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工业蒸发结晶是一个复杂的多相传热与传质过程,其传热传质规律直接决定着晶体的成核和生长,并最终决定产品的粒度分布。根据双步结晶理论,对蒸发结晶的成核和生长动力学进行分析,建立了成核和生长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准确描述了蒸发结晶的生长规律,对其中参数的求取和分析可以确定结晶的控制步骤。研究以氯碱工业中烧碱提纯单元NaCl蒸发结晶为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求取,分析NaCl蒸发结晶过程的控制步骤。结果显示,在高温和低流速下,NaCl结晶受扩散过程控制。从而以扩散控制理论为基础,建立了NaCl蒸发结晶的传质传热模型。综合考虑了温度、流速、过饱和度、晶体粒度对结晶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涵盖各个参数的数学模型。结合粒数衡算,进行了模型计算,得到结晶粒度与操作参数的关系。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表示蒸发结晶过程中各操作参数对结晶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等手段,通过单独改变碱度值R、F-含量和Na2O含量,对河南通宇中碳钢用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渣膜的结晶率和结晶矿相进行分析,查明了三个变量对结晶率和结晶矿相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头孢拉定,属于半合成抗生素,是第一代吠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本文从改善头孢拉定结晶工艺入手,对如何提高头孢拉定的产品质量进行了论述.重点对头孢拉定结晶工艺中的结晶温度、晶种的加入、结晶PH、搅拌转速等结晶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到最佳的工艺控制点,使头孢拉定产品色级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透明成核剂二亚(3,4-二甲基)苄基山梨糖醇对聚丙烯(PP)的非等温结晶特性和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添加透明成核剂可以使PP结晶速率、结晶温度和结晶度等结晶特征参数有所提高.其中:使半结晶时间t1/2缩短27%以上;Avrami指数n趋于3,表明结晶呈异相三维成核增长;结晶速率常数Zt增加50%以上.在相同条件下,单一加快降温速率,使t1/2和n减小而Zt增大,加快了结晶速率但不利于结晶温度和晶粒分布等结晶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溴化锂溶液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在运行中出现结晶故障的原因,提出了在实际运行中避免结晶的各项管理措施及熔晶方法。对溴化锂制冷机结晶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对日常的保养和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并探讨总结了结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色差仪、DSC、结晶速度测量、显微图像分析以及动态机械热分析研究了四种海岛纤维的结晶度、结晶速度、晶粒大小、玻璃化温度与染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结晶度小,结晶速度慢,晶粒尺寸大,玻璃化温度低等等均有利于纤维染色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根据处理高聚物等温结晶动力学的三种数学模型和处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五种数学模型,利用扩展BASIC语言,分别在美国Perkin-Elmer公司3600热分析数据站和IBM-PC/XT微机及Apple-Ⅱ微机上编制、调试、运行通过了具有十五种独立功能的数据软件包.利用本软件包,可直接对等温和非等温DSC结晶曲线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迅速求得样品的Avrami指数,等温结晶速率,非等温冷却结晶因子,结晶活化能和动力学结晶能力等所有的结晶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8.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Avrami模型分析聚苯硫醚(PPS)/碳纳米管(CNT)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分别考察了PPS和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参数以及结晶活化能,揭示了PPS的等温结晶特性和少量CNT对PPS结晶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逐渐下降,说明复合材料的结晶是以依热成核控制为主;少量CNT的加入降低了PPS的结晶活化能,明显提高了PPS的结晶速率,同时使成核方式发生转变;纯PPS的Avrami指数n约为4,结晶方式为均相成核,而复合材料的Avrami指数n约为3,转变为异相成核;成核方式的转变大大的提高了PPS的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非线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方法,对浇铸过程中结晶辊辊套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同时计算出了结晶辊的热变形.给出了浇铸稳定阶段的结晶辊温度场分布和热变形规律;分析了浇铸速度对结晶辊温度场和热变形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在浇铸稳定阶段结晶辊温度只在表层区域发生周期性变化,内部保持基本稳定,浇铸速度越低,周期性变化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0.
