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解决在带宽不足时,蓝牙数据传输速率不高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蓝牙的复合通信协议.该协议作用在同时拥有蓝牙和其它多种通信方式的设备上,以蓝牙作为基本通信通道,可以根据传输的需要即时的选择其它通信通道作为辅助数据传输通道进行高传输率的数据传输.实现了以蓝牙为桥梁选择性的建立其它通信通道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能.相比传统的蓝牙传输方式,该协议能够将设备上原本孤立的篮牙和其它通信资源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协同完成数据传输任务,提高了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在音视频传输业务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在带宽不足时,蓝牙数据传输速率不高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蓝牙的复合通信协议。该协议作用在同时拥有蓝牙和其它多种通信方式的设备上,以蓝牙作为基本通信通道,可以根据传输的需要即时的选择其它通信通道作为辅助数据传输通道进行高传输率的数据传输。实现了以蓝牙为桥梁选择性的建立其它通信通道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能。相比传统的蓝牙传输方式,该协议能够将设备上原本孤立的蓝牙和其它通信资源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协同完成数据传输任务,提高了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在音视频传输业务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在带宽不足时,蓝牙数据传输速率不高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蓝牙的复合通信协议。该协议作用在同时拥有蓝牙和其它多种通信方式的设备上,以蓝牙作为基本通信通道,可以根据传输的需要即时的选择其它通信通道作为辅助数据传输通道进行高传输率的数据传输。实现了以蓝牙为桥梁选择性的建立其它通信通道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能。相比传统的蓝牙传输方式,该协议能够将设备上原本孤立的蓝牙和其它通信资源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协同完成数据传输任务,提高了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在音视频传输业务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钻柱信道的随钻数据声波传输方式能够满足现代钻井速度快、传输数据量大的要求,针对声波在钻柱中传播的问题,进行了声信号沿钻柱传输的信道特征以及声波通信的研究。根据波导理论,建立了声波沿钻柱传输的信道模型,声波在钻柱中传播,采用BPSK载波调制,为了克服BPSK载波在传输过程中相位偏移问题,运用自适应扩频通信系统模拟通信信道模型,自适应模拟跟踪信道特性,为正确地解调信号提供保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实现数据沿钻柱高速传播,而且具有解码过程简单,误码率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在未来的深钻应用中,使声学遥测成为一种有效的传输方法来获取井下数据,实现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螺杆钻具实际工作特性和螺杆钻具试验台的试验原理及组成部分分析,对试验台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在带宽不足时,蓝牙数据传输速率不高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蓝牙的复合通信协议。该协议作用在同时拥有蓝牙和其它多种通信方式的设备上,以蓝牙作为基本通信通道,可以根据传输的需要即时的选择其它通信通道作为辅助数据传输通道进行高传输率的数据传输。实现了以蓝牙为桥梁选择性的建立其它通信通道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能。相比传统的蓝牙传输方式,该协议能够将设备上原本孤立的蓝牙和其它通信资源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协同完成数据传输任务,提高了设备阃的数据传输效率,在音视频传输业务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GSM网络传输实时数据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可以运用在众多领域,比如实时保密通信等。研究在无线混沌语音与数据保密通信模块设计中需要用到的实时数据传输问题,即采用GSM语音信道传输实时数据的技术方案,并进行仿真,获得数据传输的最大速率和相关的实时参数。  相似文献   

8.
