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天然沙冬青平茬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植物沙冬青在荒漠地区自然生态平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且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已濒临灭绝,为保护和优化沙冬青种群结构,探索其更新复壮的方法与技术变得至关重要。对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进行不同高度不同地径不同茬口处理方式的平茬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萌蘖枝条数和生长量有所不同,萌蘖枝条生长过程中,其萌蘖枝条数生长量与留茬高度成负相关关系,但与平茬粗度成正相关关系。天然沙冬青适宜的留茬高度为3 cm,第二年生长季末丛高为44.5 cm;当年萌蘖枝条数最多,均值为37.4 条,是对照的5.9 倍;萌蘖枝条经过两年的生长,枝条长度已达45.9 cm,比对照增加了33.2 cm,萌蘖枝条基径达9.98 mm。沙冬青不同灌丛平茬效果要优于同一灌丛处理,适宜的平茬粗度为15.09~19.95 mm,且茬口经涂油漆处理恢复生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汇集径流抗旱造林技术是有效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具有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效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应用GGR、吸水保水剂等对苗木进行浸泡和泥浆蘸根处理,这样更能提高抗旱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ABT生根粉的泥浆对香樟常规胸径4cm苗蘸根处理后绿化栽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樟移植成活率及当年树冠生长均存在显著的影响。100mg/kg ABT生根粉混拌黄泥浆蘸根效果最佳,成活率提高18.3%,当年冠生长量提高44.1%。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沙棘平茬萌蘖出生、生长的研究仅有个别报道,且未能将萌蘖特征与种群结构联系起来.该研究在分析中国沙棘平茬萌蘖出生、生长动态的同时,将平茬萌蘖效果与种群稳定性维持联系起来,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平茬促萌的意义.结果表明:未平茬母株没有萌蘖出生,而平茬处理的萌蘖植株达6.0~25.0;平茬萌蘖植株的树高生长量上限介于28.3~63.0 cm之间,而未平茬母株的新梢生长量上限仅为7.5 cm;未平茬种群结构为稳定型或衰退型,而平茬萌蘖种群结构为增长型.此外,未平茬母株新梢生长只有1次高峰,在6—7月份;平茬萌蘖植株的树高生长有2次高峰,分别在5—6月份、9月份.由此表明,平茬不仅可以促进萌蘖,而且能够加速萌蘖生长、提高种群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高寒阴湿山区菌根化育苗、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落叶松、油松、桦树种子利用菌根剂拌种育苗和常规育苗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日本落叶松、油松苗木的生长状况、产苗量、一级苗出圃率均优于常规苗木,而红桦应用菌根剂育苗效果不明显。采用自育的2年菌根化苗木和同龄菌液蘸根苗木与同龄常规苗木进行荒山造林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油松菌根化苗木造林比菌液蘸根苗木造林的幼苗年生长量、造林成活率都高于对照区;且菌根化苗木造林优于菌液蘸根苗木造林。红桦应用菌根剂造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的造林保存率及幼林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对林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幼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两种树种(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3种治理模式(顶果木纯林、降香黄檀纯林、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的造林试验,研究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林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幼林生长表现及适应机制。【结果】不同树种和不同治理模式林分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存在一定的差异:纯林中,降香黄檀的平均成活率较高(93%~96%),顶果木的较低(81%~87%);混交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不同治理模式林分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顶果木纯林的年平均胸径和年平均树高生长量(1.73cm和1.87m)显著高于降香黄檀纯林(1.26cm和1.33m);混交林中,顶果木的年平均胸径和年平均树高生长量分别是1.81cm和2.07m,高于纯林;降香黄檀的年平均胸径和年平均树高生长量相应为1.15cm和1.39m,胸径稍低于纯林,而树高稍高于纯林。【结论】顶果木和降香黄檀均能适应石漠化生境,顶果木的生长表现优于降香黄檀,混交可以提高林分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发挥沙生灌木防风固沙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更大的作用,采用了围封、平茬和补植等工程措施对沙生灌木进行了改造,其改造结果表明:围封2.5年后,所有灌木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平均株高和基径均有明显增加,以小黄柳(salix gordejevii)增长最大,围封是未围封的4倍;平茬当年生长量非常明显,地上生物量接近或超过未平茬的植株,未平茬的年生长高度均小于平茬;直播、植苗和扦插是增加灌木分布和覆盖面积的较好的方法,补植2~3年后,随着草本植物的入侵,沙面开始稳定.经过改造,可以增加植物覆盖度,提高灌木和草本生长量,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樟子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后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经营管理和投资费用对比分析,提出了容器苗造林大大优于裸根苗,特别是在干旱的榆林沙区,由于风沙侵蚀严重,立地条件低劣,更应提倡并推广使用容器苗造林。  相似文献   

