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有线电视传输系统(以光缆传输为主)的防雷方案设计。文章介绍了雷电对人类生活的危害和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组成,根据雷电的形成过程和雷击大地时雷电流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光缆遭遇雷击的原因,提出了避开雷区、雷点,阻止光缆诱导雷电,引接雷电入地的光缆防雷设计思路,介绍了光缆的防雷设计与安装的方法、架空和埋地光缆防雷措施的不同之处,讨论了架空和埋地光缆的几种防雷接地方法,提出其优缺点,总结出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一旦遭到雷击,没有良好防雷措施的有线电视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甚至瘫痪,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危害巨大。对于有线电视的防雷、避雷与接地问题,就成了有线电视维护人员征服自然,减少灾害损失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雷电灾害严重地威胁着电台的正常工作,防雷工作成为雷害严重地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文中对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和雷电造成的危害进行了阐述,介绍了雷电参数及雷电入侵有线电视设备的途径,对雷电防护原则进行了说明,结合工程实践详细分析了广播电台的有线电视防雷问题,希望对雷电防护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由于雷击输电线路或杆塔所致的电力系统线路跳闸率较高的现象,建立了一种不同幅值雷电流作用下杆塔接地装置冲击系数模型,以用于雷电流对杆塔接地电阻影响的评估计算,提高冲击接地电阻的测量准确度。搭建了土壤火花放电X光拍摄平台,在不同雷电流作用下,得到土壤火花放电具有斑点状-球状-流注状-电弧通道的渐变过程规律,通过不同大小雷电流现场试验,得出不同冲击电流下电感效应对电流阻挡作用及火花效应的散流作用相互制衡关系,进一步通过电感效应与火花效应解耦的方法得到较准确的接地装置冲击电阻。试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实现了通过小雷电流冲击测试得到大雷电流作用下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目的,并可通过小型便携式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对杆塔冲击接地阻抗进行测试,所计算阻抗与实际阻抗的误差在3%以内,可对输电线路防雷设计、评估、施工、改造等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飞机接地网承担着提供电流返回路径、雷电防护、电磁屏蔽等重要功能,是影响飞机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相比于传统飞机的金属机身,飞机机体中复合材料的大量使用,已经使得飞机复合材料区域内的接地网结构发生了改变。为了能够准确量化分析复合材料飞机接地网内的电流分布,通过使用线模型等效代替复杂的接地网结构元件,并基于该线模型搭建了复合材料飞机接地网结构。通过在该结构上注入电流,分析电流频率、蒙皮与接地网结构间的连接材料对接地网结构上电流分配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大型复合材料飞机接地网结构,在一定频率之前,接地网结构上的电流分配受制于电阻效应,当频率超过一定限值时,接地网结构上的阻抗会大于复合材料蒙皮阻抗,电流分配受制于电感效应。  相似文献   

