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李建强 《科技信息》2012,(1):635-635
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作为企业领导者“选人用人”既是一门行为艺术.更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永恒的课题。多年来,企业管理学、领导艺术学到行为科学、管理心里学,再到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政治学等,都在探讨研究这个问题。本人结合多年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就企业领导者如何选好人、用好人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人才是一种资源,它不仅本身具有价值,而且能够创造使用价值。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寻求科学合理的人职匹配,将“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发挥“人”的最大能动性,从而达到企业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从目前一些高校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入手 ,提出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及重要性 ,从“用好人”、“管好人”、“引进人”等方面 ,深入研究了如何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曹军 《科技信息》2009,(3):173-175
人力资源是一种经济资源,强调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创造能力;人力资源会计则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专业会计。人力资源应列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之间,与其平行列示,在计量上,宜采用价值法。人力资源会计是对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给予确认、计量和记录,并将其结果报告给各有关方面的一种会计管理方法。在西方,人力资源会计被定义为“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报告”,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本文就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杨永欣 《科技资讯》2013,(2):177-177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生产为主的新型经济,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是人为主体的时代,未来企业的竞争能力取决于掌握智力资源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有着本质区别。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就是了解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企业应建立起能够吸纳人才和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遣性的管理机制,把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财富来开发挖掘和积累升值,以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顾名思义就是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对一个企业来说是最基本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核心是人,人是劳动力资源的具体体现。一个企业如何招聘到人、招聘到人才、招聘到优秀人才,并管理好这些人,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能动性,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共创辉煌,是每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当今新型企业制度下所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邓俊  桂芳 《甘肃科技》2014,30(18):103-104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人是企业拥有的重要资源,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人力资源管理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重点是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此对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提高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玉霞 《科技资讯》2012,(15):167-167
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是知识,科技、智力,归根结底是人才,即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一个企业的好坏。是否有前途,不仅取决于资源与货币资本的雄厚与否,而更取决于是否拥有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培育.开发与利用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得人者昌,用人者兴,育人者远”,可见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对人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激发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进步。而开发、利用好人才资源,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科技智囊》2008,(8):44-46
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所谓企业管理,最终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管理的代名词。”而招聘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环节。企业发展的基础在于如何选对人,让其在合适的岗位,干合适的事情,充分发挥其才能,创造出好的绩效。但在招聘过程中,往往人力资源部并不是人选的最终决定者。  相似文献   

10.
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美丽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5):113-113,123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但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那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人,这一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IBM公司总裁华生也说过:“你可以搬走我的机嚣,烧毁我的厂房,但只要留下我的员工,我就可以有再生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管理是具有关键性意义的。它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而,讨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韦黎明 《科技资讯》2013,(6):177-177
近年来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员工频频跳槽,形成用工荒,这里有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有运行机制的问题,如何使企业招得进人,留得住人,用得好人,是我们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破解其中奥秘。  相似文献   

12.
《科学管理研究》2015,(3):96-99
胜任力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可以把所有的部门功能和拥有的人力资源结合到一起,提升员工素质,使企业乃至公共部门可以更加有效的运行。胜任力模型已在一些较发达地区公共部门得到良好应用,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仍为空白,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对胜任力模型的需求应运而生。讨论了胜任力模型的意义、运用到少数民族地区公共部门的价值所在,以及如何将胜任力模型应用到民族地区政府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3.
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的崛起离不开优秀的人才。但是如何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需要将追求“绩效”的思路运用到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非人力资源主管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都在人。”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是管理者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竞争和挑战。因此中国企业需要更多的国际化的、职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相似文献   

15.
张宁 《科技信息》2009,(21):334-334
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全球,其影响也在一步步地扩大,从金融业到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企业如何才能熬过这次危机的”寒冬”,如何管理企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将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技术经济、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技术与知识重要载体的人力资源将逐步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企业人员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强化人力资源建设。如何引进、培养和使用、管理好人才,为构建企业人才优势,培育企业内在的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进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服务,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有效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培训计划,应该做到“六项注意”。注意培训计划的针对性人力资源建设必须满足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这就…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的一项关键性工作,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各种资源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人的知识能力和创造性有着超越于物质资本的巨大能量,是企业发展和技术全面进步的动力。企业的兴与衰都与人有着直接关系,有了人才,企业发展才有保证。  相似文献   

18.
康银忠 《甘肃科技》2001,17(6):29-29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利用科学的方法,明确人的主体性地位和功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和开发现实和潜在的每个人自身所蕴藏着的资源,使人力资源得以发挥功效,从而为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目标服务。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如果一个企业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项战略职能来对待。用战略的观点来看待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供应信息和需求信息。人力资源与企业的资金,技术和其他要素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把人力资源管理看成是企业的一项经营职能来对待,完成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蔡丽花  姜铁男 《科技资讯》2006,(29):199-200
母子公司是一种特殊的公司关系,与外部市场机制相比,更有效的知识传递是母子公司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母子公司可以看成是在跨国公司不同单元之间进行的资源交易的网络关系。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视为企业战略性资源,作为知识最直接载体的人,已成为跨国公司最为核心的资源,从而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显得重要。通过母子公司内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构建跨国公司知识传递网络。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阐述了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管理的涵义、特征,分析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阐明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树立现代理念,选好人,育好人,用好人,留住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