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夏金龙 《科技信息》2010,(28):201-201,203
本文从翻译的标准谈起,提出由于文化差异导致英汉互译时经常会出现的信息不对等现象。文章讨论了导致信息不对等现象的几种情况,如词汇空缺、词义空缺和文化空缺。接着讨论了几种应对英汉互译时信息不对等的策略,即利用图像、模仿、解释、替代、淡化和中国式英语等。  相似文献   

2.
词义修辞格是修辞格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修辞格,但在翻译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很难对等转换的情况。因此,可引入翻译中的“叛逆性”概念,从辞格化转换和非辞格化转换两大方面,来探讨叛逆性转换在英汉修辞格互译中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从而词义修辞翻译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俚语作为英语文化中非正式的一种语言形式,在英语学习和英汉互译与跨文化交际中引起越来越多学者和英语使用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英语俚语的突出特点,对其英汉翻译的细节提出了三点值得关注的问题,对词义、语体和文化等值性的思考,旨在能更准确、恰到、精确的理解、翻译和运用英语俚语。  相似文献   

4.
英语与汉语在词义、词义结构、语句衔接上存在差异,通过分析学生在英汉互译中相关方面的典型错误,来论证对比分析在提高大学生翻译技能,确保译信度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巧云 《科技信息》2010,(22):139-139
存现句作为一种句法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普遍存在,英汉存现句有相似点也有差异之处。本文分别从英汉存现句的结构和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探讨英汉存现句的差异性以及英汉存现句之间的互译。  相似文献   

6.
词汇空缺现象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本文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论述了英汉词汇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并具体阐述了英汉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不等值等与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成因的关系,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在英汉互译中标点符号的问题是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守并灵活运用英汉标点符号规则非常重要。本文从英语标点符号的三项基本功能、英汉标点符号的差异、英汉互译过程中标点符号的处理方法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恰当、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8.
英语习语在英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英语学习者和研究者都不能忽视的语言现象.但在其汉译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往往出现词义偏离.本文将从英汉习语翻译中词义偏离现象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英语习语的学习与教学.  相似文献   

9.
文化角度下的中英隐喻互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和认知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中英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就使得中英隐喻在共性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而英汉互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仅涉及英汉两种语言,同时也涉及两种文化.正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隐喻的翻译就成为翻译中最为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黄昀 《皖西学院学报》2008,24(1):131-133
省略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是英汉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而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英汉省略虽具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汉互译时,要通过保留、增删等手段在译文中实现有效转换.  相似文献   

11.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了汉英词汇之间的不对等、空缺现象、原因及翻译对策.指出词汇空缺现象反映了语言的民族性.词汇的不对等性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探讨了翻译工作者如何通过得体的翻译来消除这些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中的范畴问题是指在词语翻译中由于原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范畴不同而引起的不对等问题。在类典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视角下,英汉翻译中的词语范畴在类典型、范畴域、范畴层次性和文化意义上存在不同,并且存在范畴的缺失现象。词语翻译的本质,模式被赋予新的意义。这有助于对等方面译文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introducing cultural sense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English to Chinese in particular, by examining the problem of non-equivalence at word level in associated meanings and to unveil the cultural aspects projected within. It is also argued that greater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translation and flexible strategies should be adopted i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s of non-equivalence in the associated meanings of words of different cultures.  相似文献   

14.
翻译就是要准确表达出词语与句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句法意义、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对等。文章阐述了翻译中词层次上的非对等现象,并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探讨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促进各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必要方式。本文对翻译文化观下的对等翻译进行了再剖析,简述了对等翻译理论的发展史,并就翻译过程中如何协调等与不等的矛盾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翻译单位的研究在国内和国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诗歌作为文学形式中特殊的一种,必然有着自己的翻译单位。诗歌翻译有别于其它类型的翻译,对其的翻译必然会涉及到翻译诗歌背后的文化,同时,由于源文本中诗歌的形式是不可再现的,因此,诗歌的翻译不可能在词、词组或句子上一一对应,其翻译单位必然是在语篇的位次之上的,即意境。  相似文献   

17.
汉语成语不同于英语的“id iom”一词,在进一步澄清汉语成语界定的基础上,分析比较,探讨在一定的语境下汉语成语的翻译问题及对策。成语的翻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直译法、套译法和意译法。根据不同的方法对成语的翻译进行了归类,有助于我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正确使用成语。  相似文献   

18.
翻译实践是基于翻译理论基础上的一条主要学习翻译的途径。中西译学理论将学生误译现象归纳为词义理解错误型、语法概念模糊型、脱离语境型、硬译死译型、汉语表达欠缺型、文化知识欠缺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翻译实践中必须根据语言环境,注重翻译的灵活性、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从汉英科技语作翻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汉语复句与英语复句的语言结构特点。探讨了两种语言在复句层面的编码与解码之功能对等或功能不对等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此类复句互译应遵循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20.
回顾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中的文本处理、文本分析、词典构成、词典查询和语义排歧技术,指出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因为词义选择、层次切分、特殊句型结构等固有难题难以圆满解决,只有发展新的翻译技术,才能使机器翻译质量达到实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