9.
长防林建设是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由于对影响绿化效果的因素认识不足,造成了栽植后成活率低、保存率差的状况,给工程建设造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对部分造林地块的调查分析表明,乔木树种侧柏、油松*连翘混交栽植当年成活率达89%和95%,3年保存率分别达87.5%和89%,初步形成了乔灌混交的稳定林分,是理想的造林模式。采用地膜覆盖造林技术成活率当年达98%、3年保存率达90.5%,造林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容器育苗油松、侧柏,进行雨季造林是加快荒山绿化最好的育苗方式. 日光温室育苗增加了苗生长期,使生育时间延长100d,相当于在裸地生长1.5a,提高苗木质量.造林后,在山上还能生长70d,实际苗木生长278d,是裸地苗二年生长期.苗木生长量大,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和过冬保存率.  相似文献   

11.
曾昭澄 《海峡科学》2009,(5):21-22,27
2002年,在惠安县东桥镇香山村前沿沙地以一年生的木麻黄惠安1^#无性系容器苗采用不同栽植深度和客土量造林对比,并在前沿不同郁闭度的老林带内进行套种更新。试验结果表明,沿海前沿沙地造林木麻黄苗木入土深度为50%苗高,2年生幼林成活率、树高和地径与平栽相比分别提高了29.2%、70.6%和50%,7年生时增加了45%、38.3%和38.8%。造林时穴内放客土幼林成活率、保存率、高径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前沿老林带内木麻黄套种生长量随老林带郁闭度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12.
沿海沙荒风口和基干林带自然条件恶劣,由于适合的种植材料缺乏,造林难度大。采用木麻黄无性系惠1^#在沙岸前沿造林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惠1^#在风口地段通过挖大穴整地、下客土、雨天深栽的技术措施造林,其保存率高达83.2%,年均高生长量超过60cm,而且受风害比较轻微:木麻黄无性系惠1^#应用于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造林,其保存率高达100%,年均高生长量1.8m,年均胸径生长量为1cm,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基千林带,实现防护效能早发挥。木麻黄无性系惠1^#是福建沿海沙质海岸造林困难地段优良的造林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为防止穿沙公路路侧地表和路面在沙柳防护带衰退时期被风蚀和沙埋,设计维持丛状结构的平茬方式对其进行平茬复壮,优选出其发挥阻、输沙能力的最佳平茬强度,实现穿沙公路路域沙柳防护带可持续经营.以穿沙公路路域沙柳防护带为研究对象,以试验设定平茬方式按0.3Φ、0.5Φ、0.7Φ、1.0Φ(Φ为沙柳灌丛蓬径)强度梯度依次进行平茬,并对各平茬强度下的风速和输沙率进行观测,计算粗糙度并分析,选出平茬最为合理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沙柳防护带在平茬强度为0.3~0.5Φ时,风速流场特征与未平茬时相比变化幅度较小,仍能将防护带前后风速控制在起沙风速之下,防护作用较好;平茬强度为0.5Φ时,防护带后H、2H、3H、4H测点地表粗糙度均大于旷野起沙时的粗糙度,5H测点处两者正好相反,5H点处为公路边缘,风速增大,对路面积沙有输导作用.平茬强度为0.5Φ以内时,沙柳防护带具有很强的阻沙能力,阻沙效果显著.综合对比分析,穿沙公路路域防护带最合理的平茬强度为0.5Φ.  相似文献   

14.
厚荚相思在沿海沙质海岸更新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改变沿海地区造林树种单一状况,提高森林群落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1990年在福建东山县海岸后沿沙地引种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大叶相思、肯氏相思、纹荚相思及毛绢相思;1998年选用厚荚相思、木麻黄、刚果12#桉、湿地松等树种在木麻黄基干林带下套种更新和带状采伐更新;1999年选用厚荚相思、肯氏相思、马占相思、纹荚相思在风口沙地造林。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岸前沿风口沙地厚荚相思造林成活率高,受风害轻微,对沙荒风口不良生境适应力强;在海岸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中,厚荚相思保存率高,生长迅速;在林带后沿沙地厚荚相思成活率和保存率高于其它相思类树种,树高,直径及材积生长量最大,降低风速明显,林内凋落物多,提高土壤肥力显著。  相似文献   

