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优化——以宁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县域作为区域中特指的地理单元,经济差异在所难免,缩小和归避内部差异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宁夏各区域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所以有必要用定量化的方法来进行评价并提出对策.以2003年宁夏统计年鉴为依据,从4个方面设立了反映宁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35个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宁夏各区域的因子总分,将其划分为4个类型区.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宁夏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效应.通过多国竞争模型,定性地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内成员国、非成员国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边境贸易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形式,对我国边境贸易的现状、特征做了详尽的分析,重点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边境贸易的一般规律,并深入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边境贸易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提出了边境贸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上海世博会后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联动化的背景下,长三角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已成为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分析了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现状,指出了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影响,并提出了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区域一体化的浪潮,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一体化的活跃,为市场经济增添了活力和动力,创立了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制度,并开辟了一条使民族国家逐步削弱和消亡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腾霄 《科技信息》2009,(17):28-29
目前,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环渤海区域高层联系协调机制建立的情况,交通体系一体化、产业合作等方面的进展等。并分析了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区域一体化的浪潮,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一体化的活跃,为市场经济增添了活力和动力,创立了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制度,并开辟了一条使民族国家逐步削弱和消亡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随着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区域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对区域利益分配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利益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9.
姚腾霄 《科技信息》2007,(6):226-227
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区域经济对首都经济的影响也在增大。本文通过对京津冀经济圈的合作现状、区域经济一体化给北京私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的分析,来探讨京津冀区域经济情况下的北京私营经济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区域越来越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单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时代起点上,加强协同创新,促进协调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区域协调发展始  相似文献   

11.
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划分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区划中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积极进行产业整合和集聚,勇于打破行政区划,培育新的经济区划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桂南沿海经济区在区域经济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其发展相对落后.通过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增强中心城市——南宁市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区域政策一体化、改善投资环境等策略,将该区建成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提高其在不同等级区域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广西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跨国地方关系的发展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基于现实动力与基础条件分析,中国—东盟地方关系发展也有其可行性。中国-东盟发展地方政府关系对于推动国家关系发展、解决跨国公共事务、提升地方竞争力等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东盟跨国地方关系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果,但现实中的制约因素仍不可忽视。为此,需要在机制、组织、形式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90年代以来的区域差异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在区域差异研究中常用的相对比率等几个指标,对重庆直辖市市域范围内的40个区县和三个经济区经济差异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差异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锡尔系数对重庆市总体差异及其变动进行了分解.  相似文献   

15.
开放型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创新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区域创新系统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开放型经济体系、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创新系统之间内在关系的剖析,提出新型区域创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目标、关键点与实施路径。包括三方面①创新系统边界的空间延展;②创新系统的二维开放;③以总体观为指导,注重双层面创新。  相似文献   

16.
虽然欧盟各国极力维护主权独立,但为了实现社会一体化,欧洲国家努力从一体化的组织机构、一体化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权限,以及它们与各主权国家间的关系等方面加强法制建设。在我国国内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主权国家之内的法制统一的要求和地方政府具有合宪性的自主权之间的矛盾。因此,欧盟的社会一体化机制对我国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技资源的稀缺性和战略性直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是破解差异的关键。基于索罗余值法测算了2001-2014年河南科技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认为河南科技资源配置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从科技资源投入、配置环境和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河南18地市的科技资源配置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东北经济区区域经济协作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东北经济区(东北三省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作,是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要求。通过分析“泛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经济协作运行机制,根据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实际,提出了构建东北经济区区域经济协作的信息交互机制、利益补偿机制、评价激励机制、行为约束机制等。强调在加强合作机制创新,打造东北经济共同体,区域合作机制创新中要实现三个转变和五大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