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泰山蝶缘     
宋憬愚 《大自然》2014,(1):52-54
2013年6月29日,我和朋友结伴登泰山.我们沿着山间小道迤逦前行,陆续拍摄了一些照片,大约下午三点多到达了中天门,然后沿原路返回,没想到路上见到两只雄性软尾亚凤蝶.当时已近黄昏,它们正悬停在植物上准备过夜,我趁机拍下了它们的姿态. 软尾亚凤蝶(Sericinus montelus)又名丝带凤蝶或马兜铃凤蝶,隶属凤蝶科丝带凤蝶属,该属全球仅1种,分布于中国、朝鲜以及俄罗斯等东亚地区.软尾亚凤蝶的飞行能力不是很强,很难飞得高远,但飞行姿态很优雅,飘忽不定、摇曳生姿,飞行时受风的影响极大.软尾亚凤蝶的翅宽大,醒目的颜色和长长的尾丝往往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有些人将其称作“梁祝蝶”,认为它们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化身.在我国,软尾亚凤蝶的分布很广,尤其是在低矮的山地数量会有很多.  相似文献   

2.
碧凤蝶(上)     
翠凤蝶属中的碧凤蝶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以我国为分布中心。我国翠凤蝶属的9个种之中,它是最常见、最大型的。李传隆先生将这个种称为“中华翠凤蝶”(Achillidesbianor)。《中国蝶类志》则将碧凤蝶归在凤蝶属、翠凤蝶亚属(Princeps)名下。形态和飞翔特点碧凤蝶是南京本地  相似文献   

3.
裳凤蝶 Troides helena(Linmaeus) 属凤蝶亚科、裳凤蝶属,大型凤蝶、雌雄异型。雄蝶前翅面天鹅绒黑色。脉边有灰色条纹;后翅面金黄色,有相连的锐角三角形黑色缘斑。  相似文献   

4.
旨在明确丝带凤蝶成虫Sericinus montelus Gray在全光谱范围内存在性二型体色,评估鸟类对丝带凤蝶性二型体色的识别度,推测性二型体色是否对雌雄丝带凤蝶个体的生存概率产生影响。先用光谱检测仪测量丝带凤蝶雌雄成虫的反射光谱,分析反射光谱特征;再通过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视觉模型估算丝带凤蝶雌雄体色与预设背景的颜色差异。最后以小鸡为捕食者设计行为学试验,观测小鸡捕食雌雄丝带凤蝶成虫的行为反应。反射光谱测量结果显示雌雄丝带凤蝶在可见光和紫外波段都具有体色差异,雄性在前后翅白斑测量点上的亮度明显高于雌性。鸟类视觉模型结果表明,雄性丝带凤蝶所有测量点在明暗视觉(远距离)和颜色视觉(近距离)中的识别度值都高于识别阈值3,捕食者容易识别;但是雌性丝带凤蝶前翅和后翅黄白斑识别度值在明暗视觉和颜色视觉中都介于1与3之间,捕食者不易区分。捕食行为试验数据分析发现,捕食者发现猎物的潜伏时间及攻击潜伏时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小鸡啄食雄性猎物的次数及处理时间都显著高于雌性猎物。由此可见,与雌性丝带凤蝶相比,雄性在全光谱范围内的确具有更加亮丽的体色,但这种亮丽的视觉信号更易...  相似文献   

5.
中国蚂蚁名录——猛蚁型亚科群(膜翅目:蚁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中国已知蚁科猛蚁型亚科群Poneromorph Subfamilies名录,共记载该类群4亚科22属142种8亚种2变种,其中钝猛蚁亚科Amblyoponinae 4属13种,刺猛蚁亚科Ectatomminae 1属7种,猛蚁亚科Ponerinae种类最多,有14属112种8亚种2变种,卷尾猛蚁亚科Proceratiinae 3属10种。给出各种的中文名、拉丁名和详细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丝带凤蝶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丝带凤蝶(Sericinus montdus)取食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CD.)等植物,在四丰山1年2代,以蛹越冬,本文报道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这项工作的研究,有助于掌握丝带凤蝶的饲养技术,扩大丝带凤蝶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7.
根据丝带凤蝶幼虫的食性特点,参考国内外昆虫和蝶类饲料的研究文献,以寄主植物北马兜铃为主要成分,调整主要营养物质组分的比例,主要设计了4种人工半纯饲料配方,用纯寄主植物饲养的幼虫作对照,进行了丝带凤蝶幼虫的人工饲养试验.经统合评价后得出,饲料配方Ⅱ用于人工饲养最佳,并连续饲养了4代,所得的存活率与蛹重等指标相似于对照组,可直接用于此蝶的人工饲养,此项研究可推广用于丝带凤蝶的大量饲养和人工繁殖成蝶,用于建立丝带凤蝶专类观赏园.  相似文献   

