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ITS序列对竹亚科13个属76个竹种进行DNA条形码分子鉴定.该研究提取慈竹属、刚竹属、箬竹属、唐竹属、矢竹属、大明竹属、赤竹属、巴山木竹属、倭竹属、短穗竹属、簕竹属、酸竹属及少穗竹属共13个属62个竹种DNA,对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14条ITS序列共76个竹种序列用Clustal X软件比对,再利用MEGA6.06软件构建K2P距离法的NJ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种内遗传距离为0~3.907,平均遗传距离为0.370;种间遗传距离为0~4.394,平均遗传距离为2.287,种内遗传距离远小于种间遗传距离.ITS序列可用于竹类资源的物种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竹种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散生竹的多数属种在我国分布更广。我们在研究中国竹亚科分类过程中,经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标本,发现了一些尚未记载的种系。本文整理发表6新种和2新组合。 斗竹 新种 图1  相似文献   

3.
巨龙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 China et J.Sun)属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busoideae)牡竹属(Dendrocalamus),为云南特有的大型合轴丛生竹类,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竹种。巨龙竹具有秆形通直和弯曲两个类型。作者对巨龙竹及其变异类型的生物学特性、形态解剖学特性、RAPD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为禾本科竹亚科寒竹属植物,是目前寒竹属中保存面积较大、自然分布类型较丰富的竹种,竹笋经济价值较高。分析不同竹龄金佛山方竹冠形、叶形的差异及枝、叶异速生长关系,明确竹龄差异对金佛山方竹形态可塑性的影响,为金佛山方竹的高效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刚竹属竹种开花枯败后,能通过有性或无性途径自然更新。花后产生大量能育种子的竹种依靠实生苗更新,花后种子基本不育者依靠更新鞭更新。刚竹属竹种的鞭生长型式属单轴型,但在实生苗阶段呈合轴型生长。现有的单轴型竹种不是从现有的合轴型竹种进化而来,二者可能有共同的二倍体祖先。外源赤霉素能影响某些竹种的有性更新过程。  相似文献   

6.
秦岭大熊猫主食竹的分类学研究(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理清秦岭地区大熊猫最集中分布的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陕西周至县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的种类和分布区域。方法采用常规的植物分类学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室内标本鉴定、查阅有关标本室的标本及文献资料考证,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类学研究。结果这两个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3属、5种,其中巴山木竹Bashaniafargesii和秦岭箭竹Fargesia q inlingensis为该区域内分布面积最大的竹种。结论在这两个保护区内,巴山木竹和秦岭箭竹是大熊猫最主要的主食竹种,龙头竹Fargesia dracocephala和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次之。为进一步研究大熊猫主食竹种提供了基本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这篇沦文包括三个部分: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测定方法;测定结果。 1.毛竹不同器官的燃烧热量是不同的,但是,竹子的年龄对燃烧热量是没有影响的。毛竹不同器官的燃烧热量为;竹秆4532卡/克,枝条4719卡/克,叶片4203卡/克,鞭和根4286卡/克。 2.不同属种的燃烧热量是不同的:刚竹属4680卡/克,(竹剌)竹属4543卡/克,慈竹属4554卡/克,单竹属4612卡/克,大节竹属4640卡/克,唐竹属4595卡/克,青篱竹属4671卡/克,(竹思)(竹劳)竹属4478卡/克,方竹属4457卡/克,梨竹属4562卡/克。 3.竹子产地对竹材燃烧热量是有影响的,一般来说,竹子生长在高纬度比生长在低纬度含有较多的热量。 4.61种竹材的平均燃烧热量是4603卡/克,43种木材的平均燃烧热量是4776卡/克,其中针叶树种是4949卡/克,阔叶树种是4750卡/克。  相似文献   

8.
<正> Gelidocalamus是温太辉先生于1982年发表的竹亚科一新属(竹子研究汇刊第一卷第一期21—24页),这是一个十分自然的类群。它具有一系列特殊的形态持征,而有别于竹亚科已知的各个属。地下茎复轴型,秆直立,节间圆筒形,无沟槽,单芽多枝,枝短,仅2—5节,当年不再形成次级分枝,通常枝端着生1叶,  相似文献   

9.
竹锈褐斑病由螨类为害引起,笔者于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对南京地区竹锈褐斑病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病主要危害3个属共12种竹种,病害的发生与竹林地被物、竹种生长状况、竹种和竹林环境状况有密切关系。7月上中旬发病达到高峰,7月下旬至8月上旬螨类种群数量下降;8至9月气温仍然较高,同时降雨量减少,虫口数量有所回升。螨类1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严重。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竹类植物的新记录和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江苏省自然条件优越,竹种资源比较丰富,但在林业生产上除毛竹、刚竹、淡竹外,对其他竹种了解甚少。虽然几年前南京大学,南京林学院、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先后对江苏省的竹子分类做了不少工作,但均未系统全面的调查,遗漏较多。近年来,南京林学院和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受江苏省农林厅的委托,对全省竹种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野外工作历时两年,调查了28个市、县的野生,栽培、山区、平原以及庭园观赏竹种(但不包括南京林学院、南京菊花台公园以及中山植物园引入栽培的竹种)。经我们研究鉴定,江苏省的竹种共有10个属和55个种及种下分类单位。其中有些竹种是江苏省过去未曾记载报道过的,个别竹种甚至在国内也是初次被研究。为了生产单位和科研机关及早了解和掌握江苏省的竹种资源,现将这次调查所发现的新记录的竹种和新种以及分类上需要订正的竹种简要报道如下,以供参考。为了节省篇幅,凡国内文献已有形态描述的竹种,本文只列参考文献,不作形态记载。  相似文献   

