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海珍 《科技信息》2012,(8):328-328
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每个人都是天才,都是人才。首先,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学生一个个都是人才,认真的去教每一个学生。有人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初听起来,好像是胡说八道,可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我们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及时适度的表扬。  相似文献   

2.
师生过招     
现在的教育精神讲究师生的绝对平等,要求老师尊重学生,对待学生只能和蔼可亲、春风化雨,不能出言不逊,更不能拳脚相加,原因就是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我们要迁就他们脆弱的心灵。那么当孩子们以小卖小,懂装不懂而犯错时,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应该怎办呢?虽然不能粗鲁的对待他们,但是也不能轻饶,不妨洞察他们的心理,设想几个巧点子修理修理他们,这也就是所谓的教育机智。我们教育学生学知识要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更要首先学会把生活中的各种素材拿来活用。学生们有他们的鬼主意,我们也要针对性地想几个鬼点子,用它们来替代歇斯底里的说教和违反师德的拳脚,岂不是既省时省力又扬眉吐气!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和探索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本、创新为本"的方针,以开放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理念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让我们的课程进一步适合儿童的心理,适合每一位儿童个性的发展,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意识、主动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研究精神,实现学生的个性张扬,它定会展现出勃勃生机,结出累累的硕果。  相似文献   

4.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是教育事业所追求的崇高目标。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和塑造人的事业,教育工作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就是要坚持“两个为本”,一是坚持学校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二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就高等教育而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依靠广大教师和职工,依靠广大学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只有这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要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笔者任教台州广播电视大学中职学院任教幼师教育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教育中我们难免看到许多另类的学生,看着他们的问题我们为这样的花季少年感到叹息,于是我们台州广播电视大学中职学院的老师就尝试了转化中职"问题学生"之教育。用心教育的我们谈起了中职的"问题学生",千方百计地学习了"问题学生"的知识,在平时的教育中尽心尽力地转化问题学生,在初见成效的我们有点爱上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了。  相似文献   

6.
爱的教育     
正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学生是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和技巧。爱,需要关注,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大多数学生对老师都是敬畏与惧怕的,他们很多话都不敢和老师讲,所以平时和学生在一起时,就要多关注他们,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善于揣度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及时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当学生生病时,送上轻轻的问候,履行妈妈的职责;当学生失意时,给予细心的剖析,当一回心理医生;当学生成功  相似文献   

7.
现在,在教育中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农村有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其理由是孩子在家生活的时间短(只有双休日),孩子的学业他们也不懂,无法帮,他们所能给予孩子的就是满足其物质需求。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差,本来就没抱什么希望,送到学校来就是让他混日子长个子,老师不能批评。前不久,我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星期五一老师要求一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才能回家。可是刚放学不久,学生的家长来接他说:回去,下个星期来完成。老师对此表示无可奈何。其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共同的愿望,没有哪一个父母不愿管孩子,只要我们教师多用心,家长自然会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8.
"高级德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课堂实践提出"高级德语"课程教学要顺应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秉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课程主题开拓思维,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能力、兴趣等因素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融入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缘事析理的能力和思想政治意识,进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本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从人出发,构建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基本工作。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性精神,对大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他们在正确思想引导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潘毅 《科技资讯》2014,(9):176-176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都是人们对教师的评价,可见教师是一种多么重要的职业,所以老师往往收到人们的尊重,但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明白,其实对于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好每一名学生,不但要教授他们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学生就是老师工作的全部,如果没有学生可教,那么再好的老师也无用武之地。所以,一个老师必须把学生的事情放在首位,可以说学生就是老师的孩子,是老师的任务和责任,学生应该永远都在老师心中。  相似文献   

11.
李佳 《科技信息》2010,(33):130-130,108
身为老师,最深的体会,要做好学生的长者、朋友、知己、引领者,就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很多学生走出校门,回顾他(她)的老师,最先想到的总是他们的班主任或是印象很深的老师。因为,班主任是学生最熟悉、最贴近,也从一点一滴关心学生成长的人。做过班主任的我,从来无法抹掉做班主任的感觉。虽然已是几年没有班主任的头衔,我却十分乐意在学生面前尽班主任的职责,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处理日常小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新课程理念已逐步为广大教师所接受,越来越深入人心。新课程给学校教育和课堂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评价学生成为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既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对课程评价的新要求,也符合国际课程评价发展的动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3.
表扬导致成功,批评导致失败。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及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青少年都比较重视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和爱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耐心地寻找教育学生的"契机",让学生认识到因为你有优点,因而你会成功,从而导致学生走上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新时代涌现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它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挖掘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切实执行立德树人原则,发挥每门课程教师的政治自觉和思想政治优势,确保教师与思政教育齐头并进。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导向,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针对学生成长发展和期待,将人文综合素养与思政理念相互糅合,实现课程教学中专业教学、思政教学以及素质教育培养知行统一,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作为老师,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学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贯穿了学校教育教学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微妙、有趣。有的同学爱老师,有的同学烦老师,个别同学甚至还会恨老师。一提起学生和老师的恩恩怨怨,有些老师就说现在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有些同学们说现在老师越来越不理解我们了。  相似文献   

16.
正教室里,老师和同学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班会主题"保持善良保持努力"。有的同学说我们要尊敬师长,有的同学说我们要勤劳勇敢,还有同学说我们要有爱心……提到爱心,我想到了我的母亲,她是一位有爱心的人。她一知道浙江金华市妇女联合会的"春蕾计划",就立刻加入团队,几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资助着两名学生——一名是金华市磐安县的,另一名是金华市武义县山区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我们更要坚持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一、初二学生,由于身心的急聚发展变化,带来了种种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既是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教育的关键期.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个性,他们活泼好动,他们并不是老师的傀儡,他们是需要我们呵护的花朵。他们需要老师的真心关心,他们需要老师的赏识,他们需要老师指引前进的方向,他们需要我们不断的矫正他们的言行习惯,需要我们不断的宽容。  相似文献   

19.
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学困生,他们缺少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历史成绩差。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作为高中历史老师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历史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引导学生喜欢学习历史课程,学会学习历史课程,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20.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是学习的三大境界,而毋庸置疑,"乐之"才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层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无数教学实践证明的,兴趣,能让学生激发出潜在的能量,迸发出创造的激情,它所带了的效应常常让教师震惊不已.在小学语文新课标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成了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因为,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任重道远,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使他们成为现代社会学要得复合型人才.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设高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