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港口建设规模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按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运输系统中各种费用项目对货物转运费的影响程度,科学合理地选取费用项目,建立了港口规模优化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和各参变量的物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导出了港口最优规模必须满足的条件,给出了利用相对比较简单的“爬山法”寻求最优解的方法和具体步骤。与以往的研究成果相比,该优化模型考虑的因素更全面、求解更方便。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了厦门港应该优先发展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改造小船泊位以提高其靠泊能力的港口发展战略,给出了2010年厦门港的最优建设规模,为厦门港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港口法>并没有明确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而对港口经营人法律地位的分析有助于明确港口经营人的责任制度.文章通过分析指出,港口经营人不是承运人的受雇人或代理人,将港口经营人作为独立合同人不利于对港口经营人的保护,港口经营人应属于履约承运人.建议将港口经营人以履约承运人身份修订入我国<海商法>中.  相似文献   

3.
借助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结合当前两岸新形势,探讨厦门港口物流在“大三通”背景下面临的外部机遇与挑战、内部优势与劣势,提出厦门港口物流在基础设施建设、港口信息化建设、物流人才培养、港口腹地拓展等方面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环渤海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而北方大型港群的建设是实现其战略地位的前提和保证.在对滦河三角洲沿岸大型港址群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分散组团式港群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珠海港发展江海联运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晗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11):108-110
港口的发展对于所在城市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它不仅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收益,还能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知名度。目前,珠海港面临腹地经济总量小和沿海港口竞争激烈等突出问题。要想实现吞吐量的增加,就要通过集疏运体系的完善,使腹地延伸到中西部地区。珠海是西江黄金水道的入海口,西江沿岸有众多内陆港口,沿江经济带也正在形成,这些都为珠海港发展江海联运、延伸经济腹地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山西省信息港实施过程中应考虑的几个主要环节,一是组织信息源,二是构建服务体系,三是采取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的机制。并针对信息港将产生的重大社会效益以及山西省初步建成并与因特网完成互联的网络所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山西省信息港的发展方略,主要涉及信息港的结构、路由交换技术及网络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据宁波港目前的发展条件提出将宁波建设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双枢纽港之一的发展目标,指出在宁波进行国际枢纽港建设中,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港口竞争激烈、经济腹地狭小、集装箱吞吐量较小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于港口发展拉动作用弱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港口集团的上市、拓展宁波港的集疏运网络,加大力度进行港口的软环境建设,探索梅山保税港区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王明建 《科技信息》2010,(25):126-126,63
本文在阐述无水港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武夷山建设无水港的优势,阐明了武夷山建设无水港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港口客运站人员应急疏散能力,根据港口客运站火灾特点和人员疏散影响因素,提出基于AnyLogic和Pathfinder的港口客运站人员疏散能力评估方法,分别建立基于AnyLogic的港口客运站作业系统仿真模型和基于Pathfinder的人员疏散仿真模型。最后,以某港口客运站为例,利用提出的港口客运站人员疏散能力评估方法,以人员疏散时间作为指标评估港口客运站人员疏散能力,并确定火灾关键危险位置和制约人员疏散能力的关键因素,为港口客运站平面布置和日常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港口吞吐量预测模型的适用性,满足港口决策的需求,对传统时间序列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改进,将未来三年的吞吐量作为输出层参数,以tansig函数和logsig函数为传递函数,建立了改进型时间序列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trainlm函数训练神经网络,预测未来三年的港口吞吐量。对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改进型时间序列BP神经网络模型泛化能力更强,拟合精度更高,且避免了传统预测模型循环预测产生的误差叠加,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