对策。刑事政策是国家基于犯罪原因认识,对已然犯罪采取的以刑罚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反应和处置活动。  相似文献   

14.
刑事政策是控制犯罪和保障自由的措施,是法治国家的立法智慧,是刑法的灵魂和核心。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礼治社会逐渐向法治社会、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迈进,我国有必要制定科学的、法治的现代刑事政策,以指导我国的刑事实践。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的建构是当代中国的新课题。和谐社会理念将对中国刑事政策理念的更新和刑事政策体系建构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京津冀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服务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服务业企业对"十一五"期间政策的认知水平和体验水平、企业的规模和效益等基本情况、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数据。文章利用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对影响服务业企业对"十一五"期间政策体验水平的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认知水平、员工人数、企业效益、行业地位、行业类型、所有制类型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等因素对服务企业政策体验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刑事和解,可以成功化解民间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刑事和解是贯彻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项有效措施,除了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几类依法从重处罚的案件外,其他刑事案件都可以进行刑事和解。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问题: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精神来理解的刑事和解的含义,以司法和谐的理念来确定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从公诉案件的处置权来判明刑事和解的启动主体,从刑事和解的负面效果预防来设计刑事和解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刑事政策指的是国家或执政党依据犯罪态势对犯罪行为和犯罪人运用刑罚和有关措施以期有效地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目的的方略。而民意的内涵稍显复杂,具体可分为伪民意、感性民意、理性民意。民意对刑事政策的作用具有双向性,其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刑事政策合理性、可接受性的提高,但也会导致非理性刑事政策的产生或者干预刑事政策的实施。故应采取"源头管控模式"以减少民意对刑事政策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其正向作用。源头管控模式概括而言即"源头控制,疏纳结合,执行独立,双层筛选"。  相似文献   

19.
《小学科技》2012,(8):26-27
看似普通的晾衣架也能帮助居民楼的人逃生,十字路口的斑马线华丽"变身",打击拐卖儿童的人贩子有妙招……哇,人们平时关注的安全问题竟然被聪明的同学们一一化解了!在201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科技节主题活动之一的"精彩科技·安全校园"科技创意设计大赛中,同学们积极关注和解决校园、居住环境中的安全问题,个个出奇招,设计出许多...  相似文献   

20.
刑事政策为刑罚执行提供指导思想,刑罚执行是刑事政策的重要实践路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作为我国当前的刑事政策对于刑罚执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其对我国监狱刑罚执行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细化罪犯的分类,对其分别管理;实行累进处遇制度,推进狱内行刑社会化;保障监狱内罪犯的基本人权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