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 p H = 7.7 的 B R 缓冲溶液中,铀(Ⅵ)与偶氮胂(Ⅲ) 反应形成配合物,于- 0.73 V(vs. S C E)处产生一灵敏吸附极谱波.检测下限为 8.0×10- 9m ol· L- 1,测得铀(Ⅵ)与偶氮胂(Ⅲ)的配合比为 1∶1.配合物稳定常数 1.12×107,配合物还原的电子转移数为 2.用该法测定了水样中的铀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0.2mol/LBriton-Robinson(BR)缓冲体系中(PH=8.0),半胱氨酸与镉(Ⅱ)形成的配合物在-0.62v(vsSCE)可产生灵敏的阴极化波,其二阶导数波高与镉(Ⅱ)浓度在4.0×10-8~1.0×10-6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mol/L。研究了配合物波的性质,建立了测定镉(Ⅱ)的新方法,可用于烟草中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镍—酷氨酸配合物极谱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为8.50的Britton-Robinson缓体系中(BR),Ni(Ⅱ)与酪氨酸形成的配合物于-0.95V产生灵敏的阴极波。  相似文献   

4.
在醋酸盐缓冲底液中,锗(Ⅳ)能与槲皮素形成络合物,并吸附在汞电极上,在溴酸盐存在下,形成吸附催化波。使用单扫二阶导数极谱法时,锗浓度在6.0×10 ̄(-8)~2.0×10 ̄(-6)mol/L与峰高有线性关系,检出下限为2.0×10 ̄(-8)mol/L.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为Ge(Ⅳ):槲皮素=1:3。平行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k=2.8x10 ̄6(mol/L) ̄(-2)·s ̄(-1)。  相似文献   

5.
介绍测定痕量钴的一种方法。在0.01mol/L NH3·H2O-NH4Cl和1.0×10^-6mol/L酸性铬兰K(ACBK)溶液中,Co(Ⅱ)产生很灵敏的还原波,其峰电位是-0.52V(vs、SCE).Co(Ⅱ)的浓度在2.0×10^-8 ̄5.0×10^-7mol/L的范围内与峰电流成直线关系,检测限是5.0×10^-9mol/L。这一方法用于测定水中痕量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用间接方法研究了胶束中化学反应的近似处理方法,推导出胶束溶液中反应的表现速率常数k与胶束浓度「M」的关系式,并将其应用于SOD模拟物的研究。在25℃,0.8Ec(Cc为临界胶束浓度)CTAB体系中Cu(Thr)2催化O^.-2歧化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为8.37×10^8mol^-1·L·s^-1,与脉冲辐解法所得结果9.25×10^8mol^-1·L·s^-1比较接近,说明这种近似处理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芦荟甙的伏安行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芦荟甙在0.05mol·L^-1硫酸溶液中出现一灵敏的吸附伏安峰,峰电位为0.23V(vs.Ag/Cl)。峰电流与芦荟甙的浓度在2.0×10^-8~4.0×10^-7mol·L^-1和4.0×10^-7~6.0×10^-6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9mol·L^-1(富集时间为150s)。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估安法研究了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并应用于芦荟原胶中芦荟甙的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在pH4.5的50mmol·L~(-1)NaAc-50mmol·L~(-1)NaAc-0.4mmol·L~(-1)N-苯甲酰苯胲(N-BPHA)底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得到Ti(Ⅳ)的络合物吸附波,峰电位-0.62V(vs.SCE)左右。导数峰高与钛的浓度在4.2×10~(-6)~2.0×10~(-4)mmol·L~(-1)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6)mmol·L~(-1)。实验表明,该极谱峰属于络合吸附波,测定其络合比为n(Ti(Ⅳ)):n(N-BPHA)=1:3。该法应用于中成药“升板胶”中微量钛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在pH5.4HAc-NaAc缓冲溶液中,Cr(Ⅵ)与苯基荧光酮(PF)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生成络合比为1:2的紫红色配合物,此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位于582nm,络合物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εmax=8.09×104L·mol-1·cm-1,Cr(Ⅵ)含量在0g/L~2.8×10ˉ4g/L范围遵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0.
在5×10-5molL-1的1-(2-吡啶偶氮)-2-萘酚(PAN)-0.05molL-1磺基水杨酸(SSAL)-0.375molL-1NaOH体系中,铁、锰与PAN形成的配合物均有灵敏的配合物吸附波,导数峰电位铁为-0.63V(vsSCE),锰为-0.55V,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峰电流有良好线性关系用于物质中(如人发)微量铁、锰连续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溴离子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位扫描和环盘电极等方法研究酸性介质中溴离子在铂电极上的多步氧化反应行为,证实在1.1V电位处发生的反应是:Br--eBrad,(1)Brad+BradBr2(aq).(2)在电位1.5V处发生的反应是:Br2(aq)Brad+Brad,(2′)Brad+H2O-e=HOBr+H+.(3)其中反应(1)具有典型的可逆性.实验测得Br-离子的扩散系数为1.8×10-5cm2·s-1,反应(1)的标准速率常数为2.0×10-3cm·s-1.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解结晶法合成了Keggin结构杂多酸荷移跃迁盐(BEDT-TTF)8[PMo3NbW8O40].X-射线衍射测定为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14.20(0)×10(-8)cm;b=43.39(0)×10(-8)cm;c=13.55(6)×10(-8)cm;β=91°;V=8.353×10(-21)cm3.该化合物具半导体性质。σr.t=3.7×10(-2)Scm(-1).EA=160meV.变温磁化率测定表明其为Spin-Peierls体系.  相似文献   