针对气体钻井随钻测量问题,参照医用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提出在气体钻井中利用钻柱内声波进行井下信息传输的方法;通过建立钻柱内声波传播的数学模型并求解,得出钻柱内声波信号传输的衰减规律;利用声波导理论对钻柱的声波导特性进行分析,计算钻柱内声波的截止频率。通过管道声波传输实验,将采集声波信号与计算结果进行比对,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气体钻井钻柱内声波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程度随频率的升高而逐渐加剧;钻柱的内径尺寸决定了内部各阶声波的截止频率,内径越大,声波的截止频率越低;声波信号传输载波频率的选择时,应兼顾钻柱内声波信号的衰减规律和不同尺寸钻具的声波导特性,尽量选择钻柱截止频率内较低的频段,减少因高次波激发造成的衰减,延长声波信号的传输距离。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通讯基础设施的应急搜救场景,在Android平台下设计并实现了数据通信平台.该平台提供了Ad Hoc、Wi-Fi热点轮换和传统Wi-Fi 3种网络连接策略,实现基于非阻塞式Socket通信模式,设计了数据移交的轻量传输模式和长数据传输模式,使数据移交针对速度、便捷、稳定等不同需求智能选择2种经优化的数据传输方式.试验结果表明:Ad Hoc组网连接和Wi-Fi热点轮换接入成功率为100%;非阻塞式Socket通信在少量并发数据的近距离传输成功率为100%,在远距离大量并发数据传输成功率为90%.轻量传输模式比传统的UDP传输模式的传输成功率提高了5%,长数据传输模式在保证高速传输且不出现严重抖动等异常情况下,传输成功率达到100%.数据通信平台能够为应急搜救提供稳定、健壮的数据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10.
太赫兹波具有带宽超宽、波束窄、方向性好和传输容量大等特点,因而成为未来高速无线通信研究的热点.本文设计了两种310 GHz无线通信系统:一种是基于AMC 557高功率倍频链发射机和超外差接收机的通信链路;另一种是基于VDI谐波混频超外差收发的通信链路.系统传输性能的仿真结果表明:随着通信频率的升高,解调信号的失真逐渐增加.通过比较两种链路预算方案,发现基于AMC 557高功率发射链在传输距离上更有优势,发射功率为40 mW时,可以实现10 m距离、10 Gbps速率的无线数据传输,适用于Gbps量级的室内短距离大功率高速无线传输;基于谐波混频超外差收发的通信链路在通信速率上优势明显,通信速率可达20 Gbps,但受发射端输出功率-15 dBm限制,传输距离大幅缩短为0. 2 m,在链路中增加太赫兹透镜提高增益可以使通信距离延伸至2 m.而且这种发射机内部结构简单便于集成,有利于实际系统的搭建,更适用于10 Gbps级别以上的超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  相似文献   

11.
随钻测井周期性钻柱结构声传播特性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有限元法数值仿真了处于充液井孔中多根钻杆和接箍组成的钻柱系统中纵波的传播特性,并给出了纵波的声衰减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充液井孔中周期性钻柱系统具有的通带和阻带特性与理想钻柱系统相似,因钻柱周围流体介质的阻尼作用,会使钻柱中传播纵波的幅度减小,衰减增大.当沿钻柱传播的声载波频率位于通带内时,可降低声衰减量,提高信噪比,有利于提高随钻数据的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12.
随钻测井钻柱声波的频谱特性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分别采用传递矩阵法和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了由多根钻杆和接箍组成的钻柱中的纵波的传输特性,得到了钻柱脉冲响应的频谱曲线。结果表明:可以根据钻柱具有的通带和阻带的传输特性来选择发射信号的频率,使声波信号通过钻柱传输或者被衰减掉;当钻柱较长时,传递矩阵法比有限差分法计算的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3.
声波在钻柱中的传播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先分析声波在管柱中的传播机制和特性,接箍等效为声透层,依据突变截面管和波导管声波传播相关理论,利用传递矩阵法分析声波在钻柱中的透射和反射.对理想钻杆中沿管轴方向的纵波传播模型进行分析,推导出纵波频率方程.利用色散曲线对钻杆中纵波传输的频域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有限长管试件进行声传输试验.结果表明:钻杆和接箍的长度和截而积决定了钻柱的频带结构,并且这种频带结构的变化旱周期性和对称性;在钻柱信道中,通带和阻带交替出现,钻柱表现为一种梳状滤波器,且在一个频带周期内随着频率的增加,通带先变窄冉变宽,阻带则先变宽再变窄;钻杆长度增加使通带变窄,接箍截面积减小使通带变宽,钻杆各节钻管的长度不一致会使通带变窄.  相似文献   

14.
