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剖外星人 1995年出现了一部画面模糊的黑白影片,展示了解剖一个外星人身体的全过程.据说,这个外星人是1947年"罗斯韦尔飞碟坠毁事件"时死亡的,这部绝密影片则是由军队拍摄的.  相似文献   

2.
更正     
<正>本刊2014年第6期第82页"一、引言"更正为"引言";第93页"四、评说《解剖法》"更正为"五、评说《解剖法》"。特此更正,并向作者及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6,(5):22-23
微信朋友圈中前几天疯传:"我国专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广州地铁出现超级细菌,感染可致死。"这几日又疯传:"广东有个8岁小孩患普通感冒而死,尸检报告表明,孩子感染了至少不少于两种以上的耐药菌,即超级细菌!"其实感冒是种"自限性疾病",即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其原因是,人体经过自然界亿万年的洗礼,不断地锻炼而形成  相似文献   

4.
正前些天,鲫鱼成了舆论热点。据说,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有几位参赛学生因为"成功解剖鲫鱼,保送清华北大"。但实际上解剖鲫鱼只是竞赛实验操作的环节,大约只占总分值的十分之一。因此,轻佻地宣传"靠解剖鲫鱼上清华"或者随意调侃并不恰当,但解剖鲫鱼成为兴奋点,原因在于击中了当前教育的痛点,反映了人们对教育中实验课和  相似文献   

5.
1780年的一天,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剖时,两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无意中同时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他称之为"生物电".而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在多次实验后则认为:伽伐尼的"生物电"之说并不正确.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4月9—13日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国解剖学会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名词研讨会"在厦门召开。与会大陆专家有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张绍祥教授、空军医科大学李金莲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曾园山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齐建国教授、中国解剖学会副秘书长房桂珍老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高素婷编审。台湾地区的台湾解剖学会理事长马国兴教授、慈济大学刘鸿文教授、成功大学许钟瑜教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有神论是有本质区别的.本文从心理幻象、心理暗示、自我意识和相关的似清醒意识状态、灵感、直觉等方面对所谓的"神灵体验"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由浅入深、逐次解剖,揭开了它神秘的外衣,这对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复杂的实在     
本文认为,在复杂性研究的视野中,复杂的实在概念,其基础的哲学观点是一种"结构-关系"并存的实在论;是一种"条件-过程"实在论;是一种"历史-语境"的实在论.复杂性研究丰富了实在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作为一种新的主流话语可能预示着当前中国社会关于发展思路的某种变革和转向,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处提出的深发展观并不是和科学发展观相悖的东西,只不过侧重点和层次有差别.由于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并不限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解释,而是一种"全面"、"综合"即"科学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针灸于19世纪上半叶传入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针灸热"的影响之下,开始在美国流行.针灸在美国流行的五十年间,经历了三次热潮,完成了法律本土化、教育本土化、职业本土化和医学属性本土化四个层次的本土化.美国本土化针灸,有着重视生理解剖理论、关注情志生育疾病、存在多种学术流派、坚持中西合璧教育、开发新型针灸器材、割离针灸...  相似文献   

11.
达·芬奇除了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还是一位充满幻想的发明家和解剖学家,所掌握的解剖学知识远远领先当时所处的时代。2013年8月,英国将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举行一场名为"列奥纳多·达·芬奇:人体机械学"展览。展览将于2013年8月2日至11月10日在荷里路德宫的女王艺廊举行。展览上,参观者可通过高科技医学成像技术获取的图像,了解达·芬奇的人体解剖素描拥有怎样的精确性,对人体的研究又拥有怎样的突破性。据悉,此次展览将展出皇家收藏基金会收藏的3 0幅达芬奇创作的人体解剖素描。在一份共有18页的手稿(现在  相似文献   

12.
在语言学中,"文字学"这个术语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以不同民族文字为对象,揭示人类文字构成和运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另一种是指"研究汉字的学问".目前,无论是从术语规范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人们现今的实际使用状况来看,后一种用法已经很不合适了,应予以剔除.另外,"研究汉字的学问"目前还有着多种异称"文字学"、"汉字学"、"中国文字学"等,为避免术语使用的混乱,应确定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汉字学"作为规范的正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吕氏春秋·察意>中说:"大圜在上,大矩在下."这种"天圆地方"说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天和地的一种理解.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30年代转向马克思主义之后,恩斯特·布洛赫在马克思意义上,把自然理解为一种"感性的自然界",提出了"能生的自然"概念和"自然主体"概念.根据能生的自然概念,自然不仅是无意识的最初阶段,也是人类事业的"前室".自然主体不仅仅是一个假定,而是一个存在论的根据.自然主体概念涉及一种"超自然化的地理学",意味着人与自然的物质代谢和交互作用,从而自然主体造成一种具体的乌托邦统觉的效应条件,即造成革命意识.  相似文献   

15.
谈"技术性思维"的片面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性思维"是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在客观上曾起到过推动技术发展的作用.但是,"技术性思维"的膨胀,同时引发了许多严重问题.中国在加速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技术性思维的影响,并逐渐暴露着它固有的思维弊端."技术性思维"是一种片面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Reiection是移植医学中的一个常用术语,中文名为"排斥[反应]",是免疫反应中的一种. 人和动物有一种天赋的自卫能力,当有外来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入侵体内时,机体有一种对抗能力.首先辨别判断其是否为"非己"之物,如果是,则会动员体内抵抗机制,予以攻击,使其丧失活力,以至消灭,这就是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界中,有时一种化学物质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分子结构--左旋和右旋,它们互为镜像对映体,彼此间的关系就像人的左、右手.所以,化学家们称它们为"手征性"或"手性"分子.  相似文献   

18.
技术理性是一种特殊的、综合的和典型的理性形式.一方面,技术理性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的人类理性,是一种扎根于人类物质需求及人对自然界永恒依赖的实践理性和技术精神.追求物质目标、满足物质需求是技术理性的永恒的和第一的旨趣.技术理性的这种旨趣标志着人的一种敞开状态,标志着人与自然的"交往"和主客体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在文[1]中,刘春生先生断言"投票悖论是一种典型的逻辑悖论",但在其论证中却存在着约定前提含义不明和一些逻辑错误.另一方面,由于"投票"悖论只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现象的一种反映,所以它不构成逻辑悖论.  相似文献   

20.
一种专家们称之为"家庭电器集成系统"的家庭网络将进入你的家庭,上门服务. 家庭网络是一种将整幢住宅和整个社区的家庭个人电脑、家用电器、三表(水表、电度表、煤气表)、照明系统、安全报警系统与计算机广域网互相连接的一种崭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