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耻》中,作者通过对众多人物形象遭遇及其行为的描写,揭示了在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人们的思考和行动仍然受着传统帝国主义殖民逻辑的影响和支配,不管是白人和黑人,都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这段殖民历史的共同受害者;在这里作者的目的是要唤起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反思和批判意识,并为化解这段历史恩怨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2.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主库切是南非当代著名作家,他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南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99年,他的小说《耻》为他赢得了标志小说创作成就的英国布克奖。库切作为南非"后殖民"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个具有双重文化品格的作家,南非的本土文化和欧美文化都在他身上留下了烙印,这种独特的文化品格使其小说《耻》表现了与以往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3.
库切小说的一个根本的主题就是关注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实施以来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的变化。就像库切想要通过题目直白地传达的信息一样,《内陆深处》就是国家的中心,也是一个国家本质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想要通过自己的作品来传达对殖民时代南非的种族关系的深刻认识。从《内陆深处》中主人公玛格达与父亲性格变化过程,可以看到殖民不仅给被殖民者带来了身心的伤害,同时也造成了殖民者自身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4.
蔺素云 《科技信息》2012,(6):187-187
两次布克奖,一次诺贝尔文学奖,这早已使库切成为世界文坛上响当当的名字。但他一贯干脆冷峻的思想却深埋于名誉的光环所无法抵达之处。在这部提名2005年布克奖的新作《慢人》中,库切秉承了他一贯的语言风格,却在文体上收缩了故事情节的成分,加大了哲学思考的比重。作者采用独特大胆的写作手法,把现实主义小说和元小说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模式结合起来,并让作者参与到所创作人物的生活中去,剖析并反思作家的创作过程及“现实主义性”。作品消解了不同流派小说之间的界线,并解构了作者的叙事权威。  相似文献   

5.
王安忆的《我爱比尔》是直接回应当下语境的小说。在后殖民图景下,迷失的阿三之流的第三世界女性,舍生忘我地进军欧美,结局却是那样的令人无奈和沮丧。阿三的生存境遇显然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困境暗合,王安忆把一个复杂而沉重的社会学问题渗透到个人化的故事里,古老的中华在后殖民图景下边缘化了,怎样进入国际关系的主流,理应成为整个民族普遍性的焦虑与困惑。这也正是《我爱比尔》的题旨所在。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初叶,一位严肃的思想家、伟大的艺术家--劳伦斯,在他的<虹>和<恋爱中的女人>这两部小说中表达了他希望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以摆脱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异化.当前我国正在提倡建立和谐社会,本文作者认为,劳伦斯的理想社会和我们的和谐社会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意欲在人、自然和社会之间构建和谐,以医治现代社会的一些痼疾及促使社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空间、意象与残雪小说《边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图从空间的维度进入残雪小说,以期能获得对残雪小说《边疆》的深度阐释。认为残雪前期小说重在表现现实的丑恶以及自我拯救的孤独,而在《边疆》中转向了表现更富激情的集体的灵魂突围,营造了一个精神跋涉者的世界。残雪小说的氛围也就从绝望转向了期待。而这一切,作者是通过空间叙事体现出来的,空间是推动小说发展、表达小说意蕴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个人经历、交友与所处时代环境的结合让乐钧产生了道教情结,并反映在他的小说《耳食录》中,且道教文化对《耳食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作者的儒道结合思想,而且为小说提供了丰富奇幻的意象,为小说增添了浪漫情怀并激发读者想象力。另外,《耳食录》又体现了明清时代所崇尚的商业元素和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9.
康拉德在其小说《黑暗的心脏》中,揭露了帝国主义理想的真实面目:其打着的博爱和传道口号只不过是为疯狂的恋物主义和殖民压榨所作的掩饰而已。笔者认为康拉德的刚果之旅使他深刻地领悟了帝国主义者在殖民地的意识转变,《黑暗的心脏》真实地记录了这些帝国主义建设者起初满腹理想却最终在这片原始土地丧失信念,讽刺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理想的破灭。  相似文献   

10.
张丽红 《科技信息》2011,(1):195-195
《时时刻刻》是美国的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在1998年发表的小说,作品一问世,就吸引了许多读者和评论家,当年即获得“笔会/福克纳小说奖”(ThePEN/FaulknerAward),翌年又获得“普立策小说葜”(ThePulitzerPrize)。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三个人物:现代女性主义的先驱——伍尔夫太太,茫然的家庭主妇——读者布朗太太,反叛的自由女性——与该小说女主人公同名的达洛雏夫人。通过对这三个不同时代、不同环境和不同问题的三个女人的描写,突出了她们时时刻刻都渴望着自由和幸福,希望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就体现了女权主义发展的历史。本文试图从女权主义角度,探析《时时刻刻》所反映出的女性主义特征,提高人们对妇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对实施和谐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在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教育和谐已成为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指标和内容,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把教育的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已经成为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因此,实施和谐教育就显得尤为关键,它必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并阐述了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和谐社会和政治文明,作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需要。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的热门话题,文章以结合人的发展为主题展开论述,既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也综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并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框架为主,介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现时代中国老百姓紧迫而现实的需要,把需要变为现实,在理论上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澄清诸如绝对和谐社会和相对和谐社会、动态的和谐社会和静态的和谐社会、多元统一的和谐社会和一元同一的和谐社会等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制定一系列科学的方针政策,这样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想才不会流于空想。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图书馆 实现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也是高等学校协调发展的客观需求。我们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创造自然和谐、富有人文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学习环境,实现和谐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阵地。分析了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以及图书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和谐社会中图书馆的定位,提出了建设人性化图书馆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的两部重要长篇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与<耻>,突出地呈现了库切作品一个反复建构的模式:人物生存境况盘旋下降及人物不屈服的姿态.对人在困境中的精神底线的发现和揭示,显示了库切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18.
郑凤 《龙岩学院学报》2009,27(3):69-72,124
和谐人格是德性人格、心理人格和社会人格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是个体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人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塑造和谐人格的过程.健康的文化环境,为塑造和谐人格提供有利的条件;完善的社会主义社会运行体制,为塑造和谐人格提供有力的保障;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育人功能,为塑造和谐人格构建了精神基石.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的建立对于现存的政府行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政府的能力进行改革与提升。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的同时,必须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科学地化解矛盾,造就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妥善处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上的不和谐因素,使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起到及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关系,它体现出的伦理是一种人本的定位和一种人性化的关怀,其实质是依靠人,更要规范人。为此,需要一种新的伦理观来引导,“八荣八耻”的新时期荣辱观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提出的新伦理观。新时期荣辱观能培养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能规范人的理念和行为,其本身也融入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