结晶法分离蒜头果油中神经酸溶剂选择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过对蒜头果油的初步处理得到粗品神经酸.而后对粗品神经酸在三种单组分溶剂中的结晶分离提纯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混合溶剂对结晶分离的影响,通过GC~MS对结晶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无水乙醇结晶分离较为理想。而汽油较差;混合溶剂能改善结晶分离效果,并且以石油醚和无水乙醇混合溶剂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葡萄糖成对电解之阳极液制取葡萄糖酸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葡萄糖成对电解后的阳极氧化产物葡萄糖酸进一步制取葡萄糖酸锌的方法和最佳条件。葡萄糖酸锌的最好收率超过了90%,为电解氧化葡萄糖进而制取葡萄糖酸锌的工业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锌布片中有效成分葡萄糖酸锌溶出度的测定,是通过对溶出仪转速的控常l,溶媒的选择,方法学的验证(包括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辅型剂及其它有效成分对测定的影响、精密度试验、回收试验、溶出均一性试验等一系列验证试验),最终证实了本方法科学、合理,完全能够用于锌布片质量标准——葡萄糖酸锌溶出度的测定(锌布片中葡萄糖酸锌溶出度测定的时限为30min,溶出限度为75%).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合成葡萄糖酸锌的各种方法,并对其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述评.其中间接合成法具有流程短、费用低、产品纯度高的优点.本文在制取葡萄糖酸的基础上,在适宜条件下使其与氧化锌反应制得葡萄糖酸锌.通过红外光谱和熔点测定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得出合成葡萄糖酸锌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直接复分解法合成葡萄糖酸锌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复分解法合成葡萄糖酸锌。通过滴加乙醇降低它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从而得到它的晶体.通过红外光谱测定和熔点测定对葡萄糖酸锌进行表征,并通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等客观条件对葡萄糖酸锌产率的影响.从而得出合成葡萄糖酸锌的较佳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锌浓度的变化及补锌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3-6个月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7例,以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儿50例,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浆锌浓度,同时对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和常规对照观察。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锌浓度为(47.12±10.15)μg/dL,正常健康儿血锌浓度为(77.13±17.16)μg/d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补锌组疗效明显,与非补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锌浓度降低,补锌可以增强疗效,缓解症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6.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兔血清锌浓度。结果表明,L-赖氨酸锌片中锌的相对生物利用明显优于硫酸锌片,也高于葡萄糖酸锌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成对电解葡萄糖,研制葡萄糖酸、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钙及山梨醇的有关文献,指出其各自的优缺点,并将这些文献与我们的工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硅酸钠对油井水泥缓凝剂具有促凝和助缓凝两种相互矛盾的作用,为满足固井施工安全性的需求,研究高模数硅酸钠对不同缓凝剂的影响。在分析硅酸钠对不同缓凝剂水泥浆体系水化机制影响的基础上,研究硅酸钠模数、硅酸钠加量等因素对硅酸钠助缓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钠对加有缓凝剂柠檬酸、酒石酸、氧化锌的水泥浆起到促凝作用,对葡萄糖酸钠起到助缓凝作用;模数为1的硅酸钠缩短了加有葡萄糖酸钠水泥浆的稠化时间,模数为2.2与3.3的硅酸钠延长了水泥浆的稠化时间;在葡萄糖酸钠加量为0.05%与0.075%的情况下,硅酸钠对静止的水泥浆起促凝作用,加量提高对流动的水泥浆起到先缓凝后促凝的作用,缓解了现场固井后候凝时间长的问题;加有硅酸钠的复配缓凝剂与葡萄糖酸钠相比,大温差适应能力好,有利于缩短候凝时间、改善长封固段井的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以葡萄糖酸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真空降温结晶实验,考察了温度、搅拌速率以及真空度等因素对葡萄糖酸钙真空冷却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葡萄糖酸钙结晶率的因素先后顺序是真空度、结晶温度、转速,并且真空度的P值小于0.05,具有显著性。葡萄糖酸钙真空冷却结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结晶温度50 ℃、真空度0.095 MPa、转速100 r/min,该研究为葡萄糖酸钙真空闪发连续蒸发结晶技术与装置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葡萄糖酸钠作缓凝剂,测得掺量0.05%、0.1%、0.15%、0.2%、0.4%、0.6%、0.8%、1%、2%时胶凝砂砾石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以及3 d、7 d和28 d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随着葡萄糖酸钠掺量的增加,胶凝砂砾石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都有较明显的延长,掺量为2%时分别延长了20 h和37.5 h;葡萄糖酸钠的掺量在0.1%时对胶凝砂砾石的抗压强度有所提升,随着葡萄糖酸钠的增加,胶凝砂砾石早期抗压强度下降明显,且中后期抗压强度也有一定下降,得到葡萄糖酸钠的适宜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1%~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