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我党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学习、研究、宣传和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于全面、准确地学习、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论述发展市场经济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即发展市场经济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发展.文章对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在认识上的误区问题;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关系问题;对发挥市场作用和完善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逐一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段青青 《科技信息》2012,(12):77-7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就是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医学各专业各系部的党支部应该如何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肩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党员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莉萍 《科技信息》2007,(34):324-324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胡雄飞 《华东科技》1999,(10):29-29
中国迫切需要建立起一种微观体制,这种制度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最大限度地加快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并通过转换机制而真正转变成为现代企业,从而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要建成这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态;以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具有鲜明的转轨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就需要先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因为,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种微观经济体制,它既不可能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自发  相似文献   

6.
赵敏 《太原科技》2014,(3):1-2,5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效的政府管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因此,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开关",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要的突破和发展,是九十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十四大报告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确立起来的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无论从人与自然演进的关系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它都是科学的理论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特色的原因,在于它深刻总结了我国以往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教训,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制度化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体现在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不照搬别国制度,坚持推进改革,汲取党和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吸收和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存在着社会发展的道德诉求与经济发展的非道德冲突之间的矛盾。这一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悖论无论在社会范围内还是企业范围内都有所体现。理清这一悖论的内在关系、塑造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需要从理念入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人也是道德人”的市场主体理念,确立一个既讲求功利又讲求仁善的道德框架。企业道德体系是通过全体员工的素质提高而建树的,所以说提高员工素质是解析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塑造新时期道德体系的基础方略。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理论研究及高校教学的需要,使构建、创新和发展中国经济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首先,必须理顺中国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以加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地位;其次,需要拓宽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丰富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最后,应加厚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结构。可初步把中国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分为总论、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南方谈话"内涵丰富,科学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四大作出的三大决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都贯穿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看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新的发展观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一宏观背景,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企改革走过了一条艰难的探索道路。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民生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的产物,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关切民生既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体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中国共产党人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市场经济纠偏的需要。民生问题的凸显既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的体现。以民生为发展导向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物的投入,也是一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利益机制,引领城乡居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由于它所追求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企业外部效应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目标的背离,引发了市场失灵,造成循环经济发展动力的缺失。通过政府规制,矫正市场机制的先天性缺陷,为循环经济发展拓展新的制度空间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孕育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已成为加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妨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重塑道德信仰成为今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通过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化道德调控机制、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等各种途径,有效地保障道德信仰的重塑,推动中国社会道德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和体制,对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乃至道德体系会产生重大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与其运作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法律思想条件共同作用于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及相应层次。市场经济机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应具备公正、平等的竞争道德;市场经济运作的社会主义经济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和互利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道德原则;市场经济运作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条件和意识形态规定其道德的特定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基础、现实基础、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基本特征等方面对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这一理论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