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将含有35s启动子-Gus基因-ipt基因-Nos基因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做为供体.以大豆萌动种胚为受体,用菌液浸染法转化大豆品种黑农36.对转化植株及对照植株苗期在发芽率、株高、叶子、致瘤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有明显差异.转化植株生长状况明显弱于对照植株.植株矮小、叶子畸形生长,根致瘤率低.间接验证了外源DNA的导入.说明苗期形态学分析可做为转基因植株早期筛选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V、A菌根接种白浆土对大豆磷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白浆土上接种V.A菌根,探讨其对大豆磷素营养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证实在缺磷土壤上,V.A菌根可以促进大豆对磷素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观察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苗期光合速率的变化,探讨了大豆苗期光合速率与叶解剖特征的关系。苗期野生大豆、栽培大豆以及野生与栽培大豆之间光速率存在差异。栅栏组织厚度在苗期叶片光合作用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1.冬小麦的需肥特点. 冬小麦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在江南需要120~130天,黄河流域需要220~250天.冬小麦全生育期经历出苗、分蘖、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至成熟几个时期.冬小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3千克,磷(P2O5)1千克和钾(K2O)3千克.小麦的各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量是有差别的,越冬前需要的养分不多,大量吸收养分是从返青后开始的.冬小麦在返青以前植株生长量较小,吸收氮、磷、钾的数量较少.返青以后,随着植株地上部的迅速生长,叶面积不断增大,吸收养分数量随之显著增加,从拔节到开花这一阶段养分吸收率增长最快,对磷、钾的需求量较氮多,近2/3的磷、钾和1/3的氮是在这一时期吸收的.开花以后,麦株以很快的速度积累干物质,仍需吸收一定数量的氮素和少量的磷,钾素则停止吸收.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是否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化感作用,以黑航、蒙豆、黑河和汇丰4个大豆品种为受体,研究了不同浓度问荆植株水浸液处理后大豆种子萌发率及幼苗形态指标的变化,从而明晰问荆化感作用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强弱,进一步了解问荆化感物质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大豆苗期根系性状的多样性并发掘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选育田间高成苗率大豆品种及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以144份大豆品种为材料,测定两年苗期6个根系相关表型性状,利用193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进而进行遗传多样性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品种6个根系相关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两年间变异范围最大的是根平均直径(40.12%)和总根数(28.07%)。聚类分析将144个大豆品种划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间品种根系生长程度存在差异,类群Ⅰ占供试材料的20.83%,属于苗期根系生长发育不发达的类型;类群Ⅱ占总数的38.89%,属于根系生长发育中度类型;类群Ⅲ占总数的5.56%,属于根系生长发育最为发达的类型;类群IV占总数的37.72%,属于苗期根系伸长能力和分生能力较强的类型。以隶属函数D′值为表型值,与分子标记进行关联分析,两年均能检测到的位点有8个,表型变异解释率为3.37%~22.57%。2018年共检测到增效等位变异28个,其中效应值最大的是Sat-355-250(0.672),典型载体材料是合丰35、哈06-193...  相似文献   

7.
大豆缺素症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缺氮大豆缺氮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叶色变浅,呈浅绿色,以后逐渐变黄干枯,植株生长缓慢,分枝少.严重缺氮时,植株生长停止,叶片逐渐脱落.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或苗期根系尚未形成等易缺氮.补氮主要是重施氮肥,特别是脊薄地,每亩应施足腐熟的农家肥2000~2500千克,苗期视苗情追施尿素3~5千克.花荚期缺氮时可亩追施尿素5~7千克.  相似文献   

8.
徐州铜山县化工厂开发成功的10%种衣剂农药现已推向市场。该种衣剂属于药肥复合型种子处理农药,是棉花种子包衣的专用药剂,能有效防止棉花苗期炭疽病、立枯病、枯萎病等,并能提高出苗率和棉苗素质,增加单株叶面积。药肥复合型种衣剂开发成功  相似文献   

