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饶阳凹陷任西断层的封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断层两盘的岩性配置关系、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成藏期的配置、泥岩涂抹、断裂充填物泥质含量和断面力学特征分析,对饶阳凹陷任西断层的封闭性进行研究,最后应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任西断层在沙三期-沙二期开始发育并且活动强烈,正好与本区的油气运移成藏期相配合,为潜山油藏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运移通道;新近纪以来断层长期停止活动,其下盘即任丘潜山的雾迷山组地层封闭性较好,对任丘潜山油藏的保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而上盘即长洋淀潜山雾迷山组地层封闭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6,(9):1486-1492
断层是汊涧地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也能形成与之相关的油气藏,断层封闭性的研究对于确定油气藏的分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断层特征、断层活动期、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关系、泥岩涂抹及断面正应力等控制封闭性能的各个要素,对汊涧地区天79块、天89块4条主要控藏断层封闭性分析,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判,在此基础上分析判断油气成藏模式,预测有利圈闭.结果表明:阜四段断层封闭性总体评价较好,阜二段断层封闭性总体评价较好-中等;汊涧地区有利圈闭应该在汊涧次凹内部或附近.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古峰庄-红井子地区地跨西缘逆冲带和天环坳陷两大构造。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地层对比和构造对比等识别发现该区存在两种类型的断层,早期的逆断层位于研究区的西部,呈南北向和北西-南东向展布;晚期的正断层分布于区的中部,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天环坳陷的形成与长7烃源岩分布及生烃高峰期在时空上匹配,促进了油气侧向运移并成藏。古峰庄-红井子地区长9油藏发育3种类型油藏:早期鼻状隆起带成藏、西缘逆冲带逆断层成藏和晚期天环坳陷内正断层成藏。前两种类型同期形成于早白垩世末期,形成时间较早,为原始油藏;后者形成喜山期,时间较晚,属改造型油藏。晚期断层对油藏进行重新调整,造成断层下盘油藏被破坏。建立了古峰庄-红井子地区长9油藏的成藏模式,总结其成藏规律为断层是油气运移的通道、异常压力和底水浮力驱动是油气运移的动力、连通宽广的砂体是油气运移的载体、泥岩和断层阻挡以及构造高点是油气运移的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拟合控圈断层泥岩断层泥比率(SGR)值与其所封闭油柱高度数据,建立断层侧向封闭能力包络线的函数式,讨论断层侧向封闭能力定量评价方法,并对辽河坳陷齐家-鸳鸯沟地区断层侧向封闭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断裂成藏期后活动性对其侧向封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齐家-鸳鸯沟地区控圈断裂SGR与其所能封闭的油柱高度具有指数函数关系,断裂成藏期后活动性是断裂侧向封闭能力重要影响因素,当控圈断裂成藏后期活动速率大于2 m/Ma时,将破坏已形成的断裂侧向封闭能力,断裂侧向封闭性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表现在断裂侧向封闭能力影响着圈闭中油气的充满程度,断裂成藏期后活动性影响着圈闭中已聚集油气的保存与散失.研究区上台阶的沙二段及沙三段中上部断层侧向封闭能力最强,是下一步该地区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沾化凹陷南部三合村地区馆陶组油气成藏认识不清这一制约勘探的主要问题,对油气成藏规律展开了系统研究。通过油藏解剖明确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油源断层活动强度控制油气运移起始点,微幅构造脊控制油气平面运移路径,储盖组合影响油气富集程度。最后总结三合村地区馆陶组油气成藏模式为它源阶梯式侧向运移浅层成藏。  相似文献   

