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不考虑噪声和仅考虑散粒噪声两种情况下,分析了Turbo码对二进制脉冲位置调制(BPPM)的快跳频光码分多址(FFH O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Turbo码对BPPM调制的FFH OCDMA系统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LDPC乘积码的编码和译码方法,在编码端,用误码性能好的LDPC码代替扩展的BCH码构成LDPC乘积码,提高用扩展的BCH码构成的Turbo乘积码(TPC)的误码性能;另一方面,用短的LDPC码以乘积码的编码方式构成长码,降低了LDPC码的编码复杂度。计算机仿真结果显示,LDPC乘积码在信噪比小于3.5dB时,其误码率低于BCH乘积码,但在信噪比大于3.5 dB时,其误码率高于BCH乘积码,与等长的LDPC码相比,LDPC乘积码在低信噪比时,性能较好,但在高信噪比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3.
由于重复累积(repeat accumulate, RA)码兼具LDPC (low density parity code)码译码简单和Turbo码编码容易实现的优点,使其成为信道编码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而编码协作作为一种将信道编码与协作分集系统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能同时为通信系统带来编码增益和分集增益.对协作分集系统进...  相似文献   

4.
BCH码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一类性能优良的线性纠错码类,它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特别是它具有严格的代数结构,因此它在编码理论和实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有限域Fp上长度为n=P^m-1,设计距离为d的本原BCH码,在Galois环上通过对BCH码的生成多项式的Hensel提升,构造得到了Zp^k环上的BCH码,且其最小距离至少为d。  相似文献   

5.
针对60GHz脉冲无线通信系统中信号幅度衰落引起的误码问题,研究了该系统中Raptor码的误码性能。根据60GHz短距离通信系统特点,采用IEEE 802.15.3c工作组建立的60GHz无线信道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编码系统接收信噪比;然后结合信道编码理论,对不同编码方案进行误码性能仿真,重点对两种不同的Raptor码的编码增益、译码开销及通信距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2码率的QCLDPC预编码的Raptor码在接收信噪比大约为5dB时,相较于未编码系统拥有4.5dB的编码增益,同时最大通信距离为70m,为今后60GHz短距离通信系统信道编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实数BCH(Bose-Chaudhuri-Hocquenghem)编码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系统中阈值选取复杂问题。考虑量化噪声和信道噪声,提出了基于实数BCH解码阈值新算法。比较原有阈值算法与新阈值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以及阈值判决性能。该方法以贝叶斯假设检验为理论依据,分别画出只有信道噪声和只有量化噪声时校验子范数平方的直方图,通过直方图选出适当的信道噪声阈值。仿真结果表明信道在不同的转移概率条件下,实数BCH码作为纠错码的阈值新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低,阈值判决性能良好。在转移概率是10-4时,采用新阈值算法的信号的峰值信噪比约提高了1 d B。  相似文献   

7.
基于编码的OFDM系统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FDM在多径衰落信道中,一些子载波由于深衰落会完全被丢失,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误码性能因此,必须将OFDM系统与信道编码结合起来以提高整系统的误码性能。构建了基于编码的OFDM仿真系统,通过仿真比较了基于LDPC码、乘积积累码(PA)和卷积码的OFDM系统在多径衰落信道下的BER性能。研究了信道块衰落长度与编码性能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分析表明,LDPC码和PA码在不引入交织的情况下,均可获得比引入交织的卷积码更大的性能增益,表明LDPC码和PA码在无线信道环境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在单重合序列(OCS)的基础上,构造了二维相干OCDMA系统的双极性单重合序列(BOCS).在相同码长和波长数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二维相干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码字容量,同时码字的自相关和互相关性能保持不变,而且串扰值略微降低,提高了二维OCDMA系统性能.此外,对于构造的BOCS,在相同码长的条件下,通过增加波长数,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加BOCS的码字容量,而且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串扰值,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二维OCDMA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编码的OFDM系统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FDM在多径衰落信道中,一些子载波由于深衰落会完全被丢失,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误码性能.因此,必须将OFDM系统与信道编码结合起来以提高整系统的误码性能.构建了基于编码的OFDM仿真系统,通过仿真比较了基于LDPC码、乘积积累码(PA)和卷积码的OFDM系统在多径衰落信道下的BER性能.研究了信道块衰落长度与编码性能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分析表明,LDPC码和PA码在不引入交织的情况下,均可获得比引入交织的卷积码更大的性能增益,表明LDPC码和PA码在无线信道环境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Turbo码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urbo码以其优异性能而迅速成为近年来信道编码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结合Shannon有噪信道 编码定理对Turbo性能成因给出了定性分析,并描述了Turbo码误码率的联合界,最后给出了Turbo码的 仿真结果,并对其结果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利用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光纤色散对快跳光码分多址系统的影响,建立了快跳频光码分多址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利用该仿真模块研究了N=12,q=29的快跳频OCDMA系统中光纤群速度延迟色散导致的码字自相关输出峰值和取样切普内光能量的减小,研究表明,对于高速FFH-OCDMA系统,光纤的色散导致用户自相关输出峰值和取样切普内光能量的减小,进而降低了上的信噪比,同时,色散对同一码人不同码字的影响各不相同,但差别不大,基于峰值功率降为80%的标准,给出了用户所能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最后提出了两种新的抑制色散影响的方法,即光纤延迟线延迟量补偿法和码字优化法。  相似文献   