13.
喹乙醇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喹乙醇在醋酸盐和磷酸盐两种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使用单扫示波极谱获得了灵敏的吸附波。其导数波的波高hp2与cola在4×10-8~2×10-5mol/L范围内成正比关系,检测下限为1×10-8mol/L。在汞电极表面,喹乙醇的吸附遵从Frumkin吸附等温式。测定出吸附系数β=9.1×104,吸引因素ν=0.8。在pH=4.5的醋酸盐缓冲溶液中,可以获得3个吸附波。分别测定出了3个波的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1=2.1s-1,ks2=2.2s-1,ks3=1.8×103s-1。分别讨论了两种缓冲溶液中的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研究5-Br-PADN与铁(Ⅲ)的显色反应,在pH9.0~9.4范围内,当有10%SDS存在时,铁(Ⅲ)与5-Br-PADN形成1:4的稳定配合物。λ_(max)为534nm,ε为5.13×10 ̄4L·mol ̄(-1)·cm ̄(-1),铁(Ⅲ)浓度在0~12.5×10 ̄(-4)g/L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茶叶中痕量铁(Ⅲ),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研究5-Br-PADN与铁(Ⅲ)的显色反应,在pH9.0 ̄9.4范围内,当有10%SDS存在时,铁(Ⅲ)与5-Br-PADN形成1:4的稳定配合物。λmax为534nm,ε为5.13×10^4L·mol^-1·cm^-1,铁(Ⅲ)浓度在0 ̄12.5×10^-4g/L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茶叶中痕量铁(Ⅲ),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铜—肌苷的极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025mol/L H3BO3-NaOH和0.1mol/L KCL支持电解质中(pH6.5),Cu(Ⅱ)-肌苷的络合物在-0.52V产生灵敏的极谱波,据此建立了测定肌苷的新方法,该波波高与肌苷浓度在8.0×10^-7~2.0×10^-5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此法已成功地用于药物中肌苷的测定,对极谱波的性质和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混合表面剂CTMAB和OP存在下,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锌的最佳显色条件及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PH9.80-10.40的硼硼-NaOH缓冲介质中,在CTMAB、OP存在下,Zn(Ⅱ)与DBSF形成下1:4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3×10^5L·mol^-1·cmT^-1,配合物在常温下能稳2h,Zn(Ⅱ)量在0-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本  相似文献   

18.
维脉宁的示波极谱测定与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aoH底液中,维脉宁(RT)在汞电极上有一灵敏的导数还原峰,峰电位(vs.SCE)为-0.71V。导数峰电流与RT浓度在6×10-8~16×10-6moL·L-1范围内成正比(r=0.9999),最低检测限为1×10-8mol·L-1.用该方法测定尿样中微量RT,结果满意。对RT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二次导数伏安法同时测定食品中苋菜红、胭脂红色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线性扫描吸附伏安法研究了Tris-醋酸底液中(pH8.7),食用色素苋菜红,胭脂红在悬汞电极上的伏安特性,两色素分别在-0.51V和-0.67V(vs.SCE)产生强吸附还原峰,导数峰电流与其浓度分别在5.0×10(-10)~5.0×10(-7)及5.0×10(-9)~1.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本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食品、药物胶囊中两色素各自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在0.36mol/LNH4Cl-0.04mol/LNH3H2O(pH8.31)支持电解质中,溶菌酶(LE)产生一个极谱催化氢波,峰电位为-1.80V(vs SCE).该极谱催化氢波二阶导数峰电流与LE浓度在 1.2 × 10-8-5.6 × 10-8mol/L范围内有线性关系.用于鸡蛋清中LE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