6.
惠民凹陷西南缓坡带断层的封闭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断层对惠民凹陷西南缓坡带油气成藏的作用,在分析缓坡带断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泥岩涂抹系数法和断面压力与砂泥比结合法对研究区内主要控油断层的封闭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断层的封闭性在时空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在油气运、聚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夏口断层控制着运移至缓坡带的油气量,其东段侧向封闭差,可以连接源岩和圈闭形成油气运移的通道,西段侧向封闭好,阻止油气运移形成油气藏;缓坡带内三、四级断层控制着油气运、聚的层位;研究区北部沙四段(Es4)地层中的断块圈闭应为下一步重要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7.
渤中凹陷周缘是重要的油气聚集带,而其北部至今尚未有油气田发现,断层与油气具有密切关系,不仅控制着圈闭的形成和演化,也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之一,因此,开展断层构造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细解析渤中凹陷北部三维地震资料,对其断层发育特征、活动特征、成因机制以及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渤中凹陷北部发育层间、阶梯状的弧形正断层。在垂向上,断层的活动强度具有中间强两边弱的特征,在平面上,断层演化为简单侧向生长模式。综合分析断层的生长指数和断开层位,认为断层活动时期主要为东二下段第II期到东二上期。断层的形成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包括断层孕育期、断层活动期、断层迁移期和断层静止期。指出重力滑动作用和走滑作用共同控制了弧形断层生长发育过程。探讨了断层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弧形断层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滚动背斜圈闭的形成,控制了砂体的层数和厚度,促进烃源岩与储层沟通,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8.
冀东南堡凹陷关键成藏时刻主要断裂封闭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对含油气系统的研究表明,控制油气成藏的因素很多,其中断层的封闭性与油气成藏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在对控制断裂封闭性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断面正压力和泥岩涂抹系数是定量评价断裂封闭性的两个主要参数,并对断面正压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综合考虑了水平最小主应力的作用效果.运用这种方法对南堡凹陷的主要断裂在两个关键成藏时刻的封闭性进行了讨论,表明断层的封闭性与埋深和区域应力等综合因素具有密切关系;主要断裂垂向上总体下部开启、上部封闭,且Nm期封闭性较强;侧向上基本上保持封闭,且Ed期封闭性较强;指出断裂构造复杂地区以浅部勘探为主,断裂相对简单地区以深部勘探为主,且集中在Ng组和Ed2以下层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渤中凹陷西部北缘边界断层活动、烃源岩热演化及成藏史等综合分析,定量探讨了生烃期边界断层活动与油气差异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生烃期主要为馆陶组至现今,断层活动以"弱—弱—强"为主。馆陶组与明化镇组下段时期,断层活动弱(活动速率小于10 m/Ma),在明化镇组中期(约7.5Ma),烃源岩由生烃进入主要生烃阶段,油气向古近系圈闭中运移并成藏,断层以封堵作用为主。在明化镇组上段(大约5.3 Ma)开始,烃源岩进入高熟阶段,断层活动增强,油气开始差异成藏,当断层活动速率小于10 m/Ma时,油气主要在古近系成藏;当断层活动速率在10~25 m/Ma时,断层具有一定的输导作用,且对古近系油气藏造成一定的破坏,油气主要在古近系和馆陶组分布;当断层活动速率大于25 m/Ma时,断层主要起到输导作用,且古近系油气藏被破坏,油气向浅层运移并在新近系成藏。  相似文献   

10.
油气沿断裂走向运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断层活动性、断裂走向联井测线资料、断裂带内部结构及其与砂体的匹配关系、油藏分布特征等对惠民凹陷唐庄 肖庄地区油气沿断裂走向运移进行研究,并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对运移路径的评价结果进行佐证.研究结果表明:断裂是具有一定体积和复杂内部结构的三维地质体,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油气在断裂纵向、横向和走向上均具有运移分量;油气沿断裂走向运移方式可分为断裂内部输导脊运移和砂体-断裂输导脊运移;断裂活动的不同时期,油气沿断裂走向运移分别以不同的输导方式为主且是逐渐过渡的,断层活动期、静止初期或短暂静止期以断裂内部输导脊运移为主,长期静止时通过砂体 断裂输导脊运移为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可知, 雅克拉断凸中的晚第三纪张扭性断裂系统具有东西分块、南北分带的基本特征, 主要发育4种断裂构造样式: 阶梯状断裂构造、掀斜断块构造、堑垒式构造和负花状构造。与张扭性断裂系统有关的圈闭构造样式主要有4种: 断鼻与断背斜、掀斜断块、逆牵引背斜和地垒。张扭断裂系统主要活动期为晚第三纪吉迪克期和康村期, 其形成的圈闭与生烃期有较好的匹配关系。雅克拉断凸张扭性断裂系统在白垩系和第三系油气聚集过程中, 断裂的垂向运移通道作用表现得极为明显, 但是断层的侧向封堵对油气的聚集成藏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厘清LD21油田东盘3个断块平面上、垂向上油气差异富集的原因,从断层封闭的机理入手,建立了工区的埋深泥质体积分数排替压力关系图版,求取了断层岩和储层的泥质体积分数;剖析了压实成岩压力和压实成岩时间对断层岩排替压力的影响,通过计算断-储排替压力差,定量评价了断层的封闭能力;预测了不同油组断层所能封闭的最大油气柱高度,与工区实钻井各油组油气柱高度吻合度高,平均误差9.5%,证实了此断层封闭能力定量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最终明确了平面上、垂向上油气差异富集的原因。此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优选的影响断层岩排替压力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价,给出了断层埋深、泥质体积分数、断层倾角和作用时间比四因素的显著性排序。  相似文献   

13.
沉积盆地岩性地层圈闭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随着世界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新发现的油气藏中岩性地层油气藏无论是产量还是储量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这类油藏的理论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岩性地层圈闭与构造圈闭在成藏条件和成藏机制方面存在一定差别,岩性地层圈闭的形成条件复杂,决定了其成藏主控因素具有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岩性地层圈闭成藏“四元主控”观点:即运移通道条件、流体动力条件、储层临界物性特征和砂体封闭条件.这4项主控因素控制和决定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东辛浅层主要有平行状断块、环状一放射状断九、羽状断块、帚状断块四种断块模式。断层的输导性主要受断层级别、断层活动的周期性以及断层产状的控制。二、三级断层向下多断至沙三段烃源岩,向上可断至东营、馆陶组、明化镇组,为主要的控油断层;断层活动周期性控制油气垂向周期性运移;东辛浅层断面形态有同向断层、反向断层、地堑状、地垒状和“丫’型断层。断层的封闭性主要受断层性质、落差大小、断面形态及断层两盘地层接触关系、断面能否形成较大排替压力的低渗带等多种因素控制。可以根据断裂充填物、断移地层的砂泥比值、断层面倾角陡缓、是否存在孔隙流体超压、压力系数的垂向变化、断移地层内垂向地温梯度的变化以及泥岩涂抹分析来综合判断断层的封闭性。  相似文献   

