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探究心理健康指导及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8月于我院放射科行CTA检查的患者120例,根据检查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检查前实施常规护理和操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心率、血压、呼吸及焦虑情况,对比2组患者成像质量、检查所用时间及一次性成功率。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以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质量为Ⅰ~Ⅱ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Ⅳ~Ⅴ级患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为Ⅲ级患者所占比例在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患者检查前用药控制心率,2例屏气不佳,1例因恐惧终止检查,最终53例患者检查一次性成功,一次性成功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7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3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检查所用时间分别为(26.6±5.3)min和(34.1±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4,P0.05)。结论:对冠脉CTA检查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指导及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即时心理状态,控制检查前心率及血压,提高成像质量和检测一次性成功率,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探讨中药温阳化饮方治疗慢性肺心病对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联用中药温阳化饮方治疗并随症加减,治疗14 d后评估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证候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相当(P0.05),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SGRQ各维度及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研究认为温阳化饮方治疗慢性肺心病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整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全程服务新模式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前往庆阳市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1 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自然年分为对照组(2019年)与观察组(2020年)各5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护理服务,观察组采取全程服务新模式,对两组患者从护理服务质量、候诊时间、就诊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候诊时间及就诊时间短于对照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全程服务新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缓解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及紧张的护患对立形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门诊协同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以2016年5月于兰州总医院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门诊协同护理,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及自我效能评分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症状、失眠焦虑、社会功能指标、抑郁和总分情况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3.572、3.413、3.776、3.102和3.454,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各指标评分要显著的优于干预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服药情况、治疗方式、恢复正常活动和定期复查情况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3.332、3.109、3.227和3.009,P0.05);观察组就诊后6个月ESCA评分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t=3.521,P0.05)。研究表明采用门诊协同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双腔导尿管在二级医院妇产科中促进宫颈成熟的临床应用效果。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妇产科建档且孕晚期宫颈不成熟初产妇11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7)和研究组(n=57),对照组57例产妇给予常规药物干预,研究组57例产妇采用双腔球囊导尿管干预,观察2组患者临床干预前后产妇宫颈成熟程度,比较2组产妇分娩启动、总产程时间以及分娩中转率,记录并发症评价双腔导尿管用于促进宫颈成熟的安全性。干预后2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均升高,干预前后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升高程度更优,组间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分娩启动时间早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娩中转剖宫产率分别为17.54%和36.84%,组间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临床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24.56%,组间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双腔球囊导尿管与欣普贝生均为促进宫颈成熟的有效方法,但双腔球囊导尿管更符合产妇自然分娩的规律,促进宫颈成熟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剖宫产中转率,不良反应反生率更低,是二级医院促进宫颈成熟的优选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研究与探讨宫颈手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对母婴生命安全及新生儿质量的影响,为临床研究奠定基础。选取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96例宫颈手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4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剖宫产进行分娩;观察组研究对象行阴道分娩;对比2组分娩后母婴生命安全及新生儿质量。结果显示:(1)2组研究对象均没有子宫破裂情况发生,观察组有4例阴道分娩未成功,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其中宫缩乏力1例,宫颈扩张阻滞3例,虽然观察组的成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是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在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妇围产期并发症方面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在新生儿窒息例数及新生儿体质量的比较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7.9%,而对照组仅为87.5%,差异显著(P0.05)。宫颈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的成功分娩率较行剖宫产的产妇并不低,母婴生命安全性更高,新生儿质量也同等优异,且有着较高的产妇满意率,适合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中医序贯疗法联合减低剂量的DA方案诱导化疗治疗初治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将90例初治老年AML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仅进行减低剂量的DA方案诱导化疗,观察组45例在其基础上联合中医序贯疗法治疗(诱导化疗期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参芪杀白汤,骨髓抑制期则口服参芪仙补汤),2组均以4周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估疗效。