8.
虎凤蝶(Luehdorfia)隶属于鳞翅目凤蝶科,因色彩、斑纹与老虎身上的花纹相似而得名.由于属内各种的斑纹差别不大,各种的分类方案也不一致.在昆虫分类学家的不懈努力下,目前该属的分类渐趋清晰,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共有4种:太白虎凤蝶、中华虎凤蝶、日本虎凤蝶和(乌苏里)虎凤蝶.虎凤蝶是亚洲东部特有属,因分布范围狭窄、数量稀少而格外珍贵.国家林业局已将虎凤蝶属的所有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之中,中华虎凤蝶华山亚种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9.
《武夷科学》2019,(2):135-141
记述了伊朗茧蜂科Braconidae 4个亚科,臂茧蜂亚科Brachistinae(2属4种)、茧蜂亚科Braconinae(7属9种)、甲腹茧蜂亚科Cheloninae(3属6种)和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 (3属6种)的25种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髯药草属的系统位置和地理分布;指出了该属的系统地位;从该属花药具髯毛这一特征,论证了黄芩立科、锥花亚科和野芝麻亚科之间的联系;该属与假糙苏属关系密切,与野芝麻属也很接近,是野芝麻亚族内一个与铃子香亚族有较多联系的属。该属现有2种,分布于浙、皖2省,安徽可能是该属的一个次生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11.
浙江象山爵溪镇下沙中全新世海滩岩中热带贝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象山县爵溪镇下沙中全新世海滩岩中的部分热带贝类,计有8属9种。这一动物群的现生种均生活于热带海域的潮间带及潮下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海滩岩是迄今发现的拥有大量热带生物的最北面的海滩岩,进一步证实了海滩岩是热带海洋的产物,以及浙江沿海地区中全新世时的气候与现代气候有很大差别,这对古气候变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抑突变性。方法:将来自大理市周边七里桥村和小关邑村的两份蚕豆,分别随机分成4组:美洲大蠊组、美洲大蠊+环磷酰胺组、阴性对照组、阳性环磷酰胺组,采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进行检测。结果:七里桥村和小关邑村蚕豆之间微核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美洲大蠊提取物处理过的蚕豆与阳性对照组之间微核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对蚕豆根尖微核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文蛤进行了溴氯海因、二氧化氯和茶粕3种水产养殖常用药物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溴氯海因、二氧化氯和茶粕对文蛤的安全浓度分别为5.7mg/L、2.3mg/L、6.2mg/L。溴氯海因和二氧化氯对文蛤的安全浓度高于其治疗浓度,对文蛤是较安全的水产药品。茶粕的安全浓度低于其使用浓度,不宜用于养有文蛤的塘中。  相似文献   

14.
酮替酚作用下约氏疟原虫抗性株的超微结构变化与约氏敏感株相似,都表现为有髓鞘状的多层膜结构;而酮替酚和氯喹合并作用下的抗性株有明显不同于单独酮替酚和氯喹作用下的变化:大量类似粗面内质网结构的同心圆排列。  相似文献   

15.
酮替酚作用下约氏疟原虫抗性株的超微结构变化与约氏敏感株相似,都表现为有髓鞘状的多层膜结构;而酮替酚和氯喹合并作用下的抗性株有明显不同于单独酮替酚和氯喹作用下的变化:大量类似粗面内质网结构的同心圆排列。  相似文献   