耦合钻井液钻柱声波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钻井过程中非常规钻井液的应用,使得随钻数据无法通过传统的钻井液脉冲方式传输,迫切需要更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受工作环境影响更小的井下随钻无线传输技术。基于钻柱信道的井下信息声波传输技术是较为理想的随钻数据无线传输方式,为给声波传输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针对钻柱信道中的声波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钻柱信道具有通带和阻带相间的梳状滤波器特征,频带分布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对称性特征。钻柱结构决定了其信道通阻带的分布情况,随着钻杆根数的增加通带内小谱峰的个数增加,信道传输能力下降,结构尺寸不一致会使通带变窄,声波传输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针对微小深孔钻削刀具磨损状态检测的工程需求,提出了基于钻削声信号的麻花钻头磨损状态识别方法。根据不同磨损程度的麻花钻在钻削过程中的声信号,使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将声信号分解成若干个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s),通过时频联合分析探索刀具磨损与声信号特征之间的关联规律;再使用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SSA)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的参数,并利用SVM实现基于声信号特征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微小深孔钻头磨损程度与钻削声信号特征之间存在非线性耦合关系,声信号高频特征对钻头磨损程度的变化非常敏感;采用经过SSA优化后的SVM算法,基于优选的IMF特征能够准确识别钻削刀具磨损状态,识别准确率可达98.246%。  相似文献   

16.
张泽阳  法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0):12492-12499
随钻声波测井是准确获取地层信息的重要手段,但是其中沿着钻铤传播的直达波严重干扰地层波的测量。为了消除钻铤直达波对测井数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单声源延迟反相激励消除钻铤直达波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自适应滤波有源噪声控制技术虚拟出一个发射声源,实现单声源和虚拟声源激发的两列钻铤直达波到达相同接收器时同频反相相互消除的目的,从源头上消除钻铤直达波对地层波信号的影响,避免了因对钻铤进行物理加工,导致降低钻铤机械强度所引发的测井风险。通过对单声源延迟反相激励原理模型的分析、对原理模型的仿真计算和开发基于自适应滤波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的软件对实际测井数据的处理,均验证了该新方法对随钻声波测井中的钻铤直达波消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揭示了从日本引进的手摇套料钴的工作进给原理为一差动螺旋传动,阐明了它的使用方法,详细分析了它的齿轮传动、螺纹传动、刀具结构及几何角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为精确的描述水平井钻柱轴向受迫振动规律,本文以连续性波动理论为基础,考虑了钻柱连续特性、库伦阻尼及钻井液粘性阻尼作用和轴向振动工具对钻柱的位移激励,并采用等效粘性阻尼法对库仑阻尼进行线性化处理,建立了轴向振动工具作用下的水平井钻柱运动的动态解析模型;通过Burnett等人发表的轴向振动工具测试实验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轴向振动工具的频率及钻柱与井壁间摩擦系数对水平井钻柱轴向受迫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轴向振动工具的振荡频率可提高水平井钻柱的轴向受迫振动响应;钻柱与井壁间摩擦系数对水平井钻柱轴向受迫振动的影响随着钻柱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可为改善轴向振动工具在水平井作业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利用声波通过钻柱传输井下信息,具有得天独厚的信道条件,但是声波在钻柱中的传播特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尤其是贴近工程应用的实验研究。依托低频宽带换能器建立了测试声波在钻柱信道中传输的实验装置,基于该装置对换能器声波信号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及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换能器激励电压的增大接收信号幅值呈现增大趋势,当电压大于130 V时接收信号幅值趋近饱和。理论和实验分析得到的频域特性均表现出明显的梳状滤波特性;但具体通阻带分布和结构形式存在差异,实际钻柱信道的频域特性更为复杂。由于换能器非线性特性和钻柱信道频带特性共同作用,对于实验用低频宽带换能器,选取3 100 Hz以内频率,并结合正交频分复用编码技术可极大增强声波传输的速率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177.8 mm套管内部空间尺寸的约束条件,建立转向器弯曲导向滑道及钻管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钻管通过转向器滑道的转向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钻管弯曲转向时钻管弯曲内侧更易发生失稳;转向器滑道曲率变化率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钻管应力、截面变形、钻管阻力都与其有关,为了使钻管以低应力、较为安全的状态通过转向器,减小滑道轨迹的曲率变化率是必要的方式;材料为X的钻管可以安全穿过滑道,钻管转向后可以沿滑道水平钻进,钻管变形保持在许可范围内,能够满足径向水平井的钻进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