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常规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化疗不良反应和长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R率和总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常规指标(WBC、Hb、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WBC、Hb、PLT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BREF)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症状、精神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症状、社会功能和生存质量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均有胃肠道反应、电解质紊乱、肝肾损害、感染等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一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序贯疗法联合减低剂量的DA方案诱导化疗治疗初治老年AML能提高近期疗效,改善患者骨髓抑制和生活质量,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是老年AML患者可耐受且疗效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舒适护理在胃癌围术期的临床疗效,将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症状改变情况,舒适护理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为73.1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镜征象积分改变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舒适护理在胃癌围术期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探讨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新疆地区变应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改变的影响。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伴鼻窦炎并鼻息肉的患者58例,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9)。治疗组给予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选择性翼管神经切除术,对照组给予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及12个月最大肺活量(VC_(max))、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orced vital capacity)、中段呼气流速(MEF_(25-75),mid expiratory flow_(25-75),)、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内镜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VAS评分、内镜评分均降低,2组各时间点间数据差异比较(P0.05);时间因素的作用与分组明显相关(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比较(P0.05);2组术前VC_(max)、FEV_1、FVC、MEF_(25-75)水平相比较(P0.05);治疗组术后VC_(max)、FEV_1、FVC、MEF_(25-75)水平与术前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0.50),且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升高(P0.05)。2组ECP水平各时间点间数据差异比较(P0.05);时间因素的作用与分组明显相关(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比较(P0.05)。轮廓图显示,2组患者ECP水平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治疗组ECP水平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选择性翼管神经切除术可降低新疆地区变应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气道反应性,改善肺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胸腰段脊柱骨折(TLF)采用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的疗效,选取130例TLF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5例给予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65例给予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并实施针对性护理。于手术前后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疼痛程度,按照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分数评估患者腰椎状态,比较2组伤椎复位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术后14 d、术后28 d)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点(术后3个月、6个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伤椎复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TLF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研究改良小柴胡汤剂对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血清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为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72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改良小柴胡汤剂予以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血清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6%,而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治疗后的3个月开始2组研究对象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值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各指标值的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2组的病毒学指标HBV-DNA与HBeAg进行了比较,观察组的2项指标转阴患者的例数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3)2组治疗前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4项指标明显较治疗前显著(a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 P0.05);(4)参照组治疗前后的CD+4、CD+8与NK免疫功能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与NK的值明显的升高了(P0.05),CD+8值明显降低(aP0.05);且明显的优于参照组(b P0.05)。(5)参照组发生不良反应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改良小柴胡汤剂应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中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血清肝功能相关指标和肝纤维化情况,提高了免疫功能,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最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2种置管方法的应用效果.将100例住院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以两组患儿置管成功率为观察指标.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置管一次成功率94%,高于对照组的72%,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3.
探讨手术室专业护理分组对腔镜肾切除术后感染控制的影响。选取兰州总医院肿瘤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肾肿瘤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40例,均接受腔镜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实施日常护理等),干预组在其基础上接受手术室专业护理分组控制管理。比较2组临床相关指标、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手术室专业护理分组控制管理有助于控制腔镜肾切除术后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软通道定向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HICH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软通道组(n=60)和硬通道组(n=60)。硬通道组采用硬通道定向钻孔引流治疗,软通道组采用软通道定向钻孔引流治疗。比较2组患者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入住ICU天数和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显示:软通道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入住ICU天数和血肿清除率分别为(45.93±5.07)mL、(37.03±2.63)min、(12.23±4.09)d、(3.95±0.36)d和(76.36±6.12)%,硬通道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入住ICU天数和血肿清除率分别为(56.98±6.12)mL、(42.95±4.87)min、(14.92±3.70)d、(4.23±0.41)d和(74.49±4.87)%,软通道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硬通道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入住ICU天数短于硬通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组和硬通道组患者术后4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3/60)和16.67%(10/60),软通道组术后4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硬通道组(P0.05)。