6.
林银招 《科技信息》2012,(21):417-417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中对接地设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变电站接地系统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更涉及到人身与设备的安全。而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是防雷的重要保护部位。变电站接地。一般采用等间距和不等间距网格接地。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变电站接地包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即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地即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使其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则是为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在变电站防雷接地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变电站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杨占雨 《科技信息》2009,(14):93-93
电子衡器防雷技术是一个性能先进的综合复杂的雷电保护系统,主要采用了传感器、仪表等电位保护、传感器电流泄放通道、电源多级防雷保护,尤其是安装防雷接地网等现代雷电防护技术。广泛适用于电子轨道衡、电子汽车衡和高炉配料秤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气象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精密的气象观测、采集、处理设备被广泛应用,但是气象观测设备防抗雷电电磁脉冲和雷电感应过电压、过电流能力弱,频繁发生因雷击事故损毁设备,进而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该文通过对气象观测设备雷击灾害事件的调查、鉴定与分析,总结雷击灾害原因,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提出做好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线缆屏蔽与接地、安全保护接地与供配电系统防雷等雷电防御关键技术措施,并在雷电环境恶劣之处采取"独立接闪装置"等特殊防雷措施,在实际工程运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跳闸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实现避雷线沿塔身的雷电冲击电流快速排散至大地是减少绝缘子沿面闪络的关键.现行输电线路杆塔存在着土壤电阻率高、接地施工困难、降阻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采用CDEGS软件先建立杆塔单向辅助接地网,研究连接线长度、数量以及连接线长度与辅助终端的比值对杆塔分布式辅助接地网散流特性的影响;进而建立杆塔多向分布式辅助接地网计算模型,对比分析电流频率、土壤电阻率对单向和多向辅助接地网的影响,并针对多向分布式辅助接地网的散流结构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当连接线长度超过有效散流长度后,辅助接地网的降阻效率和分流能力呈现"饱和性";增加连接线数量可以明显改善单向辅助接地网的散流特性,有利于降低杆塔主地网的接地电阻;多向辅助接地网较单向辅助接地网具有明显的散流和降阻优势,改善多向辅助接地网结构有助于实现入地电流的均衡散流.本文研究结论可为输电线路杆塔设计与施工、杆塔接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按照模拟雷电流冲击波形的方法来测试变电站接地网的冲击接地电阻,该模拟冲击波形属于小信号,避免利用常规冲击电流发生器所带来的体积庞大不宜实地测试和现场测试人员人身安全的缺点,通过不同的波形来测试得出相应的冲击接地电阻,并与常规测试方法得出的接地电阻进行换算和比对,证明该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1.
将大型冲击电流发生器运至现场,在实际的线路杆塔上给接地装置注入模拟雷电冲击大电流,测量接地装置对地电位升高、冲击接地电阻等指标,获得了运行中杆塔的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同时应用接地装置仿真计算模型,按照与现场试验相同的条件用电磁暂态分析程序(ATP-EMTP)进行了仿真计算,将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王莉 《科技信息》2007,(21):100
为保证有线电视网络始终高质量运行,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让用户看到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农村CATV网络在每年雷雨季节,经常发生雷电打坏CATV网络设备的情况,为减少经济损失,实现整个网络的良好运行,网络的避雷与接地已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雷电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因此防雷接地在输电线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雷电活动的不确定性,因雷击而跳闸的现象常常影响着输电线路的安全。如果对输电线路进行防雷接地,不但可以预防雷击引起跳闸,还能够有效保护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电力系统能够持续可靠地供电。因此科学合理的设计防雷接地装置,加强对输电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输电线路由于遭受雷击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文中笔者将通过分析雷电在输电线路安全问题的危害,探讨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及预防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接地是维护系统或设备正常运行,保障设备、设施和人身的安全,防止雷电和静电危害,抑制电磁干扰等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在雷电防护措施中,接地更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详细分析了防雷工程中地中的干扰来源,并通过对电子设备地线干扰抑制理论的研究,提出了采用有效隔离、多点重复接地等切实可行的减小地干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雷电基本知识、雷电防护的基本原则、通信局点的防雷接地方式和基本要求等3个方面,对设备防雷接地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合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接地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变电站接地包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即为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地即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  相似文献   

17.
有线电视系统防雷再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峰  周昌林  龚志帅 《科技信息》2006,(12):228-229
作者通过对雷电的认知,以及多年来从事有线电视系统防雷维护的实践,阐述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前端、光纤网络、同轴电缆网络的影响。立足于传统的防雷措施,根据有线电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特点,介绍几种经济、可靠、方便、高效的防雷办法。  相似文献   

18.
唐青 《科技信息》2009,(20):I0266-I0267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防雷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若干有线电视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影响,针对雷电的危害,提出了有线电视系统防雷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危害分析,讨论了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措施,从而消除或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土壤非线性电离效应是影响接地体散流能力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冲击电流作用下土壤非线性电离对接地体泄流能力的影响规律,以单根水平接地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3-D FDTD)数值分析方法,基于L-D(Liew and Darveniza)提出的土壤非线性电离效应模型;根据电磁场理论,建立了水平接地体仿真模型,然后从暂态冲击接地电阻、最大暂态地电位升(GPR)和电导率分布等接地体特性参数角度来研究水平接地体冲击散流的物理过程。研究表明:1雷电流在接地体及其周围土壤的散流是复杂的电磁暂态过程,接地体的散流极不均匀;2土壤非线性电离效应减小暂态冲击接地电阻,而且考虑了土壤非线性电离效应的最大暂态地电位升要远远低于未考虑土壤非线性电离的情况;3接地体端部附近土壤电离区域大于中部附近电离区域,具有明显的端部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