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宋兰  李小霞 《科技信息》2010,(20):125-125
随着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呈现出从规定性转向描写性,从原文转向译文的趋势.而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的研究便不可避免的被提上了译学研究的日程.本文拟从现、当代的西方译论中有关译者理论的梳理,论述译者主体性怎样经历了一个由"隐身"到彰显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刘昂 《科技信息》2011,(12):I0170-I0170,I0172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还是人类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的心理映射过程。隐喻研究从修辞学到认知语言学的转向,为隐喻的翻译研究带来诸多启示,尤其是诗歌隐喻翻译。诗歌隐喻翻译对译者来说是重点之一,因为诗歌中无处不存在着隐喻。本文以Lakoff的概念隐喻为基础,通过对"旅夜书怀"两个译文的对比分析,试图探讨原著与两个译本反应的心理映射是否一致,为隐喻翻译的策略和评价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袁慧玲 《科技信息》2010,(27):I0246-I0247
从总体上看,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具有强烈的现实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品德高尚,但也不乏对"知耻感"的漠视和麻木,"知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需要准确把握"耻"和"知耻感"的内涵及其道德价值和"知耻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继承、汲取我国传统"知耻教育"的精华,遵循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大力开展大学生"知耻教育"。  相似文献   

4.
从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看中国当代翻译研究的“失语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引介和学习西方理论,而对于本国翻译理论的研究却太过忽视,以至于目前中国的翻译研究独创理论十分稀少,即呈现了曹顺庆教授所提出的"失语症"现象。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翻译研究对待西方翻译理论的状况及其原因,提出了一些改善方法,以期能对治愈这种"失语症"做出些许贡献。  相似文献   

5.
近日,昌平区依托于市级"221信息平台",建立了区级"221信息平台"。平台的建设是为了提高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水平及农业、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推动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应用。该平台建设分内网平台和外网平台两部分。外网平台为"昌平三农信息网",目前基本框架已建成,内网平台为领导管理决策系统,包含设施农业、苹果产业、动物疫病防控和草莓产业4个子平台。  相似文献   

6.
欧光安 《科技信息》2012,(10):23-23,25
穆旦(原名查良铮)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当代著名的翻译家,目前国内对其翻译作品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诠释学翻译理论是20世纪中后期重要的翻译理论支派,影响深远。穆旦译诗的诠释学译论分析和文本细读表明,在等值因素翻译的"得"与"失"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均衡,在译文表达上充分考虑到了译文读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王瑞妮 《科技信息》2010,(20):I0379-I0379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项为新农村建设选拔人才的系统工程.大学生村官计划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工程",不仅要严把"入口"关,将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人才选拔到"村官"队伍,更重要的是畅通"出口",以使大学生村官计划形成具有活力的流动机制.目前国家为大学生"村官"预设的五项出路的在实践操作上存在一些难题,阻碍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出口的畅通.  相似文献   

8.
孟丹 《科技信息》2010,(27):I0119-I0119,I0207
本文根据陆剑明先生的《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从语言的认知分析角度探讨了"对"的六种语用限制因素,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网络版)和作者内省语料基础上,阐述了什么时候中国人需要使用"对",并将这些场所进行了英汉语言对比。本篇文章从一定程度上帮助留学生理清了"对"的使用场合,并对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对"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素材。  相似文献   

9.
蒋霞 《科技信息》2010,(34):I0041-I0041,I0043
"默示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加特诺创造设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该教学法以运用彩色棒和彩色图表等教具著称。本文主要介绍"默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等,并结合中外教学实际和各派观点对"默示教学法"进行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商务英语翻译愈显重要,但简单的对等翻译无法解决由英汉语言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流障碍,而"零对等"作为一种新型的翻译处理手段,切合翻译功能目的论原则,可以更好地使译文与原文达到功能和效果上的对等,以实现和谐的商务交流。但目前国内对"零对等"翻译的研究还不多,文章着重以功能目的论为视角,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对商务翻译"零对等"现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丽姝 《科技信息》2010,(20):I0183-I0184
有关"头"词语在英汉语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通过认知手段(转喻、隐喻)对共时语义范畴"头"词汇进行分析,探索其内部认知机制,解释人类对客观世界构拟的相似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史凤玉 《科技信息》2010,(20):I0152-I0152
日语中助词"は"和"が"都可以前接体言表示主语.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为了使日语学习者更准确地认识、掌握这两个助词的区别が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盛雪滢 《科技信息》2009,(10):119-120
公示语向来被称作"城市的脸面",是给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留下第一印象的中国名片。目前在许多城市,公示语逐渐采用双语来表示。然而我国的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公示语翻译的错误比比皆是,这大大影响了公示语作用的发挥,削弱了城市形象。作为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和实践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根据功能理论,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尹剑波 《科技信息》2010,(34):I0150-I0150
模因论来自于达尔文进化论,是研究文化进化中文化模因传播复制现象的理论。中华"和"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与"和"有关的思想及话语从古流传到今。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阐释了"和"文化传承的现象,并提出了对其他语言文化现象阐释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三生教育"是否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实践,而高职"三生教育"的实践不能脱离"工学结合"的大环境。应构建工学结合下"三生教育"实践模式——四个"复合"。三位一体即"实训前、实训中、实训后"的复合形成"工学结合"三个阶段全过程的"三生教育"实践格局;见识、感悟、体验三种实践方式的复合实现全方位的"三生教育"实践格局;三师一友的复合和三覆盖形成全员的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16.
张明 《科技信息》2010,(20):I0113-I0113
本文从一元函数微积分角度出发,阐述了在微积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四类"模式方法",并对每一类"模式方法"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7.
段忠玉 《科技信息》2010,(34):I0396-I0396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中国茶向西方各国传播开去,特别是英国形成了特有的英语茶语言。本文总结了中西方与"茶"有关的语言,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
几十年来翻译界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褒贬不一,批判者认为"信达雅"理论不足取。常谢枫先生撰文《是"信",还是"信达雅"?》批评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自身存在缺陷,且给翻译事业带来危害,而"信"才是翻译的唯一标准。事实上,许多批判者都未能将"信达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更未能考量其历史背景,从而导致了理解偏差,误读了严复"信达雅"的本意并且忽略了"信达雅"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杜敏  李巧燕  赵彦 《科技信息》2010,(34):I0038-I0039
高职高专院校"升本"后,原有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科教学模式已不适合技术应用型本科教学要求,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成为目前学院面临的首要任务,本文以防灾科技学院为实例,结合《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分析了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在教学中继承并改进传统的实训教学思路,通过课外实习及综合课程设计,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相信该文对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friendly"复合词的数量越来越大,词内结构越来越复杂,"-friendly"词义延伸也越来越广。在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friendly"复合词的构词结构、语义特征以及翻译策略进行讨论,概括出目前此类复合词的四类结构和四个语义特征,并总结出四种翻译策略。最后,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