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27 (IL-27)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组各35例,其中单纯药物组行优化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CR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血清TNF-α、IL-1和IL-27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TNF-α、IL-1和均明显下降,IL-27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变化较单纯药物组更显著(P0.05),两组LVEDd、LVEF及LVMI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药物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及心功能均得到改善.TNF-α、IL-1和IL-27水平指标可以作为评价CRT效果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液净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8例,其中,观察组68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记录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7 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肾素、醛固酮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和腹痛症状、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3 d,观察组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IL-6、IL-8、TNF-α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3、7 d,观察组C反应蛋白、IL-6、IL-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 d,观察组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改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炎症因子水平,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开放外伤患者在使用VSD治疗后,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的变化及影响。采用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开放外伤患者,60例使用VS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50例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第一次治疗后第0.5、1、2、3、5、7天采集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TNF-α、IL-6、IL-8、IL-10的含量并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静脉血TNF-α、IL-6、IL-8、IL-10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8、IL-10含量均开始升高。治疗后12h开始,研究组的外周静脉血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 d开始,研究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IL-6、IL-8、IL-10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知,开放外伤患者使用VSD技术治疗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早期清除创面局部的炎症因子,从而降低激发的炎症放大效应,避免了炎症反应失控和病情恶化,有利于创面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龙对于高血糖状态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TNF-α及IL-6的作用.方法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运动训练和健康知识讲座等基本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龙治疗.治疗3个月后复查患者TNF-α、IL-6、胰岛素水平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餐后2 h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龙控制血糖效果好,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患者体内胰岛功能,同时降低TNF-α,IL-6水平.  相似文献   

5.
观察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用于帕金森病治疗的疗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帕金森病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n=48,严格遵照医嘱服用左旋多巴,研究组:n=48,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普拉克索、左旋多巴,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统计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两组UPDRS四部分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UPDRS四部分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与IL-6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与IL-6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联合普拉克索与左旋多巴,能显著性改善帕金森病患者UPDRS评分、血清TNF-α与IL-6水平,且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6.
王丽梅 《甘肃科技》2016,(24):106-107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及胃动素及胃蛋白酶原的影响。选取2013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叶酸治疗,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叶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动素(MOT)及胃蛋白酶原(PG)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OT、PGⅠ及PGⅡ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莫西林联合叶酸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改善MOT、PGⅠ及PGⅡ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脂肪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由3T3-L1细胞诱导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脂肪细胞以0.1g·L-1黄芪多糖培养基干预,对照组脂肪细胞普通培养基培养.ELISA法测两组脂肪细胞及培养基中TNF-α、IL-6蛋白的含量,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脂肪细胞TNF-α蛋白和IL-6蛋白mRNA水平.结果实验组脂肪细胞及培养基中TNF-α、IL-6蛋白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00),而且实验组脂肪细胞TNF-α蛋白和IL-6蛋白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0).结论:黄芪多糖可抑制脂肪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控制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F)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COPD合并PF患者临床资料(COPD合并PF组),并纳入同期入院治疗的34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分级分为Ⅰ、Ⅱ、Ⅲ、Ⅳ级组;评估COPD合并PF患者入院后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与GOLD分级、HRCT肺纤维化评分及肺气肿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临床疗效与治疗后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的关系.结果 COPD合并PF患者入院后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与GOLD分级、HRCT肺纤维化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HRCT肺气肿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治疗后3个月时,COPD合并PF患者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临床疗效与治疗后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OPD合并PF患者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随肺纤维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且与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探究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用于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95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2组,均采用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消毒根管,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消毒根管,对比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龈沟液中炎性因子变化。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85.11%,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级明显高于对照组,Ⅲ级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龈沟液中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用于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消毒中可提升临床疗效,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与疼痛。  相似文献   

10.
