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成语“指鹿为马”,源于秦二世时的丞相赵高借权势有意混淆黑白的故事。但本文引用这个典故则是指因为不了解动物名称的命名规则而发生错误,而这种情况在各种媒体中时有发生。动物名称容易混淆的原因是“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各种语言和方言中具有大量的动物俗名和地方名,同一名称在不同地区常常用来称呼不同种的动物,而同一种动物在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名称。例如西方文学译本中常见的知更鸟(robin)一名,在欧洲指的是旧大陆的歌鸲属(Luscinia)及与之相似的鸣禽;在美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汉族民间信仰问题是区域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薄弱环节。以清末以来东北地区汉族中信奉的民间神灵为切入点,分析该区域汉族民间信仰构成成分和主要特征,可以为目前存在的一些民间信仰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浙江温州龙湾区“汤和信仰”是地方民间信仰中最具特殊性、典型性的个案之一。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材料,叙述了从“汤和信仰”到“汤和信俗”的产生、演变过程,分析了汤和信仰在历史上曾属于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的特点,阐释了汤和信仰申遗成功的背景、策略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鼠”的动物性质及其本质特征的认识,在日本的民俗中形成了关于“鼠”的文化传承。重点分析、介绍日本“鼠”文化的发端及其传承的形态和内涵,阐述其与福运、生殖信仰及有关禁忌的民俗,以期加深对日本民间信仰和日本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信仰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而信仰产生的心理根据又是什么呢?本文认为主要有几方面的心理因素:在不同程度上,信仰能满足人们的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相似文献   

6.
程姝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2):12-13,55
“二人转”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而作为“二人转”的主要经营场所,沈阳“刘老根”大舞台(以下文中简称大舞台)已经得到东北地区广大观众的认可,并家喻户晓,成为了东北地区文化特色之一。作者通过对沈阳“刘老根”大舞台的实地调查及对相关管理、演职人员的访谈,从管理方式、打造品牌等几方面分别阐述其经营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宋代张圣君信仰发祥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各地信仰特色迥异。通过两则“荒诞不经”的传说故事,探讨不同环境、不同人文的地域社会如何孕育出张圣君信仰在闽南和闽中,乃至于在闽中更小的地域范围的区域分野。传说是不同区域争夺张圣君信仰话语主导权的表达。也是对不同区域信仰特色的曲折诠释。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鲁西地区是碧霞元君信仰极为盛行的地区,呈现出庙宇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泛等特征.地方官员和士绅对碧霞元君信仰大多持默许和认可态度,并试图借助祀神活动传达官方祭祀理念,进行社会教化.地方官员和士绅关于泰山碧霞元君信仰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他们对于地方社会道德秩序的关注,表达了他们试图用官方正统文化去改造民间文化的强烈愿望.相较地方官员和士绅,普通民众崇祀神灵的目的则较为简单,带有显著的世俗性和功利性的特征.在满足其自身信仰需求同时,神灵信仰也起到了增强社会凝聚力、强化地域认同的作用.地方家族也利用重修庙貌、祭祀神灵等手段,实现庙宇与宗族的结合,以此达到增强家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目的.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官员、士绅和民众共同参与到信仰活动之中,使得信仰在地方社会不断得以延续和传承.  相似文献   

9.
白龙江流域藏区民间宗教活动中,有关藏传佛教和苯教信仰方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佛教主要以寺院为中心,有活佛、僧人、佛经为一体的信仰,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社会性;苯教活动相对分散,最大也是以部落或村子为单位的宗教活动,没有大规模的社会性的宗教活动,除个别地方外,大部分地方没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两者在信仰形式上有明显的区别,也具有不同的目的和意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对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藏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村落宗教的研究是村级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对诺加村的公共祭祀和家户宗教仪式进行分类和归纳,提出混合信仰的概念。安多藏区的“混合信仰”,并非是消极的一种村落宗教模式,相反,它在社会发展变革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包容性。这一种“混合信仰”的村落宗教模式,对安多藏区村民接受现代观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古代表示某人腰围若干围的“围”是个量词,但这一作为计度古人腰围长度的基准单位,古书中没有确定的解释。经笔者考证,东汉郑玄在《仪礼》注里以九寸为一围,比较适宜于做腰围的“围”的计度基准,可以经受春秋至南北朝时期各种例证的检验。  相似文献   

12.
《列仙传》被后母奉为道教早期经典作品,是一部道教辅教之书,但是其一定程度上受到佛教的影响。佛教的传入发展是道教产生的催化剂,道教经典中出现大量的佛教用语,《列仙传》中也出现了佛教用语。《列仙传》中“积火自烧”、仙人奇相均受到佛教的影响;《列仙传》中孔雀形象是印度的舶来品;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对《列仙传》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窦宪历任侍中、车骑将军、大将军,权势鼎盛一时,班固、傅毅、崔驷等人,相继进入其幕府,形成了一个文人集团。这一文人集团主要因为窦宪的显赫权威和谦恭态度而聚集,虽然政治因素明显,创作不脱关刺范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汤显祖和八股文的关系,大致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参加八股科举的经历;八股文在思想内容上的创新,八股文的影响,写作八股文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5.
分析探讨了李贤思想和经世之行,认为作为天顺内阁的主要辅臣李贤临危受命,上筹国事,下安百姓,使明王朝终于摆脱了危机。这期间也是其经世思想的形成和实践期,李贤的经世思想在天顺年间的政治生涯中变成经世之行,并有利于那个时代。  相似文献   

16.
周玲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11):50-54
张先作词注重意境的创造,一方面与晏欧等人交游往来,共创深婉凝聚的小令,另一方面从自己的生活空间环境出发抒唐五代词人所未发之情,与柳永共拓词境,创写慢词,白描铺叙,既不同于花间晏欧之“艳”气,又异于柳词之“俗”气,因此形成清丽婉约的词风,精美工巧,炼字炼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清新绝俗的意韵和华丽精美的语言正是张先词的艺术特质所在.  相似文献   

17.
冼星海作品对我国歌曲民族化创作贡献比较突出。他的作品在节奏、合唱曲、抒情歌曲、旋律形式及作品的音调上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8.
《毛诗谱》三卷久佚,幸赖唐孔颖达采其文字部分入《毛诗正义》,故《毛诗谱》文字部分得以留存至今。近年,郑玄的《毛诗笺》、"三礼注"之注释语言作为研究汉末语言的重要语料逐渐为学界重视,并已经有多篇研究论文发表。但《毛诗谱》文字部分的语言研究论文尚付阙如。笔者近读《谱》文,发现其诸多复音词颇可补《汉语大词典》词条、义项之阙漏与书证不足、偏晚之弊,遂以札记形式条陈于后,以窥其语料价值之一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开方术、带纵开方及增乘开方算法的比较分析,认为增乘开方的思想源于《九章算术》的开方术,带纵开方是中间的过渡阶段.增乘开方是将开方术归纳、推广的结果.而贾宪三角是记录了用增乘法得到的各乘方之廉.即:传统开方立成释锁释锁求廉本源(贾宪三角的造表法)增乘开方.因为贾宪三角中每一行的系数,都可由贾宪所创增乘方求廉草所得到的,因此贾宪不可能认识到贾宪三角中行与行之间系数关系.在开方算法的完善中体现出的中算的构造性特征及程序化的算法思想,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将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柳永的情爱词作出比较,结合两位词家不同的人生际遇、审美情趣、个性资质以探讨他们在词作中分呈的不同艺术特色与风格,从而了解宋代“情爱词”的两大创作程式—“士大夫式”及“市民式”情爱词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