16.
南通沿海文蛤暴发性疾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常规石腊切片法、以正常样品作对照,对2003年5月南通沿海发生暴发性疾病的文蛤不同组织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患病文蛤各组织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外套膜、鳃、消化管、足等上皮细胞肿胀、变性、破裂或脱落,结缔组织增生、变性或溶解,血淋巴细胞增多,肌纤维结构松散、断裂,组织中嗜碱性细胞增多;鳃组织发生坏死崩解;消化盲囊腺泡广泛受损,导管上皮及结缔组织发生溶解。文蛤的这些组织发生了严重病变,使其功能遭到破坏,是导致文蛤发病死亡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人工繁殖及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经济海产动物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nudusLinnaeus)若干繁殖生物学作初步研究.主要报导,干露5~8h,成熟星虫亲体可排放精、卵并达成受精和正常胚胎发育,它是行之有效的人工催产方法.产卵(精子团)于体腔与排卵(活动精子)于体外是两个必经的先后生殖过程.体腔液中的精、卵必需通过肾管(兼有排泄和生殖的功能器官)的再成熟,排放才能受精及发育.取自厦门及其附近海域的生殖种群雌雄性比为1:1.2.中细沙质泥的底质为亲体暂养的适宜底质.耐饥饿实验结果表明,43h内亲体仍有50%存活,并且仍可作亲体使用.测定5批体壁干湿重关系,其直线回归为y=0.1810x-0.0078(R2=0.9366,),回归系数与个体大小、季节不呈相关.  相似文献   

18.
泥蚶人工育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泥蚶亲贝选择与培养、催产与孵化、幼虫培育、附着变态及稚贝培育等一系列技术环节进行说明,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强调了技术规范化对生产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方格星虫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艳  蔡德建  邹杰  彭慧婧 《广西科学》2010,17(2):175-177
2008年8月19日至2008年10月22日在广西海洋研究所进行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Linnaeus)中间培育阶段苗种的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试验。试验共设3种不同的池塘底质,分别是海泥沙底质(1#)、中细河沙底质(2#)和中细河沙加配合饲料底质(3#),每口池塘面积0.2hm2,平均播苗密度为每公顷600万条。试验结果表明,中细河沙加饲料底质(3#)的池塘中培苗种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出苗数量最多,而中细河沙底质(2#)池塘的中培苗种次之,海泥沙底质(1#)池塘的中培苗种相对较差。1#、2#、3#池塘方格星虫苗种成活率分别为56.3%,78.%,80.2%,出苗数量分别为67.6万条、93.6万条、96.2万条。铺设适宜底质,投喂适量人工饵料,是提高方格星虫池塘中间培育技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09年6月至9月连续16次对广东省恩平市锦江河上游主要鱼类群落调查。调查共捕获鱼类3 894尾隶属6目18科39属49种。其中未知种3种,Margalef指数D(I)为4.023 9,D(B)为7.601 4,Shannon-Wiener指数H(I′)为3.952 3,H(B′)为2.401 9;Simpson指数C(I)为0.705 1,C(B)为0.914 3;Pielou指数J(I)为0.331 3,J(B)为0.201 4。其中名特优经济鱼类15种,占种类数的30.61%,包括刺鳅、黄颡鱼、月鳢、胡子鲶、翘嘴红鱼白、黄鳝、鲶鱼、乌鳢、翘嘴鳜、斑鳜、加洲鲈、泥鳅等普通经济鱼类8种,占种类数的16.32%,包括鲫鱼、罗非鱼、银鲴、鲤、草鱼、鲢、鳙、青鱼、鲮等;其他非经济鱼类种26种,不知品种3种,占种类数的53.06%。鲤形目中的鲤、银飘鱼为优势种(IRI≥500),鲫、、寡鳞飘鱼、赤眼鳟、油餐、彩石等为常见种;鲈形目中的罗非鱼属鱼类、子陵吻虾虎鱼为优势种(IRI≥500),月鳢、乌鳢、加洲鲈、斗鱼、溪吻虾虎鱼、粘皮鲻虾虎鱼、侧扁黄(鱼幼)等为常见种;鱼将形目中的食蚊鱼和鲶形目的胡子鲶为优势种(IRI≥500),合鳃目的黄鳝以及外来种观赏鱼(吸盘鱼)、鲶鱼为常见种,鱼类品种调查结果可为恩平市锦江河鱼类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