探究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效果。将秦安县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86例KOA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n=43例)和治疗组(n=43例),分别采取单一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及其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70%,较对照组的72.09%高(P0.05);两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等炎症因子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上述指标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对KOA患者进行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其疗效好于单一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有效下调血清TNF-α、IL-1等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观察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髓炎患者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选取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2例牙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根管治疗术,研究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术,2组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进行炎性因子水平评估。研究组总有效率90.24%,对照组73.17%,2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2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应用促使牙髓炎患者牙髓组织快速修复,平衡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控制病情,促使牙痛得以有效缓解,增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探究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将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诊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6例。对照组应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浆炎症因子。用药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与用药后相比均降低(P0.05),且上述指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空腹C肽(FCP)与餐后C肽(PCP)等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与用药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可有效调控患者血糖,显著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并明显减轻炎症状况。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旋覆代赭汤用于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效果。将2018年5月~2019年7月收治的96例R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旋覆代赭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用药后,总有效率93.75%较对照组的77.08%高(P0.05);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与用药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与用药前相比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对RE应用旋覆代赭汤治疗,疗效较好,可显著减轻患者病症,有效上调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明显改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蔚金建  赵彬  谢毅强 《甘肃科技》2016,(10):140-141
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将社区264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77名给与社区健康管理干预,督促其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等,干预期6月,对照组87名不干预,测定两组干预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IL-1、TNF-α水平。实验组干预后的血清IL-1、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糖化血红蛋白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社区健康管理干预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IL-1、TNF-α水平,提示其可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张秦永 《甘肃科技》2022,38(2):112-115
观察扶正祛痹汤对慢性胃炎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的临床效果.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观察组给予扶正祛痹汤.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内镜积分、病理积分、Hp转阴率、IL-6、IL-10、TNF-α、SF-36评分、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温脾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2型糖尿病脾虚湿热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脾降糖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生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肠道菌群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lc、TC、LDL-C、IL-6、TNF-α、肠杆菌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IL-10、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脾降糖方联合阿卡波糖可以降低血糖、血脂及炎症水平,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关节滑液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KOA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同时进行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膝关节滑液中TNF-α、hs-CRP和MMP-3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滑液中TNF-α、hs-CRP和MMP-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患者膝关节滑液中TNF-α、hs-CRP和MMP-3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动疗法能够降低KOA患者关节滑液中TNF-α、hs-CRP和MMP-3的水平,抑制炎症因子对关节软骨的破坏,从而延缓关节软骨退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研究比较PTBD与ERCP在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中的疗效。收集了在2015年2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应用PTBD与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各45例(共90例)的相关资料,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两组取石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总胆红素、CRP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1)PTBD组与ERCP组的取石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PTBD组与ERCP组治疗前总胆红素、C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总胆红素、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01);3)PTBD组与ERCP组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PTBD比较,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机体炎症反应更低,术后并发症更少,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GXBD)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AS)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饲喂雄性Apo-E-/-小鼠建立AS模型,将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S)、辛伐他汀组(XFTT)、GXBD高、低剂量组,选取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ig)给药8周.末次给药24h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主动脉VCAM-1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TC、TG、LDL-C、HDL-C、及血清CRP、IL-6、TNF-α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主动脉VCAM-1、ICAM-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出现明显粥样硬化斑块;GXBD各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血脂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主动脉组织VCAM-1、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主动脉组织粥样硬化病变明显减轻.结论:GXBD对Apo-E-/-小鼠AS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其调节血脂代谢、抑制炎症因子及主动脉组织VCAM-1、ICAM-1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透析(CVVHDF)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ICU收治的108例重症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救治方案将其分为联合组(60例)和对照组(48例),联合组患者采用CVVHDF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采用CVVHDF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APACHEⅡ评分、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凝血功能及预后差异.结果 治疗前,测定两组患者的基线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乳酸(Lac)水平,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很好的均衡性(P>0.05);治疗24、72 h后再次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IL-1、IL-6、TNF-α、Lac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组的炎症反应程度控制得更好(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72 h后,联合组患者PT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