15.
影响油藏保存的地质因素主要包括风化剥蚀、差异性抬升和断裂活动.构造油藏由于区域性整体抬升,导致盖层的风化剥蚀,降低了油气的封盖能力.地层油藏的储层和盖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倾斜后,相当于其上覆盖层厚度增大,相同的剥蚀量对地层油藏的破坏程度小于构造油藏.岩性透镜体和上倾尖灭油藏多为自生自储型岩性油藏,往往发育在较深的部位,四周被生油岩所包裹,受到构造抬升而遭受剥蚀的程度更弱.对隐蔽油藏而言,差异升降只是造成油藏产状的变化,其中的油气没有因为差异升降而受到破坏.对于构造油藏而言,油气藏形成后,由于差异升降区域倾斜,油气沿抬升了的溢出点外溢,容易造成油藏的破坏.断裂活动可破坏盖层的连续性与完整性,进而影响油藏的保存.当断裂作用只是在一个油藏内部发生,可以使得油气由下部油层向上散失,结果造成油气由一个油层分为多个油层含油.由于岩性油藏大多发育在构造活动较弱的部位,深大断裂一般不发育,断裂活动不会影响到隐蔽油藏的保存.因此,从总体上讲隐蔽油藏的保存条件优于构造油藏.  相似文献   

16.
阿尔金断裂是中国西北一条巨型的NEE断裂构造,也是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它在青藏高原的隆升及中国大陆动力学演化方面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一直成为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断裂活动的时间、方式、速度及规模等是阿尔金断裂问题争论的焦点.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柴达木盆地一些实际资料,认为阿尔金断裂带的活动具有多期次性,而至少在中新世时期开始阿尔金总体呈左行走滑的趋势;阿尔金断裂带对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对西部大陆构造格架及两侧盆地油气运聚具有重要的控制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5,50(Z1):130-130
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boundarie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ypical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in the world, the boundarie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hydrodynamic boundary, air altered boundary, permeability boundary, and fault boundary. Hydrodynamic and air altered boundaries are ubiquitous boundaries for every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The four types of the fault sealing mechanism in the petroleum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diagen- esis, clay smear, juxtaposition and cataclasis) are applied to the fault boundary of the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The sealing mechanism of the open fault boundary is the same with that of the hydrodynamic sealing boundary. The sealing mechanism of the permeability boundary is firstly classified into capillary pressure sealing and hydrocarbon concentration sealing. There are different controlling boundaries in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that are in different geological backgrounds. Therefore, the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is diversiform.  相似文献   

18.
河南新庄油田核桃园组第二、第三段为复杂小断块稠油藏,部分断层的封闭性在蒸汽吞吐生产过程中变差,影响了开发效果.应用全直径岩心建立了断层物理模型,并进行岩心流动实验,以BQ57区为例应用于断层封闭性评价中.结果表明,该井区距生产井40 m的断层在蒸汽吞吐过程中封闭性较好.断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成果与数值模拟研究成果及生产动态资料吻合较好.该研究成果对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和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国内外同类油藏进行蒸汽吞吐开采时的断层封闭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与洛杉矶盆地在构造特征和演化主控因素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其中阿尔金断裂带和圣莫尼卡断裂带构造活动特征非常相似,两者山前地区的构造背景也具有可比性.洛杉矶盆地的勘探实践说明断层下盘圈闭有时也能含有很可观的储量.通过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似性,认为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构造深部发育的逆冲断裂下盘也应该具有形成油气圈闭的条件.评价和预测此类圈闭的最关键因素是进行走向闭合分析和断层封闭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运用构造解析原理对断裂演化与油气成藏要素耦合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老爷庙地区断裂系统分为基底断裂和盖层断裂两大类,垂向发育的火成岩是深、浅两套断裂系统的韧性传递带。始新世正向伸展断陷形成的NNE、NE向基底断裂系统呈多期铲式扇样式;渐新世斜向伸展断陷形成的NEE走向的盖层断裂系统,以地垒-地堑和多米诺样式为主;新近纪,在热沉降背景下受深部断裂走滑变形影响,盖层中沿主干断层发育花状和复"Y"字样式。老爷庙地区主干断层的多期断陷作用利于烃源岩的沉积和成熟,也是油气埀向运移的主要通道;背斜主体带和侧斜坡带是有利成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