9.
如何施用磷肥刘淑新土壤中的磷一般不能满足作物需要,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但磷肥有它的特点,根据它的特点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早施:农作物的苗期吸收磷最快,要占生长期吸收总磷量的一半。若苗期缺磷,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施,也很难挽回苗期缺磷的损失,故...  相似文献   

10.
王长英 《河南科技》2003,(7X):12-13
大豆花荚期是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重期.是水分和养分需求的高峰期,植株生长旺盛。此期田间管理应以促进多开花,多结荚,保花保荚,减少脱落为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小麦—黑麦5A/5R二体代换系种子为材料,研究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种子萌发与根系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当盐浓度为50~150 mmol/L时,初始萌发率和萌发指数明显高于其它盐处理组,累积萌发率高于75%,保持了较高的萌发率.在低于150 mmol/L盐胁迫处理的条件下,种子的恢复萌发率高于55%,表明代换系种子...  相似文献   

12.
激光照射后的大豆幼苗的生长,叶和根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照射次数赵多,照射时间越长,效应越强,激光照射后12天的大豆幼苗子叶,上胚轴,下胚轴和根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均发生了变化,并讨论了激光对大豆幼苗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南美蟛蜞菊对几种经济作物的生化他感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外来植物南美蟛蜞菊(W ed elia trilobata(L.)A.S.H itche)茎叶水浸提液对绿豆(V igna rad iata L inn.)、萝卜(R aphaus sativusL inn.)、青菜(B rassica ch inensisL inn.)等经济作物的生化他感作用.结果表明,南美蟛蜞菊的茎叶水提液对几种供试植物种子的发芽指数、萌发率及幼苗的苗高和根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志清  周波  刘阳  马骁 《松辽学刊》2006,27(4):41-43
通过对四种禾本科牧草种子在6个盐浓度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的观测,比较、评价其耐盐性,并观察盐胁迫解除后的种子萌发的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复合盐浓度的增加,四种牧草种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低浓度盐分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四种牧草种子具有不同的耐盐性,披碱草与虎尾草耐盐性较强,朝鲜碱茅次之,星星草种子的耐盐性相对较差.一定浓度的盐胁迫对种子的萌发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的高镉对农作物有重要影响,而关注镉对种子发芽作用的研究较少.本试验模拟了9个不同镉(Cd2+)离子浓度对6种不同空心菜品种的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空心菜品种中,台湾白骨柳叶空心菜的发芽情况最好,并在加入重金属Cd2+之后仍有95%以上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可以用来作为受镉污染土壤修复的备选品种;另外,低浓度Cd2+对大部分空心菜品种的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锦鸡儿种子萌发对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鸡儿(Caragana sinia)是豆科优良抗旱树种,广泛用于干旱、半干旱区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其种子硬实现象明显.对C.sinia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在1.62%,硬实率95%的种子用开水浸烫后可有效破除硬实;锦鸡儿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35℃,变温不能显著增加萌发率;种子萌发的最低土壤含水量为3%,适宜土壤含水量为6%~12%.  相似文献   

17.
以连麦2号和烟农19小麦种子为试验材料,考察了小麦种子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小麦种子质量全程控制技术.结果显示,采用育种家种子、施用纯氮240kg/hm2、乳熟期去杂等技术有利于小麦繁种质量,发芽率与其烘干后降幅呈显著负相关,含水量与其烘干后及贮藏后发芽率降幅都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一种强效植物生长激素——陇丰素的生物学效应。用不同浓度的陇丰素对玉米、小麦和水稻种子处理后,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试验以及对作物生物量的影响,表明陇丰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苗齐、苗壮和增强抗倒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蚬壳花椒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木本药用植物蚬壳花椒生殖环节中的致危因素,采用多种方法处理其种子,研究其休眠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当年成熟的种子去除种皮后可以萌发,证明种子的胚发育成熟,种皮的透水性也较好,与休眠关系不大;休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种皮内含有抑制萌发物质,及种皮坚硬的机械阻碍作用.采用不同的处理,获得种子萌芽率较高的方法为:浓硫酸处理6 min,去除种皮,然后用50 mg·L-1的GA3浸泡5 min,清洗后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培养,萌芽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