15.
 平茬萌蘖是中国沙棘种群更新的有效方式,但其中的生态学机制并不清楚,为此,以样地每木检尺资料为基础,以 "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法"及"样地编年序列法"原理为依据、以生物量投资与分配为指标,探讨了中国沙棘平茬更新的生态学机制.结果表明:① 中国沙棘平茬萌蘖种群及其构件生物量积累过程均符合Logistic方程,可分为慢、快、慢3个阶段,但构件之间的生物量投资与分配具有明显差异;② 通过构件之间的生物量投资与分配调节,中国沙棘实现了平茬后的萌蘖更新,尤其是萌蘖根的生物量投资具有"前置效应"和"主导效应";③ 地上与地下构件的生物量分配具有互补效应,即地下分配比例大时则地上分配比例小.因此,种群实施萌蘖更新过程中,必须在繁殖与生长之间做出权衡.  相似文献   

16.
毛乌素沙地沙柳人工林最优平茬周期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针对毛乌素沙地沙柳人工林衰退问题,从防风固沙角度探讨沙柳林最佳平茬周期,为今后平茬作业提供理论依据。以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沙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平茬后不同林龄沙柳林林内粗糙度和风速廓线与林后沙丘迎风坡粗糙度,分析确定出兼顾沙柳特殊平茬生态学特性和防风固沙效益的最佳平茬周期。试验结果表明:沙柳在平茬后第4a,林内粗糙度呈现最大值,地表比较稳定,之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沙柳林林后沙丘迎风坡的粗糙度在平茬后初期,地表粗糙度低于起沙时粗糙度,易发生风蚀现象,之后随着沙柳的生长,平茬后第3a开始,林后7H(H为沙柳平均高度)内地表粗糙度均大于起沙时粗糙度,沙柳林对林后迎风坡防护效果较好,而4a后,沙柳林防风能力下降,地表粗糙度下降,地表抗风蚀能力减弱。研究得出沙柳林最优的平茬周期为4年。  相似文献   

17.
根际微生态保健剂对杨树生长及抗病性的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成分配比的根际微生态保健剂在拌土和蘸根两种施用方式下,对河北杨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树皮相对膨胀度、烂皮病发病率、感病指数以及树体电容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微生态保健剂对造林成活率、树皮相对膨胀度、树体电容、树木的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林木的发病率和感病指数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同时,拌土处理下树木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蘸根处理。保健剂的4种主要成分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复合肥以及保水剂对树木的作用特点也不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最佳杨树抗逆保健的各因素水平以及施用方法,优化后的抗逆保健剂成分质量配比为:菌根制剂74.997%,保水剂10.000%,复合肥14.999%,植物生长调节剂0.004%。  相似文献   

18.
盐渍地泡桐地膜覆盖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泡桐喜温暖、湿润、不耐盐碱的生态习性,1985~1986年在盐渍地上,以种根及平茬根为材料,进行了块状塑料地膜覆盖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盖膜后,在增温、保墒、压盐的作用下,可显著提高泡桐造林成活率和高、径生长量;得出了泡桐盖膜造林经济有效的覆盖面积。  相似文献   

19.
四种生长调节剂对胡杨嫩枝扦插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突破胡杨扦插育苗的技术瓶颈,在智能日光温室内,研究了NAA、ABT、IBA、NAA+IBA四种生长调节剂及不同浓度对嫩枝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调节剂影响扦插苗成活率、高生长量、分枝数、根系生长量、新生根数差异极显著,同一调节剂不同浓度影响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影响新生根数差异显著,对分枝数、新生根生长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四种生长调节剂促进成苗新生枝平均高生长和新生根生长量为IBANAA+IBANAAABTCK,促进插穗成活和成苗平均分枝数、新根数为NAA+IBAIBANAAABTCK;最佳处理为IBA150mg/L,成活率最高为86%,分枝平均长5.88cm,分枝数为1.8个,新生根长3.46cm,分根数平均8.8条,其次为NAA400mg/L+IBA175mg/L,成活率为82%,分枝平均长4.8cm,分枝数为2.6个,新生根长3.24cm,分根数平均9条;生根类型为皮层生根。  相似文献   

20.
<正>试验研究了Ⅰ-69杨采伐后母桩的萌发特性、不同因子对母桩萌发的影响及萌条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在胸径为8~20cm时采伐的母树根桩都有较强的萌条力,但母桩树皮厚度大于0.06cm时,萌条力有下降趋势;地下萌条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因而除萌时应尽量保留;萌条的速生期在7月至9月中旬,成单峰增长形式;从培育材种的目标来看,除萌时以保留两根优势萌条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