治疗3个月后,软通道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和预后Ⅰ级率分别为55.00%(33/60)、1.67%(1/60),硬通道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和预后Ⅰ级率分别为36.67%(22/60)、3.33%(2/60),软通道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高于硬通道组(P0.05);2组患者的预后Ⅰ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软通道定向钻孔引流治疗HICH颅内血肿的死亡率和血肿清除率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无明显差异,但软通道定向钻孔引流术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研究探讨心脏有氧运动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就诊新华医院心内科以及杨浦区控江医院心内科的PCI术后患者1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根据CPET结果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给予心脏有氧运动康复;对照组除药物治疗、健康宣教外,仅进行日常活动。干预持续3个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无氧代谢阈值(AT)\,最大摄氧量VO_2max,代谢当量(MET)、氧脉搏(VO_2/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试验(6MWT)、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结果分析得出:(1)干预后,2组患者的AT、VO_2max、MET、VO_2/HR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2组患者的LVEF、6MWD和NYHA心功能分级较干预前明显升高,LVEDD较干预前明显降低,2组组内干预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2组患者的FEV1和FEV1/FVC无明显变化,2组组内干预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FVC明显升高,2组组内干预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接受心脏有氧运动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心肺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健脾补肾化瘀汤联合免疫抑制疗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选取入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治疗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64例,随机分组后对照组32例单纯接受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口服环孢素A,3~5 mg/(kg·d),分2次口服;口服司坦唑醇片,3次/d, 2 mg/次),观察组32例在上述处理基础上联合健脾补肾化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临床治愈率+缓解率+好转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主次症)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象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栓弹力图血小板最大血块强度(Ma)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研究表明健脾补肾化瘀汤联合免疫抑制疗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提高疗效,改善外周血象和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7.
探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成像精准定位下行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经CT三维成像精准定位下行射频热凝治疗,对照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定位下行射频热凝治疗,再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为(52.7±4.3)mi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分为(8.55±0.83)分,与对照组对比P0.05;治疗后VAS评分为(1.64±0.6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叉神经痛患者经CT三维成像精准定位下行射频热凝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8.
评价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通过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相关数据库,查找比较腹腔镜ISR与开腹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相关文献。所有文献均截止于2019年12月,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Meta分析。筛选出11篇文献共1 135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腹腔镜组(观察组)622例,开腹组(对照组)513例。观察组术中出血量(P0.000 01)、排气时间(P0.000 01)、进食时间(P0.000 1)、住院时间(P0.000 01)、并发症发生率(P=0.000 2)、肛门功能wexner评分(P=0.01)、淋巴结获取数目(P=0.02)、肿瘤距远切缘距离(P=0.02)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P=0.07)、环周切缘阳性率(P=0.63)、3年无病生存率(P=0.81)、5年总生存率(P=0.45)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腹腔镜ISR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肛门功能好的优点,同时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似的远期肿瘤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将武汉市第三医院隔离收治的56例新冠肺炎患者根据病情分为重型(33例)和危重型(23例),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和预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相关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指标,两组患者在血气分析检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都接受抗病毒治疗,两组患者经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两组患者给予磷酸氯喹治疗,两组患者在磷酸氯喹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但两组患者在磷酸氯喹治疗的不良反应上无明显临床差别;对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早期给予呼吸辅助治疗,对于病情改善有明显效果;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或者治疗期间出现相关严重并发症患者,尤其是心肺功能不佳者,积极治疗,获益明显;两组患者,对有心肺并发症的干预治疗,有较大临床意义。新冠肺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病情复杂,进展快,死亡风险高,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既往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早期对危重症患者有效干预治疗,包括吸氧\,抗病毒\,中药\,磷酸氯喹等联合治疗;积极治疗患者相关并发症,如心肺并发症,患者显著获益。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院收治的12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需营养支持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肠外营养组(PN组)、肠内外联合营养组(EN+PN组),每组40例,比较各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营养状态、免疫功能、炎症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EN+PN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EN组和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EN+PN组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EN组和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PN组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均高于术前、EN组和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PN组术后1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EN组和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营养性并发症发生率EN+PN组低于EN组和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能够满足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术后感染和营养性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优于单纯肠内及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