11.
在野外调查、标本检视和资料整理基础上,报道杭州西溪湿地种子植物(含栽培种)136科457属739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4属17种(栽培);野生被子植物中,有双子叶植物78科212属338种、单子叶植物18科76属110种.被子植物各科含属数差异显著,含1属的科占优势,共54个,占总科数的56.25%.禾本科、菊科、豆...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产蹄盖蕨属(Athyrium Roth)进行较为系统的区系地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国产蹄盖蕨属所包含的130种(含变种)可划分为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3大类型。其中,中国特有比例最高,其次是东亚分布,只有个别种为热带亚洲分布。特有种分布最多的地区是横断山脉地区。因此,国产蹄盖蕨属全部分布在亚洲,而横断山脉地区是其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但起源地可能在北方,属温带起源。进行蹄盖蕨属的区系地理学分析,对研究该属的系统分类、起源演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重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区系地理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基于《中国植物红皮书》一、二册和1997年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拟定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重庆有重点保护维管束植物58科92属104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10种,裸子植物6科15属18种,被子植物44科68属76种。其中有乔木53种,灌木11种,草本31种。从分布区类型看,中国特有85种,热带亚洲分布12种,东亚分布6种,北温带只有1种。水平分布集中于大娄山脉北坡的金佛山、白马山和四面山,大巴  相似文献   

14.
胡枝子属与米口袋属花粉亚显微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山东胡枝子属6种植物花粉与米口袋属4种植物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并对两属进行了比较分析.它们韵花粉从赤道面观均呈近长球形,极面观呈三裂圆形;具三条萌发沟;花粉粒的大小,极轴长27.2~19.5μm,赤道轴宽21.3~11.8μm.两属植物花粉的大小、表面纹饰、花粉粒萌发沟的沟裂宽度均有明显差别。研究结果表明,胡枝子属和米口袋属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支持传统分类中的属、种级水平的分类。  相似文献   

15.
竹亚科倭竹族的订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计包括以下三节:第一节回顾了倭竹族的研究历史,并对它原有的范畴给予重新划定,扩大和修订了该族原发表时的描述。第二节编制有此族当前已知10个属的分属诠索表。第三节,按发表年代之先后,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这10个属,并各附有它们模式种的绘图,以便识别;此外在本节中也对一些竹种(主要是原在筇竹属之内的种)之学名做了改动,给予新的组合,这样能使它们在自然界的位置更较适宜。最后,我们尝试性地绘制了一幅演化示意图,以表示倭竹族各属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进化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16.
新中文命名规则下的最新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物种数量在过去的十余年内出现了令人惊讶的飞速增长,同时自2011年以来属一级水平上的大范围修订使得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物种系统位置的变动频繁而巨大,导致中文文献中使用的学名和对应的中文名称出现了相当程度上的混乱。本文整理了自专著《中国植物志·第69卷》《Flora of China:Vol. 18》《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华南苦苣苔科植物》和前一阶段归纳的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生物多样性文献付梓和发表以来,正式报道的所有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新分类群,提供了物种修订前后的新旧物种名的对照,为部分发表时未指定中文名称的新分类群新拟了中文名,对出现了混淆的物种中文名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国内研究者更好地引用和使用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中文名称奠定基础。截止2019年1月,我国已经正式报道和合格发表的苦苣苔科植物物种数已经有719种(含种下等级)。在新命名规则背景下梳理的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名录将在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GCCC)的网站(http://gccc.gxib.cn)上实时更新。  相似文献   

17.
云南冬樱花群落共有种子植物1421种,分属158科。696属,科、属、种的区系成分都以热带成分占显优势,分别为74.42%,76.08%,66.31%(不包括世界分布),说明该区系种子植物具显的热带性质。该区系与泛热带和热带亚洲联系最为密切,同时与热带大洋州、热带非洲、热带美洲、北温带、东亚等有一定程度的联系,而与地中海区、西亚、中亚联系最少。另外,该区系特有现象不十分显,特有科、属、种比例低于不同纬度上相邻的滇中高原和云南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共有蕨类植物44科,101属,304种(含变种和变型).利用常规方法和区系存在度(VFP)对其科、属进行排序,所得结果相异甚远:常规排序中的大、中型科,在区系存在度排序中并不处开优势地位,在VFP>50%的17个科中,具有10种以上的科仅1科;VFP>30%的14个属中,含有5中以上的属均未进入,在这14个属中,热带性属和温带性属各7个,各占50%,且前者以热带亚洲分布为主,后者以东亚分布及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在本区系中,这两者是具标志性特征的重要类群,显然以区系存在度排序所得的结果能更好地反映该区系中科属的相对重要程度.两种排序结果都表明了本区系具有由热带向温带过度且以热带成分为主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