12.
使用高斯近似法分析和比较了多波长光码分多址(MW OCDMA)与波分复用 OCDMA(即WDM O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两种性能使用的地址码是素数码及其构成的二维光正交码,并且假定WDM OCDMA系统存在能均匀分配有效波长的中央控制器,结果表明,无论同时使用的用户数较多,中等或减少,WDM O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均优于MW OCDMA系统。  相似文献   

13.
多用户检测技术在光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多址复用光纤传输信道模型的同时,从最长似然检测的角度出发,推导了基于该模型的DCDMA最佳多用户检测器。该检测器可通过维特比(Viterbi)算法实现,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相关检测的原理,研究了一种较实用的次佳多用户检测器-多级检测器,在抑制多址干扰的同时,尽量降低检测器实现的复杂度,并分析了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传输环境的不同,DCDMA系统具有与无线CDMA系统不同的最佳多用户检测判决准则,而作为一种非线性多用户检测技术,多级检测器可以较理想地改善D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每用户双发送天线的空时编码OFDM/SDMA系统上行链路的性能,对采用空时分组码和空时格码的OFDM/SDMA系统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多用户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相同数目的接收天线时,空时分组编码的系统性能优于无编码的系统;而空时格码编码的系统性能在采用双倍接收天线时才优于无编码的系统,在抑制多用户干扰方面,空时分组码优于空时格码。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新的双极性啁啾编码光码分多址接入(OCDMA)系统。该系统采用线性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和光纤延迟线将数据比特扩频成由正或负啁啾光脉冲组成的扩频序列,并对多用户干扰和误码率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系统误码率与地址码码长和光纤光栅的脉冲展宽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增大脉冲展宽因子可以有效降低该系统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循环延迟分集的空时频编码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空时编码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将循环延迟分集引入到传统的空时OFDM编码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时频编码策略.在该策略中,对OFDM帧间相同载波上的符号进行空时编码,实现空时分集;OFDM帧内各子载波上的符号则使用循环延迟引入频率分集,实现空频编码.接收端综合利用空时、空频编码的结构信息实现联合译码,获得空时频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结构简单、差错性能改善明显等优势.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新编码策略可以获得空时频全分集增益.在相同信干比条件下,差错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空时或空频OFDM系统的差错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将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光源与编解码器频谱相匹配,根据等效相移原理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编码频谱可控的基于超结构光纤光栅的光码分多址时域相位编/解码器.该编/解码器在制作过程中仅需一块均匀相位掩模板即可在不同的目标信道上实现编码,从而为OCDMA系统与WDM(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的结合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利用计算机仿真和实测数据对该编/解码器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等效相移编解码器相比,该编解码器具有更大的最佳自互相关峰值旁瓣比(P/W和P/C);在窄脉冲入射的条件下,该编/解码器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该编解码器性能与传统的等效相移编解码器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适合于卷积码的一种新的交错方案 .并在实现了卷积码的编码、Viterbi译码的基础上 ,对采取这种交错方案的 (2 ,1 ,3 )卷积码在移动图像通信系统中的抗干扰性能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且与相同编码效率、相同交错时延的BCH(3 1 ,1 6,3 )码的结果做了比较 .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 :采取合适交错方案的交错卷积码可明显改善图像质量 ,比交错BCH码更适合于移动衰落环境中图像的传输 ,是值得推荐的纠错抗干扰方案 .  相似文献   

19.
QC-LDPC码在OFDM-IDMA系统中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求一个从多址接入技术、调制技术到纠错编码方案等方面,满足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高速率、高可靠性需求的整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准循环的LDPC(quasi cycli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QC-LDPC)编码的OFDM-IDMA(orthogonal frequ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